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寶和縣城的官道經過昨日的大雨,早已變得泥濘不堪,馬車行走在官道上幾乎是一步一陷,不但楊再興等人弄的滿身泥濘苦不堪言,就是坐在車里的馬晉也是被顛的七葷八素。
被顛的有些頭暈腦脹的馬晉不由想起了昨夜俞士枕御劍的瀟灑樣子,不由也有一絲羨慕,要是他也會法術,這時候直接來個指地成剛,比什么不香?
既然俞士枕一個七品芝麻官都可以使用法術修煉神通,為什么皇帝就不可以呢?雖然皇帝在這個世界里是至高至上,什么萬法不侵,什么萬邪不近,什么金口玉言,好處說起來那是一大堆。
可那都是皇帝這個位子加持的而已,皇帝本身其實還是一個普通人,如果那一天不當皇帝了,身上的諸般威能自然也會消失,而且最坑爹的是這些威能只能作用于修煉之人和神仙妖魔鬼怪什么的,對與普通人根本就沒有什么影響。
那里有通過自身修煉而來的萬般法力神通來的踏實?畢竟修煉來的都是自己,而皇帝這種萬般威能歸于一身不過都是些空中樓閣罷了。
只能用于一時而不能用于一世,當然你要是只想當一時的皇帝的話,那算我沒說。
反正馬晉不想,來到這么一個瑰麗玄奇的不可思議世界,不上天入地的鬧騰一番怎么對的起穿越者這三個字。
至于這個世界皇帝為什么不能修煉,馬晉查遍了大內和欽天監的無數古籍也沒有找到原因,書中只是記載了無論任何玄法神通到了皇帝手里幾乎都失去了原有的威能,成為廢紙一張。
“如果這中神秘之力只是針對皇帝本身,那么我呢,我可是穿越來的,是不是可以修煉?”馬晉想到這里忽然眼睛一亮,喃喃道。
“為什么當初就沒想到這一點呢?”馬晉有些懊惱的自言自語道,他當初因為先入為主,知道皇帝無法修煉,所以將那些典籍都當故事看了,根本沒想過要自己煉一煉。
“唉!等處理完揚州的事情,就立刻趕回神都,到時候就可以見分曉了!”馬晉心中暗暗思慮道。
想到這里,不由心情大好,但又看了看泥濘不堪的官道和左搖右晃的馬車,臉色又是一拉,嘆了一聲。
“還是先出了寶和縣再想其他的吧,這鬼地方……!”
……
揚州江寧府。
馬晉站在船頭,看著不遠處巍峨矗立的江寧城,就像一只巨獸一般俯臥在揚州平原上。
前面便是到了江寧城的隆興門碼頭,雖然只是晨曦初露,但碼頭早已是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蒼蒼金陵月,空懸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業大江流。
綠水絕馳道,青松摧古丘。
臺傾鳷鵲觀,宮沒鳳凰樓。
別殿悲清暑,芳園罷樂游。
一聞歌玉樹,蕭瑟后庭秋
江寧府,原為大周故都,號“金陵府”,也是大周現在陪都“南京”。
當年大漢帝國一統東域之后,將整個東域劃分為四十五州之地,揚州便是其中之一,那時候的揚州地域廣大,轄地眾多,囊括了現在大周疆域里的青州、豫州、揚州、杭州四州之地。
也就是說現在的大周帝國,整個疆域加起來也不過只是相當于先漢時期的四州之地,要知道現在整個東域之中,除了大遼帝國外,就數大周帝國的地域最為廣大,憑此也就可以想象當年的五域第一大強國大漢帝國是何等的風采了。
而在當時,大周帝國的開國太祖馬符只是大漢帝國揚州祥符郡一名刀筆小吏,當年玄修篡漢自立,致使天下大亂,群雄并起,馬符就是在此時乘勢而起,還真是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云變化龍,馬晉自祥符郡起兵,不過一年的功夫便一統揚州中部二十一郡。
之后又以金陵,也就是現在的江寧為根基,南征北戰,占據揚州一州之地,建立了大周國。
等到大周第二十四位皇帝宣武帝馬沅繼位之時,大周已據有現在的幽、并、青、豫、揚、杭、荊七州之地,后來宣武皇帝馬沅連連開疆擴土,將大周打造成一個擁有一十六州之地的龐大國度。
為了方便治理國家便將都城遷到了現在的豫州建立了神都都城,江寧這才結束了數百年的國都生涯。
大周定鼎八百余年,此時的江寧雖然沒有了國都光環的加持,但因地處大周腹地,幾乎沒有遭受戰亂,自然是異常的繁華,常住人口有百萬之眾,那是大周少有的大城……
正當馬晉在船頭沉思之際,王承恩清步走上前來稟報道
“陛下!我們已經到了江寧,是直接去長樂宮,還是……”
馬晉聞言沒有看王承恩,而是直接開口道:“先回行宮吧,等處理完公事,咱們再好好轉轉這江寧城,欣賞這秦淮風月!”
“老奴這就去安排!”聽到馬晉的吩咐,王承恩忙躬身道。
……
江寧城因為以前是國都,所以布局跟神都有些類似,也分為皇城、內城、外郭城,如果按區域劃分的話,整個江寧城分為六個部分:皇城、北城、南城、西城、東城和外郭城。
而馬晉現在所去的行宮就是以前的大周皇宮,現在則被稱為“長樂宮”,就位于江寧皇城最中心的地方。
馬晉一行幾十人浩浩蕩蕩的從北面的金川門進入江寧城中,沿金川門外大街進入北城之內,再沿金川門內大街徐徐而行。
進入內城之后,馬晉就見識到了江寧是有多么的繁華了,只見街上車水馬龍連連不絕,人流交錯摩肩接踵,各種叫賣聲,說笑聲,攬客聲,此起彼伏,人聲鼎沸,真可謂的上是盛況空前,短短的一段街道竟然讓馬晉等人足足走了個把時辰。
等到馬晉等人到長樂宮時,已經是快過晌午了,行在長樂宮內,馬晉好奇的打量著,這江寧長樂宮雖然不如神都大內巍峨壯麗,氣勢宏大,但在精巧上確是要比大內富麗奢華的多,而長樂宮占地也并不大,周回只有五里方圓,遠遠比不上神都宮城的浩大。
長樂宮分為前廷和后廷兩大部分,前廷以崇慶殿為中心,后面為文德殿,左面為垂拱殿,右面為紫宸殿。
而后廷之中則只有帝后和嬪妃居住的福寧宮,太后和皇子們居住的咸寧宮,及供后廷貴人們游玩的延福宮?
到了長樂宮以后,馬晉沒有立時休息而是用了午膳之后,就立即在垂拱殿召見了狄仁杰和淳于彥等人。
“狄卿,鹽政的事情你徹查的怎么樣了?”馬晉坐在龍椅之上可道。
“回陛下,臣到揚州之后,不敢懈怠,立即審訊了林興道、林聰、蔡國英三人,從他們口中得知,他們之所以眾口一詞的阻礙朝廷施實的鹽法改革,都是因為揚州眾多大鹽商重金賄賂,讓他們覺得有利可圖……”狄仁杰躬身回道。
話說狄仁杰自從到了揚州之后,便立時訊可了林興道三人,從他們口中得知了事情的原委,其實就是不用訊可,狄仁杰也知道是怎么回事,自古以來這鹽政之上就是弊端恒生,尤其是官商勾結謀取私利更是屢禁不絕,而且還成了家常便飯,是個官都能咬一口。
所以等林興道等人和盤托出之后,狄仁杰拿到證據,便派李元芳拿著馬晉給他的便宜行事的圣旨去了內衛府,命令內衛府出動大批內衛將此案所涉及的所有鹽商一并捉拿歸案。
狄仁杰是何許人也,這些鹽商自然不是他的對手,不過一天的功夫便如竹筒到豆子一般,將所有的事情都交代的干干凈凈。
據這些鹽商們交代,揚州鹽司竟然欺君罔上,隱瞞朝廷每年私吞官鹽上百萬石之多,都是混在這些鹽商持引銷售的正鹽內一起發賣,沿途稽查關卡和地方有司等關節也早已被他們盡數打通,和他們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而這每年近百萬石的余鹽之利就是他們之間的紐帶,被鹽商和地方官員們盡數瓜分,而朝廷大員們也以“冰敬、炭敬”的方式謀取了利益,豐厚了自己得腰包,挖了馬晉的墻角。
狄仁杰取得供詞之后,就帶著馬晉的圣旨直接去右龍武衛面見檀道濟,在這些人沒反應過來之前,右龍武衛大軍大舉出動,將揚州鹽運司衙門和地方有司衙門的涉鹽官員全部緝拿,偌大一個揚州鹽政衙門的官員幾乎是一掃而空——涉案官員多大千余人,就是狄仁杰已經提前知悉,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為了防止揚州地方動蕩,狄仁杰又命令檀道濟率右龍武衛主力進駐江寧城中,以震懾地方,直到馬晉到來。
聽完狄仁杰所說的一番始末,馬晉心中的怒火騰地一下就上來了,這可是上百萬石官鹽啊,足有上千萬兩的銀子,你說你們要貪個幾萬十幾萬兩朕也就忍了,就當看不見了,畢竟水至清則無魚的道理他也懂,可是這些混賬東西竟然足足貪了上千萬兩,比他一個皇帝拿的都多,這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