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略微有些意外的看著它道:“哦,你還認識九嬰怪物?”
耳鼠王嘆了一口氣,說道:“它一個半傳說級別的異獸,在異獸界也算是比較低調的了,天天躲在亡靈谷里,靠著吃野人們丟下來的尸體為生,誰曾想,前段時間也沒逃過一死。”
我笑了笑,說道:“對,前段時間我和伙伴們去過亡靈谷,把它給殺了。”
耳鼠王一聽,瞬間就炸毛了,它目瞪口呆的看著我,說道:“不,不,不可能!”
我集中精神,額頭上出現了九嬰的圖紋,耳鼠王直接傻眼了。
我道:“你知道的東西不少,跟著我混,以后讓你喝上高級異獸的血。”
耳鼠王的兩只眼睛里直接開始往外冒小星星了,它問道:“真的嗎?”
我道:“九嬰怪物都被我殺了,還有其它我殺不了的嗎?”
耳鼠王道:“大哥,請受小弟一拜!”
說著,這只耳鼠王竟然模仿人類的樣式,在我面前跪下行禮。
我覺得好笑,眼前這只耳鼠還是剛才那只桀驁不馴的耳鼠王嗎?
行完禮之后,它站起身來道:“大哥,我知道大鵬鳥的巢穴在哪里,你去把它殺了吧!”
我干咳了一聲,說道:“現在我還有別的事情,至于大鵬鳥,等以后再說。”
耳鼠王問道:“大哥,從你前進的方向來看,你是要去山膏族的山谷嗎?”
我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要去山膏族那里拿回一樣東西。”
耳鼠王道:“大哥,小弟奉勸你,現在最好還是別去他們那,那里太危險。”
我問道:“發生什么事情了嗎?”
耳鼠王道:“這幾日也不知道怎么了,山林里面出現了一批黑瞳人類,他們遇到活物就咬,之后被咬的活物也會變成它們那樣,山膏族里已經有被咬的豬頭人,它們的族長正在為這場災難尋找祭品。”
我道:“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耳鼠王捂著自己的額頭道:“大哥,山膏族的祭品就是人類。”
我道:“就算是這樣,我也要去,崖壁上有我需要拿回來的東西。”
耳鼠王嘆了一口氣,說道:“大哥,你這不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笑了笑,說道:“沒想到你一只異獸,竟然還會成語。”
我道:“那當然,我可是活了五百年,見過的人比老大你吃過的米飯還要多。”
有一只活了五百年的耳鼠小弟,我這路上便不再發悶,能跟耳鼠王聊上去的東西也很多。
轉眼間,三天的時光悄然而逝,我的行程已經完成四分之三,到達山谷附近的山林。
耳鼠王趴在馬鬃里面呼呼大睡,我則是用異能仔細觀察周邊的環境。
行進到這邊,黑瞳患者的數量明顯增多。
可能是因為這邊有豬頭人活動,因此才會吸引那么多的黑瞳患者過來。
臨近傍晚的時候,我們抵達了一處谷地,就在這時,一陣呼喊聲傳來。
銀火螢從我的懷里鉆了出來,它循著聲音沖去,前方的情況出現在我視線中。
只見三名身穿盔甲的豬頭人正拿著長刀,氣喘吁吁的盯著不停朝它們圍攏過來的黑瞳患者。
我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這三個豬頭人,它們真的長著一個豬頭腦袋,人類的身體。
傳說山膏族的誕生是山神與人類女子相互野/合,因而誕生而出。
山膏族擁有很強的實力,它們擁有人類智慧和語言能力,異獸的身體素質。
在很久以前,山膏族繁盛的時候,曾經將整片迷霧山脈統治,并建立起自己的王國。
可惜后來由于食物短缺,龐大的種族相互攻伐,支離破碎,最后只剩下山谷內這一支部落,茍延殘喘。
不管是什么生物,食物一直是制約他們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類應該慶幸自己發展出了農耕文明,甚至于現代社會的工業文明,技術的進步讓人類得到了更多的食物,也讓人類可以更進一步。
我握住韁繩,勒住馬,考慮要不要把這三個豬頭人給救下來。
根據我從古籍看來的信息判斷,山膏族并不是一個懂禮貌的種族。
他們喜歡用人類的語言罵人,被人類視為,最為下賤的物種。
不過不管這個物種的本質怎么樣,倘若幫助他們,定然會得到它們的好感。
這一點,毋庸置疑。
更何況放著鑰匙的箱子在這些家伙祭祀祖先神的崖壁洞穴里面。
我必須要找出這個崖壁洞穴的位置才行,從他們的嘴中往外套,也未嘗不可以。
想到這里,我便是打定主意,踢了踢馬肚子,朝著被圍攻的豬頭人進發而去。
圍攻三個豬頭人的黑瞳患者總共有十二人,不過他們都是年輕力壯的護衛,感染病毒變異之后,不管是力量還是行動速度,比生前提升了好幾個層次。
這三個豬頭人的實力也算不錯,竟然能堅持到現在,不被感染。
到達被豬頭人被圍攻的附近之后,我一揮手,黃金匕首直接沖了出去。
兩道金色的光芒閃過,十二名黑瞳感染者,都被砍下了腦袋,整齊的倒在地面上。
三名豬頭人見狀,不敢懈怠,皆是朝我投來警惕的目光。
為首的豬頭人滿頭大汗,它喘著粗氣,不敢相信道:“人類?”
我淡淡一笑,拱手行禮道:“三位,在下陸遠,特地前來拜會山膏族族長。”
三名豬頭人聞言,皆是放下武器,長舒了一口氣。
為首的豬頭人走過來,說道:“多謝相救。”
我見豬頭人竟然如此有禮貌,略微有些意外,隨即回過神來道:“煩請引薦。”
豬頭人點了點頭,他心有余悸的看了一眼被砍掉頭顱倒下的尸體,然后帶著我朝山谷走去。
進入山谷需要穿過一堆亂石迷宮,這里到處都是巨大的石頭,胡亂堆搭在一起。
如果沒有豬頭人引路,外來人很容易就會迷失在亂石迷宮中。
穿過迷宮,我們來到崖壁山谷里,只見得屋舍儼然,道路整潔,雞鴨等家畜在田地里走來走去,找尋著可以填飽肚子的蟲子,不少豬頭人正在平整土地,似乎準備種植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