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也是有道行的,被八門金鎖鎖在里面,索性將身體金屬化,把龍魂藏于生門,只待重見天日,被人喚醒。
如今看來,金龍更像一個龍形銅塑,靜靜地趴在銅棺里。
銅棺四個角都有靈活支架,看樣子可以隨著金鎖的變化而變換形狀,保持封鎖的狀態。
金鎖打開,楊三郎第一時間便看到藏在生門的龍魂,連忙道歉。
龍魂倒也沒有多么生氣,只是警惕地飛在空中,上下盤旋。
鬼差向前拱手說道:“大師,這龍身還須活化,金龍才可回魂。”
楊三郎聞言,掏出玉凈瓶,引凈水澆遍金龍的身體上。
須臾之間,金屬化開,露出龍身。
龍魂即刻返回龍神,張開嘴巴,大口呼吸,吞吐天地精氣,片刻功夫,終于完全復蘇。
金龍騰轉變大的身體,看著楊三郎和鬼差,冷冷地問道:“你們可知,私捕信使,乃是重罪,誤了大事,要受重罰?”
“知道。”楊三郎笑笑,對金龍合掌行禮,說道:“今天放你出來,就是要去辦件大事,你要是識趣,就好好配合,若不識趣,能抓能放,都在我,就是把你煉成金丹,也只在一念之間。”
金龍聞言,瞇起眼睛,仔細看著楊三郎,鼻孔不斷噴出白色的蒸汽。
鬼差見狀,趕緊從中斡旋,勸道:“有話慢慢說,二位想必都是為保一方平安,不至于劍拔弩張的。”
楊三郎沒有搭理鬼差,而是隨時準備扔出幌金繩和青龍劍。
“有個冤魂求見,不知大師愿意見否?”鬼差見硬攔不住,便岔開話題,問道。
“嗯?”楊三郎歪頭看著鬼差,余光盯住立在地上的金龍。
金龍一時不能消氣,但它心里也明白,眼前這個和尚,能把自己困住,肯定是有些手段,便想先觀察觀察,再尋找機會逃跑。
“山下劉家坳的族長,含冤而死,到陰司伸冤,陸大人認為,此事只有大師能解。”
鬼差見楊三郎與金龍有所緩和,伸手向上一勾,劉家坳的族長,那個曾經率族人跪在路旁恭送劉伯溫和悟塵和尚的老漢,滿面愁容,站在面前。
老漢看見悟塵和尚,急忙行禮。
楊三郎攔住,問道:“施主何冤?”
這一問,老漢更是冤比天大,嗚嗚地哭起來。
“別哭了,正主給你找到了,有冤伸冤,有情說情!”鬼差喝道。
劉老漢擦擦眼淚,便把事情的原委,一一道來。
柳伍那日從觀音山拿著地契回到劉家坳,歇了一夜,第二天便把劉姓宗族,召在一起,強令他們改姓為柳,如此,便可饒他們全族不死。
祖姓為大,劉家族人自然不愿放棄自己的姓氏,礙于柳伍手握地契,擁有校尉和地主的雙重身份,普通老百姓又不敢輕易反抗,用好話哄住柳伍,說商量一下,三日內給個回話。
劉老漢與幾戶家長商議,實在不行,就搬離劉家坳,出去另謀地方安家,總比丟了祖姓要好。
柳伍似乎料到會有此舉,也沒有等到三日,以回應天府路途遙遠為由,每家強要一個青壯男丁,趕著馬車,往南而走。
這不就是綁了肉票,逼著劉家改姓么!
柳伍等人走后,劉老漢越想越窩囊,終于橫下心來,上吊自殺。
自殺后,劉老漢的冤魂不入地獄,便在陰司門口徘徊,遇見鬼差就攔住訴苦伸冤。
昨日里聽說悟塵和尚辦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頓時覺得,事情有緩兒,更是不顧一切的攔住赴宴的陸判官,訴說冤情。
陸判官知道,楊三郎是所有枝節的關鍵,便破例特許鬼差相機引薦。
另一方面,正禮把自己猜到的楊三郎行動計劃,側面透給陸判官,陸判官便第一時間派出鬼差,全天候跟住八門金鎖。
陸判官推測,楊三郎為了不給三界添麻煩,肯定會去綁架金龍,要金龍帶著去完成計劃。
陸判官擔心,楊三郎急于成事,會不擇手段,恐怕一時控制不住,再傷著金龍,便是錯上加錯了。
金龍聞言,警惕地問道:“什么計劃?”
楊三郎聽完劉老漢的遭遇,心中知道,柳伍是不能留的,至于柳員外一家,到時再看。
聽到金龍發問,楊三郎沒有遲疑,到底還是扔出了幌金繩。
金龍被捆了個結實,把旁邊的劉老漢嚇了一條,連忙求情道:“區區小民,不至于傷及大神。”
“此事與你無關,你且跟鬼差回去,就說我的面子,請陸判官饒你輪回去吧,剩下的事,包在我的身上。”楊三郎安撫劉老漢,拜托鬼差,送去輪回。
鬼差知道自己勸不住楊三郎,只好告辭。
“你選一個吧,是現在進我的煉妖爐里,還是給我當個向導?”
楊三郎說著,踢了八門金鎖一腳。
茶幾狀的金鎖變換形狀,又縮成驚堂木大小,往上一跳,落在楊三郎手中。
金龍逃跑無望,仍然心有不甘,怒道:“隨便帶你去哪里,只要遇到任何一個鎮守使,都有你受的。”
“見了再說!”
楊三郎扯一把幌金繩,幌金繩立刻變成套索形狀,套住金龍的脖子,留出長長的一截抓握。
“走吧,上天入地,都是你的強項,先帶我去最近的法陣。”楊三郎跳到金龍的背上,笑著說道:“我若是把法陣里的妖魔都收了,你也不用再天天鉆洞,豈不是好事一樁?!”
“瘋和尚真是不知死活!”金龍噴著鼻息,瞬間鉆進泥中。
流放之地,一共有十六個鎮魔法陣,除去丁離的,還剩十五個。
楊三郎脅迫金龍,鉆入地下,逐個擊破。
進入第一個法陣,金龍還在笑話楊三郎,說:“法陣強大,你個區區瘋和尚,能奈之何?”
楊三郎取出金剛杵,悶頭猛地砸向封印。
封印應聲而開,被關在其中幾千年的魔王,以為自己的部下終于前來解救,高興地露出頭來,新鮮空氣剛呼吸一口,就聽到有人念聲“收”,身體又進入一個密閉的空間,里面的三昧真火立刻開始燒煉。
金龍啞然,只有乖乖托著楊三郎,一個一個法陣去破。
余下法陣,所鎮妖邪,大多如此,皆被楊三郎收進煉妖爐。
楊三郎此番動作,對于各路鎮守使而言,無異是一場閃電戰。
待各路鎮守使察覺到座下封印的妖魔被收走,前去查看,楊三郎已經坐著金龍,前往下一個法陣。
看著封印上的缺口,震驚之余,妖魔被盜走的鎮守使紛紛跑到社稷神府,找正禮匯報情況。
正禮一面安撫鎮守使,一面故意為楊三郎拖延時間,派出信使,先與各路鎮守使,挨個去被破壞的法陣核實情況,最后匯總起來,再一起上報。
直到最后一個法陣失守,鎮守使找上門來,正禮才召回信使,要他去請楊三郎來府上對質。
十五路鎮守使此時心中已經明白,正禮這是在與悟塵和尚唱雙簧,便不再急躁,只在仙府等著擺宴,看和尚來了怎么交待。
楊三郎收完十五個妖魔,按照約定,放金龍自由,讓它也去社稷神府告狀。
金龍重獲自由,第一時間便飛到社稷神府,卻發現十五路鎮守使,正聚在一起,談笑風生,全像沒事人一樣。
正禮安撫金龍,說道:“你連夜辛苦,先去歇息吧,和尚那邊,自有人去喚他回來了。”
現在的鎮守使們,倒真的是無事一身輕,心中竟有些感謝悟塵和尚,畢竟他這么做,省去了很多麻煩。
就算上界追究下來,妖魔沒有出來作亂,又都是被一個人擄走的,也不會怪罪到自己頭上。
社稷神府里一片祥和,楊三郎遁出地面,正禮的信使還沒到,潛伏在暗處的老妖王卻先到了。
流放之地,本來就是聚煞之地,陰氣極重,又加上歷朝以來,都是人煙稀少,有點兒靈性的動物便更容易成妖。
丁離剛被封印在寶蓮燈下的時候,法陣周圍強烈的煞氣,混雜著寶蓮燈帶來的上界仙氣,是靈性動物吸收成妖的絕好精氣。
受此精氣影響,修煉成形的第一批野妖,被閑著沒事的首任鎮守使,當成升級的小怪,陸陸續續消滅了。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首任鎮守使飛升之后,他養的看門黃犬,因為沒有跟著升天,心懷忌恨,也借著自己吸收的煞氣和仙氣,化而為妖。
這只黃犬,悟性極高,又加上常年跟著鎮守使,偷學到很多仙術,修煉的成果,自然要比野妖高超得多,甚至一般修為的修真之人,也達不到它的境界。
黃犬深知,以妖出現,縱使平時不作惡,只要稍有差池,必然會受到來自三界的合力剿滅。
通過運化修煉,黃犬發現,不僅寶蓮燈法陣周圍有煞氣和仙氣混合的精氣,其他鎮守法陣,都有不同的仙氣混在其中。
黃犬嘗到好處,便格外留意每個法陣,十六個法陣的精氣,都被其吸收進體內,運化成獨有的真氣,修為甚至一躍超越地仙的水平。
黃犬可以完全隱藏動物的氣息,又會一些仙術,自認為已經修成地仙,給自己封了個仙號,叫做通天圣人,平日里便以散仙的樣貌,身穿黃色蝠紋鶴氅,搭個浮塵,云游天地之間,穿行各個洞府做客。
通天圣人,不知底細的,都以為是某朝修真大成的仙人,相交的人也好,妖也好,多少都賣他幾分面子,這個名號,便漸漸被傳開,成為默認的地仙。
起初,這通天圣人也算安分守己,勤奮刻苦,一心想要修成真正的地仙。
但是,單純的吸收天地日月精華,修行速度還是不如吸收法陣周圍的精氣來得快。
精氣中混合的仙氣是有限的,沒有仙氣,便只剩下煞氣。
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最忌諱煞氣的侵襲,動物也是一樣。
十六路精氣變成十六路煞氣,黃犬繼續吸收,心智就慢慢被煞氣侵占,最終舍棄了成仙的本心,而演變成當天下妖王的野心。
黃犬心機很深,知道要統御妖眾,沒有絕對的實力,根本無法與三界抗衡。
黃犬繼續隱忍,一面以通天圣人的面貌,穿梭于下界修真各路洞府,一面不斷吸收十六路法陣外泄和匯集的煞氣。
雖然仙氣不會再有,但只要要法陣在,封印的妖魔在,封印里的煞氣便一直都會外泄,附近的煞氣也比較容易聚集在一處。
玄壬子飛升,張海一眾偷襲丁離法陣失敗,悟塵和尚收走丁離元神,造成魔軀崩潰,黃犬雖有惋惜之情,卻也趁機把魔軀外泄的煞氣吸收殆盡。
楊三郎的無心之舉,反而促成通天圣人的修行,黃犬未及感謝,心中又生出無限恨意。
通天圣人并沒有料到,悟塵和尚竟然突發奇想,一夜之間,把剩下的十五路妖魔,全部收進煉妖爐!
殺了楊三郎,搶走他的煉丹爐,誰也不能阻攔我成為妖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