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本官倒想看看這淳于彥能把本官如何!”楊聰暗中冷哼一聲想道,他可是堂堂的從三品揚州布政司使,封疆大吏,豈是淳于彥說拿捏就拿捏的。
“走,瞧瞧去!”想到這里楊聰對老王揮手道了一聲,徑直往后衙而去。
不一會兒的功夫,就到了后衙,入院一看,就見院里站了一大群頭戴無翅烏紗,身著麟首犀甲的官差,楊聰心中頓時咯噔一聲,腳下一軟差點就摔倒在地,竟然是皇帝駕下的內衛。
此時楊聰的夫人帶著他的兒子女兒,正一臉惶恐的站在院中央,此時見他回來,他夫人登時就先哇的一聲哭出聲來。
這時為首的一名內衛向他走了過來,楊聰看去依稀記得曾經照過一面,好像是內衛府揚州鎮撫司的一位副統領,未等那內衛說話,便連忙向前躬身陪笑道:“不知這位大人找本官有何公干?”
那內衛首領見楊聰一州大吏,竟如此的向他卑躬屈膝,眼中閃過一絲不屑的神色,哂笑道:“某家可稱不上什么大人,尤其是在您楊大人這位封疆大吏面前。
不過楊大人你這一夜好是風流快活,卻讓某家再此等了半響啊。”
說著不待楊聰說話,便冷著臉著說道:“跟我們走一趟吧,楊大人?”
楊聰臉色頓時變得蒼白起來,忍著恐懼強笑道:“這位大人,本官不明白你的意思?不知是要去那里?”
“哈,去那里?當然是去我鎮撫司做客了。”那內衛首領直視楊聰,冷笑一聲,便面無表情的說道
“哼,我乃堂堂的揚州布政使,三品大員,你等有何權利抓我?本官現在還有要事要處理,沒時間在這里與你們分說,你們立刻離開,負責別怪本官不客氣!”楊聰見已經無法善了,心下一橫,強硬的說道。
“楊大人真是好大的威風,不過楊大人你是不是忘了某家是干嘛的了?別說你一個小小的三品地方官,就是皇親國戚又如何?某家也是想抓就抓”那內衛首領見楊聰不配合,還色厲內茬的威脅與他,不由冷笑一聲指著自己說道。
繼而臉色一變,眼露兇光的說道:
“敬酒不吃吃罰酒,既然楊大人你不配合,那也怪不得某家了,來啊!給本統領鎖了,連同其親眷一并帶回鎮撫司,聽候發落!”
一旁站著的內衛們聞言一抖手中鐵鏈便圍了上去,不顧楊聰的掙扎叫喚將其捆綁后,壓出府去。
此時江寧府城內不光是布政使司衙門,而是揚州內衛大舉出動,將揚州巡撫衙門、揚州按察使衙門都給翻了個底朝天。
揚州巡撫林興道、按察使蔡國英也一塊被內衛擒拿,短短的一天之內揚的三位行政主官都被擒拿下獄,讓揚州境內一千嘩然,群龍無首的揚州官場頓時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再也不敢出別的苗頭了。
……
神都城高大雄壯正陽門城樓在陽光照耀下散發著神圣的光耀。
本來應該熱鬧無比的正陽門下,今日現在的無比的莊嚴肅穆,只見城門之中正有無數的頂盔摜甲的持槍衛士正從門內魚貫而處,如鋼鐵叢林一般。
而城門下的官道兩旁已經跪滿了等待入京的百姓們,有的百姓還偷偷的抬起頭來看兩眼,對于他們來說,這等威武宏達的陣仗,也許這一輩子也只能有幸得見一次。
前日大周皇帝馬晉突然下旨要南下巡狩揚州之地,可是在神都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堂之上反對聲是時起彼伏。
但馬晉決心一下,朝廷文武百官自然是阻攔不得,因為此時馬晉的權威早已是深入人心,朝廷文武百官沒有人可以違抗他的意志。
皇帝出巡,那儀仗自然是盛大無比,浩浩蕩蕩,只見首先出城的便是十二面迎風大氅,后面則是一隊數百人的內衛府內衛,由內衛府大閣領陸炳親自統領,只見他們各個身著紫金犀牛甲,頭戴幞帽,手持長槊,身背弓弩。
緊隨內衛后面的便是三十六面龍旗,再后面便是專用車隊,有指南車、記里鼓車、白鷺車、鸞旗車、皮軒車等等,每輛車都有四匹白馬牽引,有駕士一十四人,隨車工匠一人,這便是馬晉御駕的導引車架儀仗。
而后面的便是引駕儀仗,不同于導引車駕,引駕儀仗主要以樂器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官員也混在其中。
引駕儀仗的前導為十二排頭戴鳳翅金盔,身穿虎首龍鱗金甲的千牛衛鑾儀衛士,每排有衛士八人,組成的引駕衛隊,被稱為“引駕十二重”。
其后便是龐大的鼓吹樂隊,由兩名內廷令使指揮演奏,樂隊的樂器以各種鼓為主,主要有㭎鼓、大鼓、饒鼓、節鼓、小鼓、羽葆鼓等,還有笛、簫、胡茄、長鳴號角、中鳴號角、橫笛、篳篥等等,整支樂隊由近千人組成。
樂隊之后則是各種幡、幢、旌旗等組成的旗陣,后便是隨行官員們的車駕,兩側還有隨行護衛的精銳甲士。
引駕儀仗后面才是皇帝馬晉乘坐的玉輅,玉輅前后有八百御前衛士護衛,左側是千牛衛大將軍楊再興、左羽林衛大將軍蘇定方,右側是神策軍大統領趙云、御前侍衛統領高順護駕隨行,護駕將領的外圍還有十數隊千牛衛精銳騎士,游蕩左右,以備不測。
而跟在御前衛士之后的則是由孔雀扇、小團扇、方扇、黃麾、絳麾、玄武幢等等組成的宮廷儀仗。
而之后還是一支鼓吹樂隊,只是比玉輅前的鼓吹樂隊要小的多,只有數百人,緊隨其后的則是皇帝專用的各種車駕,如方攆、小攆、腰攆、金輅、象輅、革輅、五副輅、安車、四望車、屬車、豹尾車、黃鉞車等等。
走在儀仗最后的為后衛部隊,由右衛大將軍李楷固、左龍驤衛將軍張憲、驍果軍統領牛皋統領的數千十二衛馬步軍。
以六面旗幟為前導,相間排列,中間為左右廂黃麾仗,分為十二行,分別持弓、刀、戟、盾、孔雀氅、鵝毛氅等等,黃麾仗后為殳仗,衛士們手持殳等古代儀衛兵器。
最后則是十二衛都尉們率領的騎兵和旗隊組成的旗陣,每支旗隊所舉旗上都繪有同一種上古神獸,如辟邪、玉馬、龍馬、青龍、麒麟、龍馬、玄武、朱雀、白虎、金牛等等。
隨著馬晉南巡的整個御駕儀仗足足有數萬人之巨。
只見連連不絕的儀仗隊伍從正陽門魚貫而出,車駕齊整、陣仗肅穆鮮明、旌旗飄揚、鼓樂齊鳴、規模之浩大無不彰顯天國上朝之威風。
不過神都距離揚州可是有不短的距離,足有數千里之遙,要是走陸路的話,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時候,所以御駕自然不會走陸路。
馬晉他們要去的是神都附近的濛池,大周祁江水師所駐扎的地方,距離神都不過數十里之遙。
只見連綿不絕的御駕隊伍排成長龍從神都平原上碾過,沉默而肅殺,越是靠近皇輿越是沒有人敢大聲說話,是以御駕之中一片寧靜,只有厚重的鎧甲咔咔聲,和無數面的旌旗在風中獵獵的作響聲。
而此時的御攆之中,馬晉正獨自一人待在其中,要說這玉輅車之內也是別走洞天,空間那是相當的大。
車內以厚厚的毛毯鋪地,有書架、儲櫥、書案、茶幾、暖爐、熏爐、宮燈可謂是一應俱全。
馬晉此時正臥在錦之上,閉目養神。
“陛下,揚州鎮撫司有密奏呈上。”
車外忽然傳來王承恩輕輕的稟報聲。
“說!”聽到王承恩的稟報,馬晉連眼都沒睜一下,而是淡淡的對王承恩吩咐道。
“回陛下,揚州鎮撫司匯報說,已經將揚州巡撫林興道、藩司楊聰、臬司蔡國英擒拿到司!”聽到旨意的王承恩連忙恭敬的回道。
“狄懷英到揚州了嗎?”
“回陛下,如行程不差的話,今日狄閣老他們就應該到揚州了!”
“嗯!告訴揚州鎮撫司讓他們聽狄懷英的命令行事即可!”
“老奴這就去!”
馬晉此次南巡除了要徹底解決揚州的鹽政遺留問題之外,最主要的就是想出來透透風,看一看這大周的江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了解一下這幾年在他的治下,百姓們生活過的好不好。
要知道這揚州可是大周最富庶的地方,其一年所得足以抵得上其他數州所得,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馬晉自然要去見識一番。
……
濛池,位于順天府龍首縣境內,乃是豫州境內數一數二得大湖,湖面廣大闊有百里,又與汴水相連,其勢浩大。
乃是水師絕佳的駐扎訓練之所在,而大周皇帝的御用船只也都在此地駐扎。
因為皇帝的到來,水師駐地之中可謂是熱鬧非凡,無數的兵丁正在船上船下的搬運物資,畢竟數萬人的日常所需,再加上馬匹等牲口,那所需正是一大龐大的數字,而且還是皇帝的御駕所用,自然就更不敢懈怠了,稍有疏漏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而此時,馬晉已經登上了御船,正站在船上遠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