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你就別問我了,快去找他們吧!”劉軍苦笑道。
我呆了呆,抱歉地道:“劉軍,對不起!阿姨沒教好他們,連累你沒人照顧!”
“阿姨,我沒事,你放心吧!只請你不要責怪他們就是!”
“我不責怪他們,不責怪!”我心里氣苦,嘴上這么說,心里卻早狠狠地敲打了兩個混賬家伙百十遍。
我離開病房,匆匆走出醫院,剛一抬頭,便見到了玉樹。
玉樹正漲紅了一張臉走來,見了我,慌忙躲開,卻被我厲聲喝住了:“趙玉樹,你給我站住!”
玉樹聞聲,低垂著頭規規矩矩地站住了,一副犯了錯等著挨訓的樣子。
我一瘸一拐地走過去,指著那家伙氣恨恨地罵道:“好你個混帳東西!死哪里鬼混去了?看你這張猴子屁股,都喝了多少酒?啊?”
玉樹像個罪犯似的不敢作聲。我恨不得揮手就給他一耳刮子,但卻想起了在派出所外面的情景。我忍住了憤恨,把語氣盡量放緩了問:“你姐呢?怎么沒跟你一起回來?”
玉樹怯怯地道:“他們還要逛街,我怕劉軍沒人照看,就先回來了!”
“你能夠想到這一點,也不枉你媽對你的教育!”我心情總算好了些,說,“你回來得正是時候,媽找你有要緊事。”
“什、什么事?”玉樹遲疑地問。
“什么事?”我的憤恨情緒又來了,“都是你小子辦的好事!我問你,你昨天去教育局干什么了?”
玉樹聽得呆了一呆,閉了嘴。
“走,跟媽去教育局,撤了對柳老師的投訴!”我一把拉住了他的手,怕他不肯去。
“媽,除非你答應我一件事,否則,你就是把我殺了,我也不跟你去!”玉樹倔強地道。
“什么事你說!”我不耐煩地問。
“媽——”玉樹叫得一聲“媽”,突然“撲通”一聲跪在了我面前,哽咽著道,“媽,你就破個例,留在家里一年半載吧,我求求你了!”
我吃了一驚,真沒想到這混小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竟然在大街上給我跪下了!他這一跪,跪沒了我心中的所有憤恨,也跪來了行人的目光,我趕緊去扶他起來,可他卻倔強地掙扎著不肯,繼續哽咽道:“媽,你知道嗎?你們都出去了,家里剩下的盡是老弱病殘,一發生點什么事,我們就得經受那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
“兒子,這些媽都知道!都知道!媽答應你,從今往后,媽再也不出去了,就在家里照顧爺爺奶奶,照顧你和妹妹!快起來吧,這是大街上呢,你就不怕別人笑話你?”我鼻子一陣陣發酸,淚水泉水般涌流。我突然覺得,我的心還從沒像現在這樣,與兒子的心貼得這么近。
“媽,你說話可算數?”玉樹不信地問。
“絕對算話!”我扶起玉樹,幫他拍去膝頭上的塵土,一邊拉他走,一邊道,“媽決定了,從今以后,再也不出去了,就在家守著你們!”
“媽,等你這句話我都等了N年了,你知道嗎?”玉樹高興起來,調皮地笑了。
“趕緊跟媽去撤銷投訴。你要留媽在家,媽沒意見。但你不能因此傷了劉軍不算,還把柳老師也給害了,明白嗎?”
“只要你老人家肯留下來,你兒子就什么都明白!”玉樹快活地道。
“那就別耽擱,趕緊跟媽走!”我也高興起來。
我拉著玉樹朝教育局走去,心里感慨,想自己只一句“留下來”,就讓兒子如此快活,這是不是有些諷刺?眼下看來,兒子就跟換了個人似的,變得聽話、乖覺了。不知道跟他同樣頑劣的玉芊,又需要她父母一句怎樣的話,才肯轉變?
想到玉芊,我突然心中一動,趕緊摸出手機,撥通她的電話,告訴她說:“我已經到醫院了,你既然不肯用心照顧病人,就別再回醫院了,趕快回學校去。如果讓我聽說你還在外面游逛,我就到學校找你班主任去。”
威脅了玉芊一番之后,我自以為得計,總算放心了些。
來到教育局,玉樹將我徑直往分管監察的唐局長的辦公室引。撤了投訴,我吩咐玉樹回醫院照看劉軍,自己厚著臉皮向唐局長請教如何教育管理兩個讓我頭疼的孩子。
唐局長聽我介紹了兩個孩子的情況,很是同情。他看了看時間,笑著說:“你要愿意聽,我還真想給你們這些當家長的講講農村留守學生的教育管理問題。”
我連忙道:“就請局長給講一講。”
唐局長點了點頭,起身倒了杯水遞給我,然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表情變得嚴肅起來。只聽他說:“為了方便講解,我先給留守學生下個定義。所謂留守學生呢,指的是父母雙方均外出務工、經商,寄養在祖輩(指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父輩(指的是叔嬸姑舅、親戚朋友)或者自己家里,由祖輩、父輩或者自己監護的學生。這個你明白嗎?”
這個我當然明白,點點頭道:“明白。對于單親家庭的孩子來說,只要父親或者母親外出,孩子也就屬于你所說的留守學生了,對吧?”
唐局長呆了呆,笑道:“補充得好,就這個意思!去年,我局發動全縣五十二所中小學進行了一次關于留守學生的調查摸底,得出了一組比較真實、準確的數據。形式嚴峻啊!全縣留守學生竟然已經占到學生總數的百分之六十!知道這是個什么概念嗎?這意味著,每十個學生中,就有六個學生的父母雙親外出務工!”
“是啊!”我感慨地道,“就我所知道的,我們村應該還不止這個比例呢!”
“知道這樣的比例,對學校教育意味著什么嗎?”唐局長問。
“意味著學生特別難管,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對吧?”
“對!”唐局長點點頭道,“不瞞你說,我們縣的教育教學,特別是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已經連續五年出現大滑坡了,而且這個趨勢還在繼續,幅度還在加大。家庭教育的缺失,監管的不到位,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我們的調查顯示,我們縣的學習后進生中,有百分之八十都是留守學生。而留守學生這個群體呢,后進生的比例則占到了百分之七十多。更讓人憂心的是,大約有百分之二十的留守學生屬于雙后進生。他們不但學習成績不佳,道德品質不好,甚至個性心理也不健康,成了讓教育者最頭疼的群體。這個群體占學生總數的比例是如此之大,學校教育已經難堪重負。這個現狀不能得到解決,農村學校教育,只怕遲早得有崩潰的一天。”
“是啊,現在的孩子,問題是不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我憂郁地道。
唐局長道:“為什么?這還不清楚嗎?監護人的問題啊!我們把監護人類型大致分為三類:祖輩監護型,父輩監護型和自我監護型。這個我剛才在給留守學生下定義時已經提到。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祖輩監護型最為普遍,占到了全部留守學生的百分之九十。而父輩監護型和自我監護型所占比例較小,不足百分之十。且不說自我監護型,孩子自己管自己能不能管好;也不說父輩監護型,叔伯親戚幫忙管別人家孩子能不能管好,我只說說祖輩監護型。這一類監護類型比例最大,值得一說。我想先問問,你知道這類監護人有什么特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