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還在下。
黑衣人的衣服應該很吸水。
雨水落在他們的頭上,沒有濺起來水珠。
也沒有形成漂亮的水珠子。
就是沉沉的下了。
沒有了。
應該是不好受的感覺。
但是所有黑衣人,都沒有動。
如他們的氣息一樣,都非常安靜。
香火也依舊有。
這座圣廟從來沒有燃燒過這么多香燭,第一次,有很濃的香火氣。
只是面前,這氣氛,并不和諧。
黑衣人,雖然是跪拜,但是身體的姿勢,都是隨時可以跳起殺人的姿勢。
很利落。
然后他們聽到那小和尚,也就是他們的荊國皇子,輕輕的嘆息了一聲。
“還是十七好聽啊,就像師兄,阿八的名字,也好聽。”
黑衣人不明白,這時候小和尚感嘆名字做什么。
不管叫什么名字,他就是荊國唯一的皇子,都必須回去。
荊國需要他。
小和尚的重瞳,就證明了他是荊國的皇族。
傳說有重瞳的皇,才是真正天地認可的皇,能夠帶他們荊國走向真正的繁榮強盛。
然而他們是荊皇銳的手下。
若是這個和尚聽話,他們會好好把他帶回去。
若是不聽話,打斷腿,讓他聽話,再帶回去。
“荊云,也好聽的。”大師兄受了夸獎,就容易害羞,連忙回道。
小和尚點了點頭。
“好吧。”
他在說,荊云好聽,也在說,他同意回去。
那些黑衣人松了一口氣。
能不打最好。
畢竟讓荊國唯一的皇子記恨,不是好事,誰知道未來如何。
十七原本想去和神佑告別。
現在他知道,他去哪,這些黑衣人都會跟著的。
他不想這些人,看到神佑。
因為這些人,身上有真正的殺氣。
他微笑的道:“師兄,我和師父先走,你幫我去把我的書還了吧。”
大和尚知道師弟從申學宮借書看。
點了點頭。
“要言而守信,書是一定要還的,你們先走,我腳程快,還了書,就來找你們。”
小和尚就這樣,當真就走了。
沒有收拾行李什么的。
本來,他也沒有什么行李。
老和尚的行李是很多的經書。
這些經書,十七都背下來了。
老和尚還是帶上了。
反正黑衣人很多,背點書,應該沒有問題。
書,讓師兄還了,他沒有牽掛了。
香燭點完了,老和尚也沒有牽掛了。
在大雨匆匆的時候,老和尚和小和尚,出了城,一路向北。
黑衣人依舊隱匿著。
只是身上背著經書,有點不舒服。
申國皇宮里,小昭后提出殺和尚的意見,終究被否決了。
不過也再次證明了小昭后真的是一心為了申國。
以前還有謠言,小昭后是荊國送來的細作。
當然,是很早的謠言了。
那時候小昭后還不是小昭后。
申國人辦事講究圓滑,潤物細無聲之間能把事情辦好,最好。
這么多年申國的繁華都證明了,這種治國之道的正確。
武人治國只會戰火紛飛,民不聊生,文人治國,才能強國富國,百姓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這是申國文人最驕傲的一點。
人驕傲了之后,總難免有些膨脹。
于是做事,就有些隆長的規矩。
從禮部尚書十萬火急的提意見,到下去落實,選誰去做這件事,做這件事的人要任什么職務,從禮部選還是從九卿選,還是從六部其他部門。
難免要一翻利益爭奪。
這是一件露臉的事情,辦好了,說不定會流芳百世。
能被寫上史書。
這是文人最喜歡干的事情。
這個爭執有點久。
所以大和尚,能夠從容的拿著書,去申學宮。
不過也因為大和尚露面。
更讓那些監視的人,放松了警惕。
大和尚爬不了懸崖。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十七和神佑這樣,輕松的從蔓藤上下懸崖。
所以大和尚只能去申學宮。
不過他沒有什么特殊的身份,他只是一個和尚。
要進申學宮找人,也需要答題。
大和尚有點緊張,自己只是會念經,經文都背不下來,答什么題啊。
不過還是念了一句阿彌陀佛,按照他們的規矩來。
因為師弟說了,務必要把書當面還給他,給他當面道聲謝。
好在,雨天來申學宮游覽的人不多。
也不需要等待。
大和尚直接抽到了一個問題。
看到那個問題,大和尚有點驚訝。
然后很歡快。
那張紙上寫著:“申學宮門前有幾座廟。”
他不擅長寫字。
能識字是因為要念經。
總不能看不懂經文上的字吧。
所以跟著師父識字了。
此刻他拿著申學宮門口的炭筆。
據說也是申國公主發明的東西,很是便捷。
不需要細細的磨墨,就可以用。
當然,文人書寫的時候,還是用毛筆。
畢竟一支精心做成的毛筆,那柔軟的毛,蘸著飽滿醇厚的墨汁,寫出來的字,本身就是一種賞心悅目。
他握拳,拿著炭筆,他以為是和毛筆一樣的,使勁很輕,但是動作隆重。
所以第一筆,沒有寫出東西。
他發現這筆是硬的,碰觸到紙上,有點硬。
于是稍微用點力,畫上了一橫,又在那一橫下方,再畫了更長的一橫。
不過有些緊張,因為是在申學宮門口寫字。
這可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了。
所以這個二字,寫的有點歪歪扭扭。
實際他應該寫成貳字的。
只是那個字有點難寫,他認識,但是怕寫錯。
保險還是寫了兩橫。
但是意思對了。
果然,把紙交過去之后,申學宮的門就開了。
有個小童子,領他進門。
小童子話有點多,很活潑。
“大和尚,你也想讀書嗎?你為何來啊?你來化緣嗎?”
大和尚看到對方,心想,這個小童子,不適合出家。
太吵太鬧。
佛主都會被吵的受不了。
忽然又想起來,那座建好沒幾年的小圣廟,又空了,那菩薩會很寂寞吧,大概很需要一個這樣愛說話的童子。
可是自己都走了,化了這小童子,誰來教他念經?
大和尚忍了忍,終究沒有說別的話。
只是道:“我找神佑,鹿神佑。”
小童子聽到這和尚居然找的是鹿神佑。
臉上迸出了歡喜的神色。
很是開心。
“你居然認識神佑,他可漂亮了,騎馬騎的好,讀書讀的好,他還有幾個哥哥也很好。”
大和尚點了點頭。
師弟認識的人,自然是極好的人。
至于漂亮,大和尚只是覺得那人,很有佛相。
小童子人很活潑,很聒噪。
不過好在,他走路也極快。
蹦蹦跳跳。
就領著和尚找到了人。
因為是中午,這時候,應該是在生舍。
大和尚走到了生舍門口,靜悄悄的,心里想著,這就是申學宮啊,連樹上的知了都有文氣,似乎很是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