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報應?”一聽此言,太皇太妃內心崩潰,她眼里流出了傷心難過的淚水,哭道:“你說因果報應?難道我的圳兒死了,是因果關系?”彩鳳冷聲說道:“有些事你干了,禍害了別人,總有一天,你就會全部拿出來補償,以你過往之體驗,我說的話可對?”
太皇太妃無力反駁,嗚嗚哭了,她說道:“你是到我這里添堵來了,每句話就在撓我的心,讓我痛不欲生,你好狠啊!”彩鳳站起來道:“太皇太妃,你不要責備別人,看看你自己干了什么,以后謹言慎行,好自為之吧!”說完,彩鳳帶著丫鬟走了。
太皇太妃因為一句因果報應,讓她傷心痛哭,臥在床榻三日,不能成眠。今日這一切,難道真是因果報應?曹端妃?蘇綠巧?杜康妃那個笨蛋,她生的兒子居然做了皇上,現在孫子繼位,哀家到了老年,孤獨寂寞,凄涼無比,難道這就是對我以前所作所為的報因?讓我活著,看見人家揚眉吐氣,呼風喚雨,而我在承受痛苦,表面上錦衣玉食,可又有什么用?她心如死灰,漸漸再無爭斗之意念。
宮里慢慢平靜下來,那些謠言消失了,就像一陣臭氣略過,彌漫于各個角落,需要花費大量精力去驅散,彩鳳得到教訓,自此對馮保示意,宮人擅自議論皇上太后,立即杖斃,絕不姑息,以此生威,可彩鳳在擔心,杜絕悠悠眾口,必要用她已經想好的主意。
宮外又傳來了彩鳳母親生病的消息,彩鳳決定回家看望母親。彩鳳坐個大輦,旁邊有宮女侍衛陪送,到了娘家門口,父親和弟弟早就在等候。施拜禮后,進了門,彩鳳問父親道:“爹爹,母親得什么病?這次嚴重么?”李偉冷漠搖頭,說道:“鳳兒,你母親的病,你進去瞧,我看也沒什么大礙,就是有心病。”
彩鳳不解的看了看父親,弟弟道:“姐姐,母親最近心情不好,也不是什么病,你來開導一下,可能會好轉。”彩鳳道:“現在宮里人多事雜,孩兒又小,我真是分身乏術,對母親家里關心太少,今日就和母親說會話。”
彩鳳到了母親房間,幾個丫鬟見了,急忙施禮問好,彩鳳走到床榻跟前,彩鳳母親掙扎著要起來,彩鳳忙阻止,坐在床榻上,拉著母親的手,說道:“母親,您都瘦了,近日一直沒來看您,為何成了這樣?”
李郭氏一聽,眼淚撲簌簌流下來,聲音嘶啞著說道:“鳳兒,你也知道你爹上次的事,他對我記恨在心,不管不問,我想這也是氣頭上,過一陣就會好了,誰知他卻一直不跟我說話,而且你爹最近又往外面跑,經常喝醉酒,要不就在外住幾天,我估計又到妖女那里去了。我心里氣不過,和他爭辯幾句,他就罵我是妒婦,黃臉婆,蛇蝎心腸,我氣的真想一頭撞死!我什么時候受過這種窩囊?這不,把自個氣病了。”
彩鳳勸道:“母親,你自己保重,萬事比不上自個身體要緊,爹爹那里我去勸說,母親還是好好吃藥,放寬心思,咱家現在條件好了,要好好珍惜,如今卻過得不如從前快樂,母親要是有個三長兩短,讓彩鳳如何活啊?!”母親點頭道:“哎,還是閨女貼心,說出的話讓我舒服,鳳兒,你爹還是改不了他那臭毛病,吃著碗里,望著鍋里,跟我表面一套,背后不知做了多少事情!”
彩鳳撫摸母親的手。說道:“母親,爹爹什么人,你還不知?他本性老實淳樸,可是受周圍這些人的影響,他才變了。你還有我和鈞兒呢,還有一群孫子,多關心你的孫子,時日一長,爹爹那里也就會好。”
彩鳳母親點頭:“鳳兒,你自己現在一堆事,還要操心家里,真是難為你。”彩鳳抱著母親肩膀,笑道:“母親,何出此言,你們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母親快再別說這樣的話。”兩人又拉了回家常,彩鳳告辭出來。
李偉在客房等著彩鳳,彩鳳見了父親,兩人喝了茶,彩鳳看父親不安的表情,心里難過。一邊是父親,一邊是母親,都是同患難、共生死過來的,為何富貴后,兩人卻鬧成這樣?還是爹爹事多,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飽暖思**,盡想些歪門邪道,干了惹母親傷心之事。
這安國侯委實可惡,到底是何居心?誘因爹爹犯錯,此人老謀深算,意在搭上關系,好謀取更多好處!想到這里,彩鳳對李偉說道:“爹爹,上次我已經對您說過,母親和您是我的親人,你們身體健康,和睦相處,我們作兒女的看著高興,也就幸福,你看,現在母親生病,讓我說什么呢?”
李偉面露難堪,抱怨道:“我也不想這樣,可你母親經常吵鬧,家里實在待不下去,我才去了外面。”彩鳳勸道:“爹,以前你們不是很好么,為何現在這樣?全是爹爹的心思變了,對母親不理不睬,那個女人能受此冷落?爹爹,你還是和以前一樣,對這個家,對母親多關心一些,母親身體自然就好起來,家和萬事興,這個道理爹爹懂。”李偉撓撓頭,說道:“閨女,爹也知道你辛苦,還要操心我和你娘,你放心吧,我知道怎么做。”
彩鳳神情凜冽,說道:“爹爹,您和安國候那樣的人少打交道,上次我已經說了,你們不是一樣的人,小心著了他的道。”李偉心里嘀咕:那有什么,安國候怎么了?讓我認識了葉眉,享受了人間之樂,閨女連我結交人都要管?可嘴上應襯道:“好好,好閨女,你爹多大的人,還要你操心?你快回宮吧,家里的事不要操心了,有我和你弟弟呢。”彩鳳又回去和母親說會話,安慰一陣,才乘輦而歸。
切說張先生的考成法成效明顯,在官場官員受到很大震動,尤其是董太妃一家的案子,讓大多數官員感到了壓力和責任,感到大明律法的威嚴。在任職內,他們不敢任意妄為,大多數官員還能廉潔自守,完成考成法所列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