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草原上的消息通過李安然留下的情報傳到老皇帝的手中的時候,老皇帝心里也是喜憂參并。
喜的是李安然的行蹤已經被發現了。那個膽敢暴打哈弩國大將軍的曼達酋長說是別人他根本就不相信。
而既然李安然的行蹤已經知道了,老皇帝也就可以放下一部分的擔憂了。可是,這宗消息里,也有著一些讓老皇帝更加憂慮的東西。
“哈弩國的目標還是定成了中原嗎?”老皇帝喃喃地說道。
而自從這一天起,小皇帝的被老皇帝交與的任務就越來越多了。而他在報怨的同時,也知道了局勢的不妙之處了。
老皇帝的性格他是知道的。雖然退了位還時不時染手朝政的舉動讓惹來了不少的非議,但是這種幾乎就是親手指導的方式也讓小皇帝有些感動。
就是心情不好的時候,總是召他過去挨一頓罵的性格能夠改一改就好了。
“古河啊,你就不能夠勸勸他嗎?怎么說你也是朝堂里最重要的一批人了,你要是開口的話,父皇應該是會聽進去的。”小皇帝向近臣報怨道。
而古河則是有些無語了。小皇帝其實已經是十七歲了。這個時代里,十五歲已經算是成年人了。而自小被那么多個老臣教導長大的小皇帝,腦子里面的東西已經并不輸給別人了。
但是,現在的小皇帝,經手的卻是一些他沒有教過的軍務內容,這讓他的一些小脾性者暴露了出來。
嚴格來講,其實現在的真正的皇帝還是老皇帝說了算。這位小皇帝可以說只是一面牌子而已。
一面向征著革新的牌子。只是,老皇帝卻對他越來越是嚴苛,最近還說要跑到南山去游玩。
對此,小皇帝還抱怨老皇帝居然要對他不管不問。暗地里,還向著他的近臣說了不少老皇帝的壞話,特別是古河。
也不知道為什么,古河似乎特別受到這位小皇帝的喜愛。而正也是這個原因,古河也就被不明不白地被老皇帝掛上了一圈的任務。
現在的朝堂里,政務上的主腦其實是古河為首的一幫新入朝的年輕官員。軍備上,則是各個以軍功晉升的軍士,也就只有在財務上,是由年紀大上一些的華衣錦負責的。
可以說,朝廷之上的面目已經是換了一新。為了面對新的敵人,朝堂之上已經換了一大批的人。這一切,無不顯示著朝廷要與敵人抗爭的決心。
“西寇不破,無以稱國!”這是小皇帝登基時說過的話。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老皇帝對他的要求是越來越嚴了。
而在近日,小皇帝終于可以放松了一些了。
老皇帝去找李安然的麻煩了!
……
朝堂的一眾新鮮血液里面,大都是顯得格外的活躍,富有激情的人。但是,在這些年輕人里面,卻有那么一個人格外的緘默。
相比不斷抱怨的小皇帝,宋玉自從繼承了宋國公的名號,并與安寧公主結婚后,幾乎沒有傳出過其他的消息來。
人們原本以為,宋家遇到了這種百年難得的機會,肯定是會做出些什么事情來的。但是,宋玉為代表的宋家都是格外的平靜。
相比這個國家的另外一個藩王,宋玉可以說是沉默到了極致。
李安然的作為藩王雖然有些不負責任,但是她個人的動作卻是蠻多的。
京城里的人,時不時都能夠聽到李安然有前線活躍的消息。
而對比起李安然,宋玉的部落就要緘默了許多。這并不是說宋玉的部落消極的意思。相反,朝廷交與宋玉的任務都被宋玉完美地完成了。
那種緘默是從宋玉的個人再到他所統領的軍隊的那種沉默。
戰場上,奔襲,廝殺,清理戰場,屠殺叛徒。一切的行為,如果沒有必要,全軍上下都是一言不發的。
這種沉悶在最開始的時候,還被人稱作呆子。但是隨著這支部落的戰功卻來卻大,慢慢地被敵我雙方的人稱作了黑王軍。
而如今,黑王軍的大帥,宋玉帶著他的親部,也來到離城里。
五千的鐵騎外加一萬的步軍在城外并排的時候,讓離城的百姓都嚇了一大跳。哪怕是現在國家自在打仗,李安然也盡力讓這些人遠離戰場的威脅。
所以,離城里生活的人,是極少感受到戰爭的直接震懾的。但是現在,黑壓壓的士兵在離城外鋪展開來的時候,將這些人嚇得不輕。
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會想卻他們那印象里游手好閑的城主來。
而在這時候,他們才想去自家的城主已經消失了許久了。
“朝廷終于容忍不了我們了嗎?準備將我們這些外族人一并屠殺了嗎?”有位原住民絕望地說道。
而這種情緒也感染了其他的人。這時,大家才回想起了從前,那種每日都處在軍隊鐵蹄威脅之下的日子。
但是,自從李安然來了之后,這種日子已經太久沒有經歷過了。大家雖然能夠回想,但是具體的事例已經是記不清了。
……
老皇帝看著眼前的雙方。這一邊的是宋國公的衛兵。但是這些人,明明不是打仗,卻還是板著一張臉,將離城的百姓嚇得夠嗆。
而另外的一邊,離城百姓的反應也有些過了頭。若是別的城鎮的居然,也許也會被這些軍隊給嚇到,做肯定是做不出,站在城頭,往底下的軍隊丟臭雞蛋的行為的。
到底應該說他們膽子小還是膽子大呢?怎么想,這樣的行為極有可能會惹怒軍隊,反而招致災禍的吧?
眼前的這支沉默的部落,可是在戰場上聲名越來越顯赫的黑王軍。不過,也正是因為是沉默的黑王軍,所以士兵們一個都沒有什么反應,沉默得有些嚇人。
老皇帝也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評價這樣的一只軍隊。最終,他嘆了一口氣,然后看著那緊閉的城門,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難道,這還需要他親自上去叫門不成?
但是很快,城門就被打開了,而那站在城門之上的女子,不是李安然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