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與父親長相神似之人想必就是終南山楊鐵鋼,若父親真能與凡谷聯手,殺了楊鐵鋼,就能鳩占鵲巢,冒用楊鐵鋼的身份光明正大的行走于世了。
這雖然是一招險棋,但確實能置于死地而后生。
想到這一點,羅追日便冷眼瞧著凡谷說道,“既然我大哥一言九鼎,不聽我的勸,非要與你聯手誅殺莫木魚,我也只能隨他去了。不過,你給本圣子聽好了,莫木魚死不死我不在意,要是我大哥傷了半根汗毛,我會讓你死得很難看。”
凡谷雖然當羅追日的威脅是個玩笑,卻還是笑道,“謹記圣子吩咐。”
西樓四子,唯有凡谷的來歷是迷,只有依稀的傳聞稱他來自無相山海市,卻從未有人證實。
“從追日這個圣子來給他送劍,并敢大聲訓斥他來看,他十有八九就來自無相山海市。”莫木魚如此想道。
“大哥,我們走。”
羅追日從凡谷身上收回了冷漠的目光,轉身前行,可剛走了一步,便踉蹌不穩,身體前傾,差點摔倒,好在莫木魚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
接連兩日放縱,淺嘗輒止了一百多位美人,羅追日的大腿根子早就虛浮無力,軟到不行了。若不修養幾日,再繼續放縱下去,估摸著走路都是問題。
莫木魚關切的問,“追日,沒事吧?”
羅追日尷尬道,“沒事,就是……腿根子發軟……走不動路了。作詩……也是種體力活啊。”
莫木魚彎下腰去笑道,“來,大哥背你。”
當年,莫木魚后背受了幕府神將秋葉冷一劍,傷勢極重,佐天佑就背著他走了一百二十來里。
這件事莫木魚一直記得,如今背佐天佑的往生之人,他樂意的很。
父親背兒子,羅追日從來沒有享受過這種滋味,他很自然的爬上了莫木魚的后背,讓莫木魚背著他前行,心中還美滋滋的想道,“讓父親背著走,就是爽啊。羅小石,你這個蛇蝎心腸的妹妹,肯定想不到我此刻正跟你心心念念的父親在一起吧?父親不但帶我上青樓,還給我大把的金子上青樓,現在我走不動了,父親還背我。羅小石,你要是知道,肯定會羨慕吧?可惜你癡迷修行悟道,沒有機會下無相山,正好讓我一人獨得父親的恩寵,哈哈哈……。”
只拿羅追日當兄弟的莫木魚哪里會知道羅追日有如此念頭。三人前行無言,莫木魚便打探道,“凡谷前輩,您當真如傳聞是來自無相山海市?”
無相山海市,是修行圣地,人人向往,甚至無相山弟子自認都要高其他道門的弟子一等,人人仰慕,終南山神將府的楊鐵鋼如此問,并沒有什么不妥。
凡谷笑道,“外界的那些傳聞沒錯,我確實來自無相山海市。”
羅追日卻冷笑道,“一個被海市除名的叛徒,還敢自稱來自海市。”
凡谷一如既往含笑說道,“圣子想必是誤會了,我何時背叛過海市,何時被海市除過名?”
“你雖然出自海市,卻與前朝西樓的皇太子義結金蘭,并且是西樓四子之一。在前朝末年,前朝西樓氣數已盡,腐朽無為,中州天災人禍不斷,北州妖道入侵頻發,我無相山便扶植聞人氏奪取了西樓朝的皇權。”
羅追日語氣中有嘲諷,“作為西樓朝皇太子的結義兄弟,凡谷你因此憤憤不平,卻又無力對抗海市,幫你的結義兄弟取回中州帝位,便決然背叛師門,與海市斷絕了一切關系。如此以來,你的名字自然也就從海市的名冊上移除了。至少我在名冊上從沒有看到過你的名字。想必消失了數百年的你,此次答應前來江南誅殺莫木魚,也是為了得到無相山上那兩位老人的諒解,重回海市吧?”
凡谷笑看了一眼羅追日說道,“這些都是圣子你的猜測吧?”
羅追日說道,“我與師姐秉燭夜談時,有好幾位師姐說起過你這位海市叛徒的惡行。”
凡谷苦笑道,“我是西樓四子之一不假,當年西樓的太子是我的結義兄弟不假,但我從未背叛過海市。海市也從未將我除名。”
羅追日有些不解,凡谷的語氣不像是假的。他說道,“近千年來,海市之中的人都一一記錄在冊,那本名冊我就看過,也一一記在心里,上面根本就沒有你凡谷的名字。”
凡谷含笑說道,“圣子看的想必是《人卷》吧?”
“我看的就是《人卷》。”羅追日說道。
《人卷》就是那卷記錄著所有無相山海市之人的名冊。
凡谷笑容更甚,“想要找到我的名字,圣子應該看《器卷》。”
“《器卷》?”
羅追日疑惑的望著凡谷,他一時想不明白,凡谷的名字為何會出現在《器卷》上。
人是人,器是器,編撰那兩部名冊的人不可能馬虎到將人的名字,錯誤的記在了器物的名冊上。
對于羅追日的疑惑,凡谷在意料之中,凡谷繼而問,“圣子有沒有看過《器卷》?”
“當然看過。”羅追日答道。
對于《器卷》,羅追日不似《人卷》那般熟悉,僅僅只是看過而已,其中記錄的器物名字,他只記住了一部分。
“圣子想不起凡谷這個名字嗎?”凡谷接著笑道,“就在《器卷》中,鼎爐篇,排名第一的神鼎……就叫凡谷。”
經凡谷如此一說,羅追日恍然大悟,他想起了凡谷這個名字。
《器卷》鼎爐篇排名第一的神鼎確實就叫凡谷。
羅追日雖然只是草草通讀了《器卷》,但對于《器卷》中提到的神鼎凡谷,他還頗有印象,方才他沒有想起,是因為時間有點久了,他讀那兩卷名冊,還是很多年前的事。
至于《器卷》對凡谷這一神鼎的介紹,羅追日這才回想起。
《器卷》鼎爐篇開篇就講道,在遙遠之前,五州之上的各種修行資源遠比當世豐盈,修行之人除了入定悟道,感知玄機,汲取天地元氣來提升自身的修為外,還能通過丹道一途來加深和鞏固自身的修為。
所謂的丹道,便就是煉丹。以靈火、神鼎、丹術為媒介,將各種天材地寶按照一定的規律和配方混合,煉制出一枚枚堪稱奪天地之造化的丹藥來。
丹藥功效各異,有的能提升修為境界,有的能補充元氣念力,有的能蘊養血脈經絡……甚至有的能起死回生。
而就如修行之人的修為境界一樣,丹藥和神鼎都有境界之分。
當然,丹藥和神鼎縱使再神奇,也是死物,它們自身并不能修行,它們之境界,在出自丹師和器師的手時,是什么境界,便終身是什么境界。若要提升境界,只能回爐重造。
丹藥有九境之分,神鼎也有九境之分。
丹藥是神鼎中所出,所以神鼎不可能越境產出丹藥。
劃分丹藥之境界的條件是看丹藥的功效。
而劃分神鼎之境界的條件,就是看這具神鼎能煉制出幾境的丹藥。
操控神鼎煉丹也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需要絕佳的天賦和毅力,來刻苦磨練丹術。
就像神鼎不可能越境產出丹藥一樣,丹師也不能越境去超控神鼎。
丹師都是修行之人,而修行之人卻不一定就是丹師。修行之人有修行的稟賦,卻不一定有修習丹術的稟賦。
《器卷》鼎爐篇對丹術和神鼎并沒有過多的介紹,再者,羅追日并沒有成為丹師的稟賦,連修行都不想的他更沒有這份閑心,所以,他很少涉獵這方面的典籍。
《器卷》鼎爐篇一共刊載了四千余具神鼎,這些神鼎都屬于無相山海市。如此之多的煉丹神鼎,其他的道門宗派在這一方面遠遠無法與海市相比。
那四千余具神鼎中,各種境界的神鼎都有,號稱是九境不朽之境的神鼎,都有兩具。
在海市的傳聞中,那兩具不朽之境的神鼎是兩位神使的神鼎,但從來沒有誰親眼見過那兩具神鼎,也從來就沒有誰親眼見過兩位神使操控那兩具神鼎,煉制過不朽的丹藥。
那兩具神鼎僅僅只有名字出現在《器卷》鼎爐篇中。
羅追日就曾問過神使羅辰,問他海市之中有那么多神鼎,為什么卻沒有多少丹師?
當今之海市,確實沒有幾個丹師。
神使羅辰如此回答了羅追日……五州之間修行資源已經匱乏,已經沒有天材地寶可以用來真正煉丹了。
或許,神使羅辰的這個回答,就是為什么從來就沒有誰親眼見過兩位神使操控那兩具神鼎煉制過不朽丹藥的答案。
五州之上已經沒有什么資源可以用來真正煉丹了,這就是丹道沒落的原因,這就是兩位神使即便擁有著不朽之境的神鼎,也從不開爐煉丹的原因。
神使羅辰的神鼎名曰,無當,在《器卷》鼎爐篇中排名第三位。
排名第二的神鼎名曰,廣莫,傳聞這是神使羅子的神鼎。
而排名第一的……便是神鼎……凡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