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是讀書人,中年男人看凌盛逸的眼神更灼熱幾分。
凌盛逸見楚家有客人,也不多呆,朝他們點了點頭便走了。
楚雨沁安排眾人在院子里坐著。院子里有木桌木椅,空間又寬敞,更適合接待客人。
春柔姓李,名李春柔。
李父原是讀書人,多次科考都不中,便放棄科考,利用最后的余錢開了間當鋪,就是現在的李記當鋪。
說起來春柔的家境還是不錯的。李父只有她一個女兒,這些年從來沒有虧待過她。只是三年前春柔吃錯了東西,那張臉變了模樣,從此不敢再光明正大地出門。為了不讓別人嘲笑,她都會經過偽裝。
鄰居都說李家的仆人整天往外面跑,卻不知道那是李父的女兒春柔。而李父耗費大量的家財找大夫為春柔治臉,最終還是失敗了。
“楚姑娘,你真的能治好春柔嗎?有幾分把握?”
李父和李母來找楚雨沁,除了不放心春柔之外,也是想看看楚雨沁是不是騙子。
這些年遇見太多騙子,如果只是損失銀錢也就罷了,再這樣下去,他們擔心春柔受不住。更何況……
這次與以往不同。
以前失敗了,雖然失望,卻不會絕望。這次要是失敗了,春柔的終身大事也就毀了。以后也沒有辦法再說個好人家。
楚雨沁不怪他們心生懷疑。
要是普通的病癥,不會有那么多大夫失手?梢姶喝岬哪樥媸莻**煩。李家失敗了太多次,已經不抱希望。
雖然心里不抱希望,還是有最后的期待。這就是螢火之光吧!
“九成!
“九成?”
李父和李母都很驚訝。
“之所以說九成,是不想把話說得太滿。其實我更想說,十成。你們只管放心,我們家在這里,又不會跑了!
“你的年紀與春柔差不多。那些有名的大夫都做不到的事情,你真的能夠做到嗎?”
李父淡道。
“聽說李叔是讀書人。那么你應該清楚當今的丞相十六歲便成為新科狀元,十八歲便成為丞相。自古以來,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是說年紀到了,就可以做到那些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許多年輕人反而比年長者更出色!
“楚姑娘懂得真多!
李父的眼里閃過笑意。
“既然如此,我就把春柔交給你了。一個月后,我們來領人。要是真的像楚姑娘說的那樣,別說五十兩銀子,一百兩我也付得起。”
“我最喜歡和李叔這樣的爽快人做生意了!背昵呶⑿!澳蔷驼f定了。一個月后你們來領人。期間隨時可以來看她!
送走李父李母,楚雨沁向李春柔介紹著家里的情況。
“我家里有爹娘,一個弟弟一個妹妹。爹娘都是很好相處的人。妹妹性子柔和,弟弟跟著剛才的凌夫子讀書!
“你們家真熱鬧。我們家只有我一個孩子,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李春柔滿眼的羨慕。
“最近我們家在建房,有些吵鬧。你要是不喜歡見人,還是用面巾遮著。不過我想遮不了幾天,我給你調制面膏,要不了幾天這些皰疹就能消下去。大概半個月就能讓它們徹底消失。剩下的半個月就是為你的皮膚做護理,讓它能夠達到我這樣的狀態。”
李春柔聽楚雨沁這樣說,眼里滿是希冀的光芒。
她知道自己不該抱著希望,畢竟失望了那么多次,早就沒有信心了。
可是看著楚雨沁那雙自信滿滿的眼睛,她竟覺得那些話是可信的。于是,許久不曾相信過別人的她重新燃起了信心。
玉氏和楚大山回來,見到了李春柔,又知道了這件事情,對忐忑的李春柔抱以熱情的歡迎。
“大丫頭整天呆在家里,也沒有什么朋友,F在有個同齡的小姐妹陪她說說話,我們高興還來不及!
玉氏拉著李春柔的手,慈愛地看著她。
“只是我們家有些亂,沒有你家條件好。你能呆得慣嗎?”
“可以的。我們家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有錢的。小時候跟著爹娘也吃了一段時間的苦。我沒有那么嬌氣。嬸子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只管吩咐我。要不然讓我在這里白吃白住一個月,那也太悶了。”
“不會對你客氣的。你只管放心。接下來有你忙的!
楚雨沁在旁邊說道。
“你這丫頭……”玉氏嗔怪。“李姑娘是客人,哪能使喚客人?”
“你也說我沒有什么同齡的小姐妹。既然把她當作我的小姐妹,當然不能對她客氣!
楚雨沁拉著李春柔。
“我帶你去看我家的雞,還有兩頭豬。豬就算了,雞就交給你照顧了。還有就是,你要是會掃院子,那就隨便掃掃。不會就算了。我現在要上山去給你采藥。你這臉必須要草藥結合起來才好得快。家里的事情就麻煩你幫忙看看了!
“好的。麻煩你了!
楚雨沁背著背簍上了山。
沒過多久,大雨傾盆而下。
楚雨沁躲不及,只有找個地方避避雨。
“下雨了!背⒑昱芑丶,伸手接著屋檐下的水。
“你就是楚家的小弟吧?”
李春柔從里面走出來,見到楚立宏,主動打招呼。
楚立宏打量著李春柔。
“你是誰?”
“我是你們家的客人!
李春柔想了想,將面巾取下來。
“我找你姐姐治臉的。這段時間會一直呆在你家。如果有打擾的地方,還請見諒!
楚立宏的眼神很坦蕩,沒有任何躲避或者厭惡的神色。
“哦,我姐呢?”
“她上山去給我采藥了,現在還沒有回來!
“采藥?這種天氣?”
李春柔看了一眼外面,心虛地說道:“她出門的時候沒有下雨。這場雨來勢洶洶,誰也沒有想到!”
“這么大的雨,要是山坡塌方了怎么辦?”
楚立宏看著外面,眼露擔憂。
“那,要不要去找找她?”
“這……”
楚大山和玉氏跑進院子。
那些匠人都停下工作。
這場雨下得太快,匠人們來不及回家。
玉氏和楚大山見匠人們都在樹下躲雨,沒來打擾他們家,連忙過去邀請匠人們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