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妃一聽,立即接了話茬道:“姐姐,慈圣太后那兒我可不敢勞駕,她現在哪有時間管我這些小事,她現在忙著搞查案子,又讓張首輔要整治官場,折騰完后宮,再折騰朝廷國家大事,皇上年幼,他們只管讓他讀書,每日勞累得要命,軍政大事什么都聽他們的,唉,我就看著他們能折騰到什么時候?!”
仁圣太后問道:“你是聽誰說的,我怎么不知道?”秦太妃詭秘一笑,說:“我也是聽宮里的人說,具體情況如何,我也不知。太后姐姐,你把皇上看顧好了,皇上對你好比什么都強。”仁圣太后說:“這是自然,我一心想著皇上,雖然皇上不是我親生的,但我視為親生,彩鳳妹妹忙,我就多關照著,不能讓皇上太勞累,我要照管著他多休息!鼻靥f笑著離去。
這一日皇上做完功課,仁圣太后便派人來到乾清宮,請皇上到慈慶宮去。彩鳳正好去看公主。兩個小太監跟著皇上,走到慈慶宮,太后便迎了出來,笑容滿面道:“皇兒,今天給你準備了最愛吃的花生酥、桂花糕,快來吃?纯矗蕛哼@幾天累壞了!
小皇上飛奔進來,拿起一塊桂花糕塞進嘴里,仁圣太后目光慈愛的看著,心疼的拉著他的手,說道:“皇兒這兩天學習累,稍微歇歇吧,再這樣下去,皇兒身子可受不了!毙』噬险f道:“母后,我還要趕快去練字,張先生留了功課,吃了東西我就去溫習,大伴要檢查我的書法,母妃過一會也聽我背書講解呢!”
仁圣太后聽了,蹙眉說道:“皇兒,今天你就歇歇,我讓人告訴你母妃、馮保,讓他們給你放假!毙』噬蠐u頭說道:“太后,張先生說了,今日事今日畢,我過一會就回去。”仁圣太后生氣道:“稍稍歇息都不行,皇兒,你的事我已經派人去向你母親說明!比适ヌ罅粜』噬嫌猛砩。
正在吃著,彩鳳來了,仁圣太后沉臉說道:“妹妹來了,正好皇上也在這兒,鈞兒先前吃塊糕點就要去讀書,我讓鈞兒休息,在我這兒用膳;蕛赫L身子,學知識也不在這一時半會,明天再學不遲!辈束P看仁圣太后表情不悅,心里明白幾份,她站在旁邊,微笑說:“姐姐說得對,鈞兒的身子重要,讓鈞兒陪姐姐用膳,是再好不過。”
小皇上笑道:“母親,您也來吃!辈束P搖搖頭。仁圣太后看看彩鳳,眼神淡淡的,往小皇上碗里夾菜,說道:“鈞兒多吃些,吃完了到御花園游玩,現在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花園景色最美。”
彩鳳站在一邊,非常尷尬,心里不是滋味,可她是個忍耐性極好的人,她仍然微笑著,看著小皇上和仁圣太后吃飯,對身邊樂蘭說道:“鈞兒今天吃的很好,姐姐這兒的飯菜都是鈞兒愛吃的,姐姐、鈞兒吃吧,公主那邊身子不舒服,我回去看看。”說著,轉過身要走,樂蘭在旁邊說道:“娘娘,公主等著您呢,咱們走吧。太后、皇上奴才告辭!睒诽m攙扶彩鳳回宮。
出了慈慶宮,樂蘭在旁邊說道:“仁圣太后不知為何,要給娘娘您臉色看?娘娘忍受性好,可娘娘不能就這樣下去,事出必有因,到底怎么了,娘娘還要弄清楚!辈束P說道:“仁圣太后一向寬容,今日不知為何生氣?定是有人在背后亂嚼舌根子,樂蘭,給我盯著看,是誰在興風作浪?去把馮保找來!
馮保來了,彩鳳將剛才在慈慶宮的事大致說了,彩鳳道:“我現在忙的腳不沾地,可后宮還有人攪是非,你找人看仔細了,是誰這么大膽?張先生最近忙什么?”馮保恭敬答道:“太后,宮里總有些人要生是非,我派人盯著就是,張先生現在忙著考核官吏,聽說是什么考成法。”
彩鳳問道:“貢品一案已經審理完了吧?”馮;卮:“已經完結,情況就是太后了解那樣,三法司俱都判處結果。莫青幾位主犯被斬首,其余被流放!辈束P默默無語,過了半晌說道:“你帶些銀兩去看看莫青家人,以后宮里管莫青弟弟的生活費用。”馮保點頭。
彩鳳在乾清宮等著皇上回來,和藹問道:“皇兒,今日可高興?來的這么晚,今日功課還沒完成呢!”小皇上撅著嘴,說道:“母親,今日母后讓我歇著,說學的太勞累,今天我到后花園玩一會,也乏了,明天我溫習功課!辈束P說道:“那好吧,明天的功課一并補上,你現在休息。”小皇上問彩鳳:“母后,你對孩兒要求這么嚴格,孩兒每天很累,要上朝看奏本,又要學習功課,時日長了,孩兒煩悶。”
彩鳳語重心長說道:“皇兒,你以后要做明君,就要從小學習治國安邦、統管天下的學問,皇兒學習了本事,才有能力統治江山,不能讓那些佞臣混淆視聽,貪官污吏橫行霸道,國家富強,你當皇上也就能安穩,你父皇在九泉之下也可放心!
皇上道:“母后,你說讓我做明君,那父皇是明君嗎?”彩鳳搖搖頭,說道:“你父皇寬松有余,嚴剛不足,任用高拱為首輔,此人雖有才干,卻結朋黨,排異己,任用自己的門生故吏,使朝廷烏煙瘴氣,國庫一直空虛,所以你父皇不能算明君!
皇上問道:“母后,怎么樣才算明君?怎么做成為明君?”彩鳳笑道:“皇兒,要做到明君,古今沒有幾個,明君就是百姓愛戴,官場清明,社會安定,國庫豐盈,這就要你多學習功課,知曉大道,明白事理,懂得治國馭人之術,熟悉歷代杰出君王作為,一心為國為民著想,大的道理你都知道,張先生比我說得更清楚!毙』噬宵c頭。
張居正自上任首輔以來,留下高拱的一幫人、一攤事。高儀沒干幾個月去世,內閣里就他一個人處理政務,還要忙著給小皇上講課,有時連家都顧不上回。他在官場宦海二十多年,耳聞目睹了官場黑暗和腐敗,大明朝國庫空虛,和百姓窮困潦倒的生活,他勵志要改變官場風氣,改變民眾生活,為此,他提出對吏治進行改革,先進行了吏治改革的前奏——京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