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只是以前,甚至最好的時候也不過是村里有大事的時候三家會聚頭商議一番,要說平時,那也是沒有什么密切的人情往來的。
他爹娘和大哥大嫂相繼過世后,以前的那種關(guān)系都沒能維持了,都是各家管各家的事。也就阿長分出去后,又跟李家走得親近了。
而周家,自英子出嫁后,自周家嬸子在村里消停了,大家?guī)缀醵紱]再跟周家打過交道,雖然不說見到就躲,但一般就是碰到也會主動隔開點距離,搭話是更不可能的。要不是娟子今兒提起,他都快忘了村后坡上還有周家這戶人家。
所以,哪能想到自己隨口說的話能換回這么大的人情呢?
就憑娟子好好地換回了這么些東西就能證明周家嬸子一點都沒有瘋,相反腦子清醒得很,他家娟子一上門就主動示了好。
也是,周家現(xiàn)在基本就她一個,真有點什么事,還是獨木難支的。
他想著周家這些年的事,決定若是周家以后開口有什么需要他幫忙的,只要不太為難,他都愿意幫一把。
“娟子,你換到了一斤多肉?!”這時,于長已經(jīng)趕過來了,一看,也十分驚訝。
等看到了一把那草扎的雞蛋心下似乎了然,原來“啞婆婆”還是那個“啞婆婆”。
不過轉(zhuǎn)念又想,那女子跟啞婆婆來往得多,還偶爾住一起,或許這換東西還真是啞婆婆也不一定,至少自己上次上門,就覺出啞婆婆人還是挺好的。
“是,是啊,可我不知道有這么多……大哥是不是不要這么多?那我再退回去一些。不,不過,蛋沒有那么多,只有6個。大哥你放心,我,我再去別家換。”于娟面對于長又緊張了些,畢竟大哥當(dāng)時說好是只換半斤肉,別的都換雞蛋的,現(xiàn)在自己換回來的都不對,也不知行不行。
于長發(fā)現(xiàn)于娟的忐忑,忙安慰道:“不用,娟子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能換回這么多東西。要是大哥去,怎么都換不回一斤肉的。肉不怕多,原先說半斤是因為覺得換不到這么多,現(xiàn)在換到了,雞蛋就用不上那么多了,這么幾個也夠了,不用再去別家換了。你等會帶回去家里就是了。”
“好!”于娟很是興奮,她就知道夏夏不會騙她,原來竟然多給了他們好多肉。
“大哥,快吃!”于元雙腳一踮,遞上一個已經(jīng)打開了油紙包的包子。
哪來還有包子?阿元的早飯沒吃,給送這來了?
還不待他開口問,李全林那邊就已經(jīng)板著臉出聲了:“阿長,你這是把你李叔我當(dāng)外人了?哪就用得著這么精細招待了?你是要養(yǎng)家的,銀錢得多攢些下來,以后成親、再起屋子都得花大錢哩。這包子、茶、肉餅子,哪樣不精貴?”
好么,已經(jīng)是第二個說他大手大腳的了。
可天知道,除了晌午飯上的花費,這些東西一個子都不是他出的。但他能這么說嗎?當(dāng)然不行,只能默認了一切都是他的安排,都是他的花費。
肉餅子?
他想他能確定了,這包子應(yīng)當(dāng)不是早上給阿元剩的那些了。
他摸摸鼻子訕訕地沖李全林一個傻笑,之后便避開了對方的視線,沒辜負小孩的好意,就著他的手咬了一口,果然不是的。
里頭是新的餡,是昨晚自己吃的那種比較有嚼勁的豆腐做成的,還帶些辣味,沒有肉都吃起來帶勁。
“大哥吃了,你吃。”
他把包子又退回給小孩。
“我還有的。”于元笑瞇瞇地拍拍胸脯滿足道。
于長簡直沒臉看小孩得意的樣子,唉,他如今算是知道了,只要那女子在,阿元會比村里任一娃子都吃得好,一點都不用他擔(dān)心。可他仍是道:“大哥早上吃得飽,現(xiàn)在還不餓,你就吃這個,你自己的留著晚上再吃。”
“那我也不吃了,晚上再跟大哥一塊吃。”于元如是道,把咬了一口的包子包起來又放回籃子里。
當(dāng)然更主要的是,等會他們就要去啞婆婆那兒吃飯了,現(xiàn)在吃的話,等會怎么吃得下啊?
于長等這邊三人吃喝完,留了一點茶水灌在葫蘆里,便帶著人又往有福阿爺?shù)难硖锬沁吶チ恕?br>
雖然沒再被數(shù)落,但老人看著他的目光里明晃晃就是三個字——“敗家子”。
好在志成吃喝得開心,對他的行為贊嘆不已,把他從頭夸到了腳,快要夸到每一根毛發(fā)的時候有福阿爺總算笑了,多少給他化解了一些尷尬。
未免再被榮仔糾纏,于娟沒讓于元跟著自己回屋,只讓他們遠遠等著,自己僅帶了換回來的肉蛋先回了屋。
方氏一見雞蛋的數(shù)量就要上前揪人,于娟好歹理直氣壯地說啞婆婆給了一斤多肉才堪堪避過了。之后她便借口還要去送水,如愿再次出了門。
他們重回啞婆婆院子的時候,貴寶和二毛他們已經(jīng)先到了,一個都沒少,正帶著喜娃子在院子里和幾只玩著呢。
喜娃子不停挪動身子全方位護著被江澄致使著黑豆上前騷擾的雞鴨崽子,又焦急又興奮地不時發(fā)出“咯咯咯”的笑聲。
大毛在灶屋那邊仔細幫著洗青菜。
于娟此時無比慶幸自己選擇了過來,哪怕等會回去該做的還是一樣都要做,她都慶幸此時此刻能和他們在一塊。
馮時夏在灶房已經(jīng)煮上飯,開始炒菜了,除了幾種泡開的干菜、青菜和蔥姜蒜什么的這些還要理一理再清洗,別的都是切一切就差不多了。
阿元他們回來后幾個孩子都一窩蜂要來幫忙,要不是小胖墩望著灶邊碗里那直勾勾的眼神,她真就差點相信了。
大概想幫忙的心和急切的心一半一半吧。
她忍住笑后本來只打算讓小女孩和大男孩留下幫忙洗洗菜,燒燒火什么的。
后來覺得自己的念頭不對,他們也都不是兩三歲的孩子了,怎么就有了盡情玩的權(quán)利呢?
他們可能不太會處理菜,燒火也不比兩個大的會更好,可是他們能干別的。
于是,她一點沒帶客氣地索性提了袋花生出去,讓他們在院子里幫忙剝。只是沒要求他們剝多少,也不管他們會不會偷吃或偷著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