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要費一些時日,不能在短時間內趕制出來,我聽說殊姐姐就要和太子成婚了,不如我也為殊姐姐繡一幅圖……就繡一幅牡丹圖吧,這個秀起來應該很快就能完成了。”
白言扶在說這些的時候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別人繡一幅牡丹圖需要兩人一起用功兩個月才能完成,但是在她看來似乎不用那么些時日。
實在難以想象她的技藝高超到哪里了。
“殊兒成婚正好需要一件女工,你要是繡的完就當作賀禮送給她,她一定會很喜歡的。”若薇長公主看著白言扶的樣子不禁被她逗的開懷大笑,以前柳殊還小的時候就很喜歡逗她開心,可是那孩子從小就很懂事,從來不會給自己添麻煩,她們之間也少了現(xiàn)在這樣的時候。
正當是柳殊過來請安的時辰,柳殊進了屋身子福了福:“殊兒給母親請安。”
她看到白言扶也在,看兩人滿臉笑意就走過去與白言扶坐在一起,說道:“妹妹身子可好些?”
白言扶在滿是笑意的說道:“早就好了,今日我來看看夫人,聽夫人說殊姐姐就要和太子成婚了,便在這里討論商議,該送什么給殊姐姐作為賀禮。”
若薇長公主示意侍女將剛才的繡圖拿過來,遞給柳殊說道:“這是這丫頭剛才幫我改的,你看像不像是要活了?我自己一個人琢磨了五個月也沒有琢磨好,誰知這丫頭才一刻鐘就指出里面的錯誤,不到一會兒就繡好了。”
柳殊聽著若薇長公主的贊嘆看那圖,上面的魚確實就像是活了一樣。
“妹妹真是手巧,母親的繡藝也是了得的,現(xiàn)在看來你這繡藝竟比母親還厲害,實在難以想象。”
若薇長公主聽了笑著說道:“這丫頭聽說你要成婚了,便說要繡一幅牡丹圖作為賀禮。”
柳殊聽了有些疑惑的說道:“這牡丹圖一人繡至少也要三到四月,怕是趕不上我的婚期。可你卻是有心了,你身子剛好,別太操勞了,養(yǎng)好身子最重要。”
白言扶立馬表態(tài),只要給她一個半月她一定可以繡出一副花開富貴圖作為賀禮送給她。
柳殊被她的軍令狀嚇了一跳,一個人繡一幅只需一個半月那或許真的要不吃不睡才能做到了。
三人為了是不是真的可以在一個半月繡出一幅花開富貴圖而研究很久。
柳殊原先和白言扶并不熟悉,但是經過今天才知道,白言扶是一個單純的小姑娘,和她不同的是,她對人沒有防備,對權勢也沒有追求,完全就是一個小孩子的模樣。
柳殊想白言扶和她一定可以成為好姐妹,后來如她所愿她們成了最好的姐妹,可是世事哪有這么如意,后來柳殊為了愛的人甘愿舍棄一切包括她這個好妹妹還有幫她為她的柳家。
白言扶后來也常常想起今日的一切,其實不管是親緣姐妹還是她和柳殊這樣的異性姐妹,姐妹之間最忌諱的就是一個人無限風光而另一個人只能在這風光的陰影下生活。
不管關系如何好,最后都將是一個悲劇。
皇后與若薇長公主兩人笑談昨日之事,原本兩個人也是從小一起長大,所以兩個人之間的話也很多。
那時候當今皇上還是太子,皇后那時候跟在自己哥哥和太子后面,深受兩個人寵愛。
那時候皇帝整日叫她婉妹,那時候她和若薇一起整日闖禍到頭來都是太子和哥哥柳安為她收拾屁股。
那時候的他們無憂無慮,整日在一起,后來四個人慢慢長大,到了情竇初開的年紀,柳婉心愛上了太子,若薇與柳安情投意合。
其實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他們就算彼此不相愛也是要結為夫妻的,還好他們愛的還是彼此,所以成親也就成就了當時一方美談。
四人在同一天舉行婚禮,柳家和周家再一次聯(lián)合,如同他們的父輩一樣。
若薇長公主在成親后就住進了柳家的府邸,雖然她自己有皇上御賜的公主府邸,但是她更愿意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所以公主府就空了出來,每年她們住的膩了就搬去公主府住幾日,所以府邸有下人打掃,平時也會留一些下人住在那里,若薇裝公主對柳安說,也是想讓府邸有點人氣,若是有一日我生了你的氣我就搬到自己的府邸住著等著你來接我回家。
若薇長公主人住在宮外可是對公眾的形勢還是很明白的,她的那位弟弟是真的愛劉婉心,兩人成親的一年年底就生下了當今太子,還了滿了周歲就被冊封了太子。
但是皇帝畢竟不是尋常的男人,他會有皇后也會有其他的妃子,不可避免兩個人也為此鬧不愉快,可是他的這位弟弟卻不如她的父皇,她的父皇就算有了那些妃子也對自己的發(fā)妻深情不移。
如今宮里有一位貴妃姜氏,四位一品妃,還有幾個美人昭儀。
皇后育有一子,封了太子,貴妃育有一女,淑妃育有一子排行老二,德妃育有一子排行老四,賢妃育有一女排行老三,寧妃如今只有一個三歲的女兒。
還有一個皇子排行老五,若薇并沒有過多的見過那個孩子,聽說是貴妃身旁的一個婢女生的,后來貴妃覺得傷及顏面便把她送去了冷宮,皇帝到孩子長到十八歲才見過不過三面。
所以如今最受寵的就當屬太子,二皇子,四皇子。
太子身后有柳家可以依靠,皇帝和皇后感情深厚,太子之位穩(wěn)固。
蘭貴妃身后是大將軍姜一休,大將軍平定北方有功,蘭貴妃又是將門之后定然是除了皇后之外最有背景的妃子。
只是她生了一個女兒卻沒有生下兒子,自然對皇后沒有大的威脅。
當年皇后生了太子之后身體受損不易生養(yǎng),自然就沒有再生下一位公主。
對于皇帝來說嫡子重要但是嫡女也很重要,所以當姜美人生下公主后皇帝就封她為貴妃,并且親自選了蘭作為封號,后來一直恩寵至今。
淑妃的母家是當朝太史令林玉的嫡女,從小飽讀詩書,端莊秀麗在一眾嬪妃中最受敬重。
所生的皇子在眾多皇子中性格貴重,偏偏有禮,一副逍遙公子的模樣。
淑妃在宮中很少參與嬪妃爭寵,所以皇帝很喜歡淑妃的性子,但是能在皇宮中生活二十年,自然是有一番手段的。
德妃的家族是關內侯孫文的嫡孫女,關內侯自從在先帝在位時退居杭州之后再不問世事。相對于淑妃,德妃為人善心計,在朝中有不少人是她的謀臣。
四皇子不過十五歲,性情乖張,時常打罵下人,有勇無謀。
德妃在這幾年拉攏朝臣,費了不少心里,但是四皇子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再怎么謀劃也是做不了那個位置的,只是德妃不死心,與淑妃平常面和心不和。
至于那個五皇子,她只知道五皇子即無母家可以依靠也沒有親人可以疼愛,如今活著也是寄人籬下,聽說皇后會時常去關照他。
后宮形勢代表了前朝的動向,最近德妃拉攏朝臣越來越大膽,德妃想來覺得自己的兒子那一點都比太子強自然是不高興的,在宮里找了事由就要對皇后冷嘲熱諷一番。
“我聽說前些日子四皇子又打罵了宮里的宮女,氣的陛下罰了他幾個板子,德妃還在宮里為四皇子求情被皇上訓斥了?”若薇的每一個情報都是很及時的,皇后宅心仁厚不與德妃計較,可架不住德妃要來找她的麻煩。
“那四皇子顯兒也才十五年歲是小了點,德妃平時很寵愛他,就算是天上的星星,顯兒要了她都是要摘下來的,那孩子脾氣大,一有不滿就會打罵宮女太監(jiān)。那日皇上去看德妃正好撞見顯兒拿瓷瓶打一個小太監(jiān)的身子,便氣的找人打了他幾板子,約莫著只是受了點皮外傷,可是德妃那么寵愛那個孩子如何受得了,就在宮里日夜照看。”
皇后說起這事確實有些氣,后宮之中但凡調到德妃寢宮的每一個都是不愿的,深怕哪一天被打死。
若薇聽了嘆氣說道:“德妃子小樣樣都要最好的,如今他也是想要四皇子爭氣一些,可誰知那孩子就是扶不上的阿斗,到底是不能讓她滿意。”
皇后知道德妃一心想要與自己爭一爭,如今太子地位穩(wěn)固,等娶了親那她心里那塊石頭也就落地了。
“陛下前日與我提起太子的婚事,我想著問問你的意思也好確定時間。”皇后最終還是關心著這件事,若薇知道這話的意思,不是時間的問題,只是這到底是以側妃入主東宮還是一太子正妃的身份入主東宮這確實是需要商議的。
“我今日來也是想著和你說說這件事,這柳殊是我自己親手帶大的孩子,雖然我那女兒如今還不知所蹤,但是殊兒也是我的心頭肉,皇爺爺曾說要柳家女兒和我們永結秦晉之好,如今到了我這沒有嫡女可是殊兒卻比女人還親,我舍不得她到時候只是做個側妃,我想她堂堂正正的入主東宮,以后也好過的舒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