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些信都已經到了父王的手里,木已成舟,沒有辦法改變了。
父王和他的關系,在他根本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已經緩和了下來。
雖然做不到像其他父子那樣,但是對于已經疏離許多年的父子二人,無疑是一個很大的跨越。
好像是跨過了中間一條隔斷銀河的橋,把一直不得不將對方當成不存在的那一份心情融開了,而且像是蠟燭一樣,融了就沒有辦法再回到原來的樣子。
他們之間的關系也沒有辦法回到像之前完全陌生的狀態(tài)。
他也邁出了很大的一步,他學著江若弗的樣子,給父王回了信。
依舊只是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還有一些客套之言。
但是在收到父王回信的那一刻,他下意識是欣喜的。
多年來,他一直壓抑著自己,因為母親的離開而疏離父親。
盡管他知道,就這樣輕易的原諒了父王,對母親來說是不忠。
更像是一種背叛。
但他還是忍不住一剎那的歡喜。
可他在歡喜過后,卻清醒過來,用力地去壓抑那一份歡喜,提醒自己母親的離去,這是他這么多年來一直不敢讓自己忘記的事情,每一次忘記,他就要反復的提醒自己。
所以他無法否認,聽見父王要回來的那一瞬間,他很歡喜。
但是他一貫以來與父親的相處方式卻在提醒他遠離,
而且他亦是不知道怎么去面對。
他糾結于要不要回去見父王一面,讓他為自己加冠。
他甚至于自己都說不出,他到底想去還是不想去。
如果他去了,不知道心上會對母親有多少的愧疚。
也不知道通過薄薄的信紙傳達的這一份剛剛建立起來的情誼,在父子見面之時能不能繼續(xù)下去。
他怕大失所望,也怕得不償失。
不敢邁出這一步。
如果不去,他怕往后會遺憾,而且都不需要說往后的事情,他現(xiàn)如今就開始忍不住落寞。
到底,要不要,見父王這一面?
理智和清醒壓抑著他,不讓他前往。
可是他的心卻忍不住雀躍,甚至于對此有些期待。
兩相掙扎之后,他卻選擇了逃避。
逃避可以解決他的踟躕和不安。
他把這一切都交給江若弗,好像將煩惱在一瞬間全都拋掉了。
不必再踟躕于這件事情,他可以短暫的獲得一段安寧。
可是現(xiàn)如今站在他面前的這個人,卻直接了當戳破了他正在逃避的事實。
她睜著那雙桃花眼,那一雙眼睛明明是他的,卻讓他感到了如此的陌生,因為他從來都不會露出這種無辜又忍不住試探的眼神。
她看著他,只是這樣認真地看著他,沒有再說一個字,她在等著他的反應。
溫孤齊都止不住的一陣心悸。
溫孤齊也只是沉默。
良久的沉默。
小巷里開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花,細細白白的花瓣隨著微風而飄蕩。
青磚綠瓦間,一顆長歪了的小樹斜斜的靠著墻生長,像是人一樣在看著巷子里這兩個僵持的人。
皆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