陳婉茹全身虛脫地躺在床上,半條腿吊掛在床沿,目光呆滯地盯著天花板,有氣無力地嘀咕,“我這輩子……再也不想切肉了。”
李海華的麻醉效果過去,人已經睜開眼,但剛被拙劣的“開刀”的技術凌虐過一遍,仿佛連自愈能力都受到致命摧殘,人只能無力地癱在床上。
“手術”環境太惡劣,李海華沒準備手術臺鋪巾,陳婉茹大腦被他灌入太多“驚喜”也早呈癡呆狀態了,完全忘了這件事。
于是結果就是,兩人現在都躺在沾滿血污的被褥上,一同挺尸。
“辛苦你了。”李海華很誠懇。
他脖子上的刀口還沒長好,顱內一堆亂七八糟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大腦神經剛剛被暴力折騰得七零八落,正在努力恢復,只能趴在床上盯著貼了雪花紋壁紙的墻面,脖子都無法轉一下。
“嗯。”陳婉茹一點也不客氣,“給我報酬。立刻,馬上。”
“啥?”李海華一時沒明白。
“你答應過了,要告訴我你的事。”
陳婉茹的脖子當然能轉動,她像毫無生氣的僵尸一樣木然轉動腦袋,雙眼發直死死盯住李海華的后腦,大有他敢反悔,她就再把托盤里的子彈手動塞回去的氣勢。
“哦,那個啊。”
李海華無聲地笑笑,目光盯著壁紙上的雪花紋理,生平第一次,對人講起了自己的故事……
……
李海華的“故鄉”,是渤海海域的一座小島。
小島極小,在地圖上找不到,當地人也不在乎官方怎么命名,都叫它“遺珠島”。
或許是因為遠離人間,小島上風景極美,郁郁蔥蔥的綠色植物覆蓋著地面,周邊的海水是非藍非綠的青色,清澈透明如同大塊的翡翠。
海岸邊的粗沙攤上鋪滿潔凈細膩的鵝卵石,每一次潮水漲落,都會遺留下各種形態的貝類作為慷慨的贈禮。
島上散落居住著幾十戶人家,以出海捕漁為生。
李海華出生前,父親在一次出海時不知遭遇了什么,再也沒回來。傷心欲絕的母親為了肚子的孩子強撐到分娩,卻又逢難產,不知是用盡體力累死還是活活疼死的。
李海華后來聽人說,多虧大爹(伯父)當機立斷,用刀剖開了母親的肚子,才把他救出來。
父母雙亡,李海華被伯父帶回家。
雖說是侄子,但李海華從小和堂兄一起喝著大娘(伯母)熬得魚肉糊糊長大,一家人對他視若己出,誰都沒把他當外人。
李海華六歲時,國家普及義務教育的政策之光也照到了這片遠離凡塵的土地,島上來了一個文質彬彬的戴眼鏡的中年人,開辦了一所小學。
對那時候的島民們而言,讓孩子上學完全是一種奢侈的勞動力浪費。可憐的校長走遍了家家戶戶也沒能說服幾人。
李海華的伯父李興旺是個極豪爽的漢子。校長幾次執著地登門拜訪后,他酒足飯飽之際一拍大腿,把適齡的李海華送進了學校簡陋的小教室。
后來,陸陸續續,李海華多了幾個小伙伴作為同學。
校長是學校的光標司令,從一年級到五年級,所有的孩子都由他一手教導。
頭發半白,戴著黑框眼鏡的校長,是李海華的回憶里最美好的身影,是他讓李海華知道了——
世界并不是天空與海之間那片青色的樊籠,海之外有陸地,世界很大很大。
他和任何一個渴望自由的大男孩兒一樣,向往著外面未知的天地。
小學畢業之后,大度如李興旺,也不可能允許家里的半大勞動力再白白浪費糧食,每天虛度光陰了。
而校長因為缺少教材和自身能力限制,也無法再教導孩子們中學的知識。于是李海華順理成章地畢業,跟隨伯父和堂兄學習如何做一個漁民。
堂兄李海斗比他大了近十歲,在嚴厲的父親的管教下,不怎么愛說話,是個無趣的悶蛋。但他對堂弟極為照顧,兄弟倆感情很好。
數年時間一晃而過,李海華十七歲了。
那年夏天,一家人乘船出海捕魚。
船上五人包括當家的李興旺,妻子韓嬌,長子李海斗,侄子李海華,以及李興旺的老父李根生。
李根生已經六十四了,貧窮辛苦的海上生活使他看上去比同齡人更蒼老。嚴重的關節炎讓他終日只能躺在床上,離不開家人照顧。
所有人都清楚,這個老人已經時日無多了。
那次出海很不順利,或許是船上的柴油發動機已經為主人犧牲奉獻太多年頭,壽命將盡,竟然莫名其妙地熄火了。
李興旺帶著兩個小輩折騰了大半天,還是沒能修好。
小船順著洋流飄飄蕩蕩,駛向遠離陸地的方向。
這片海域的濕帶風暴潮多發生在春秋兩季,那一天,明明是八月的盛夏,原來平靜的海面,卻突然刮起了強風。
船在海上漂移的速度越來越快,到后來,簡直像受到一股強大的吸力牽引似的,以比全速航行還快的速度向前沖去。
夜風中不知何時已滿是死魚的腥臭味,原本清澈的海水變得混濁,水里隱約可見漂浮著很多不知是海草還是蟲子的條狀物,它們在水波中翻滾扭動,十分惡心。
風越來越猛,更詭異的事情發生了,海平面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向上隆起,掀起一道聲勢浩大仿佛連接到世界盡頭的滔天巨浪。
“快進艙!”李興旺一聲嘶吼。
眾人飛快地逃進船艙,妄想那脆弱的壁板能給大家一點點保護。
就這片刻的功夫,海浪朝著漁船呼嘯而來,轉眼將它吞噬進延伸向天空的水幕里。
李家的漁船絕不算小,在島上是排得上號的豪華大船。除了船底的貨艙,還有勉強能容納一家五口休息的艙室。
但是此時,李家人引以為傲的漁船在這海浪面前,如同滄海一粟,只能隨波逐流,沒有一丁點的反抗之力。
船被海浪吞噬的瞬間,李海華以為死定了,絕望地閉上眼睛。
這樣……也好。
身為海上討生活的漁民,葬身大海,反哺這片養育了他們的生命搖籃,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