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趙康離開營帳后,孫寧緊隨其后進來營帳。
“將軍,這樣是不是不太好?”孫寧說道。
“趙康是一個難得的統(tǒng)帥,我需要他!”沈凡說道。
“將軍,就算如此,用這樣的方法,末將總是感覺有些不太地道!”
“我這是在救他!如果他回到京城,你以為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嗎?我們二人本來就是自由身,京城的那些人都認為是他統(tǒng)領(lǐng)的這十萬大軍。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推到他的身上,我們只是無名之輩!你以為那兩位會放過他?”
“將軍,圣上現(xiàn)在雖然很少上朝,也很少關(guān)心政事,但不代表他已經(jīng)完全糊涂了!當(dāng)今圣上應(yīng)該知道他的三個兒子有怎樣的本事,而趙將軍不管如何也是圣上的侄子,不可能殺掉他!”
“或許是吧!但是你別忘了,皇家之人為了自己的統(tǒng)治,什么事情都做的出來!別說是皇帝的侄子,如果需要,就算是皇子也會被犧牲。而現(xiàn)在,趙將軍如果能夠擊敗梁山匪賊,那他的威望恐怕會超過所有皇子,你以為當(dāng)今圣上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嗎?”沈凡說道。
“皇家的事情末將不清楚,只是如果趙康不回京城,恐怕那兩位皇子更不會放過他!”孫寧說道。
“你說的沒錯!所以,明知道回去是死還堅持回去,那不是忠心,而是愚蠢!我這樣做只是給他一個活下去的機會!我想以趙將軍的聰明,他應(yīng)該會會想清楚!”
“將軍,接下家我們該怎么辦?南下的梁山匪賊已經(jīng)被擊潰,我們是北上還是西進?”孫寧知道繼續(xù)剛才的話題只會惹得沈凡不高興,所以轉(zhuǎn)移話題說道。
“孫將軍,在你看來我們是西進還是北上?”
“將軍,北上的梁山匪賊有林沖統(tǒng)領(lǐng)。對于林沖此人,末將也有些耳聞!此人擅長統(tǒng)兵打仗,而宋江恐怕就是因為這一點才會讓林沖獨自率領(lǐng)十萬大軍北上。西進的梁山匪賊由宋江率領(lǐng),其中梁山大部分的精銳都在這一路。相對來說,北上的梁山匪賊更容易對付一些。”孫寧說道。
“嗯!分析的很有道理!如果三皇子按照之前我交代他的做,西進的梁山匪賊恐怕沒有那么容易擊敗三皇子。而久攻不下的梁山匪賊,他們會怎么做?”
“將軍,如果末將是梁山匪賊的統(tǒng)領(lǐng),無法攻破對方的話,只能選擇支援其他地方。而且應(yīng)該會支援南下的大軍!”孫寧說道。
“看來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逃走的花榮率領(lǐng)的梁山匪賊很有可能會西進,可能在半路上會遇到支援的梁山匪賊。所以,我們并不著急北上還是西進,而是看對方如何選擇。”沈凡說道。
“將軍難道是想以逸待勞?”
“本來由盧俊義與公孫勝率的梁山匪賊以逸待勞,有很大的機會擊敗我們,但是他們卻沒有這樣的魄力!現(xiàn)在我們以逸待勞,等著梁山匪賊的到來,看看我們朝廷大軍能否教教梁山匪賊如何打仗!”沈凡笑著說道。
此時,三皇子的屋內(nèi),幾人正在開會。
“三皇子,斥候來報,離開的兩路梁山匪賊確實已經(jīng)北上和南下,沒有返回的跡象!這應(yīng)該不是一個陷阱!”屬下說道。
“看來梁山匪賊真的沒有將我們放在眼里!離開的梁山匪賊少說也有五萬人,留下一半的兵力來牽制我們,其他的兵力進行支援,這真是一個好主意!”三皇子說道。
“三皇子,我們是否趁機進攻梁山匪賊的營地?畢竟他們的人數(shù)比我們少一半還多!這是進攻的大好時機!”屬下說道。
“不!不要著急!我們要等一個更好的時機!”
“更好的時機?難道還有比現(xiàn)在更好的時機嗎?”
“當(dāng)然!南下的梁山匪賊面對的是沈凡,而沈凡的能力絕對會讓梁山匪賊感到有莫大的壓力。所以就算有幾萬人得罪支援,并不會對沈凡有多大的影響。而北上的林沖可不容易對付,本皇子的那個弟弟向來驕傲自大,目中無人,很有可能會吃大虧!但好在應(yīng)該會對梁山匪賊造成一定的損失!如果這兩路的朝廷大軍能夠與梁山匪賊斗個你死我活,這對本皇子來說可是一件好事!”
“三皇子英明!到時候我們再出兵剿滅外面的梁山匪賊,而其他兩路的梁山匪賊對我們造成的壓力會小很多。說不是到時候圍剿梁山匪賊只能靠三皇子,所有的功勞也都是三皇子一人的!圣上一定會對三皇子刮目相看!”屬下說道?
“哈哈!這真是天助我也,太子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翻身的機會,而本皇子的那個弟弟雖然有些能耐,但也僅限于京城之中。這一次,本皇子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誰才是最有資格繼承大統(tǒng)的人!”三皇子說道。
幾日之后,沈凡在營帳中見到了被俘的玉麒麟盧俊義。自從他見過入云龍公孫勝后,沈凡一直沒有著急見盧俊義,因為他知道這個世界上的人已經(jīng)與自己的前世有很大不同。就算這個盧俊義再厲害,也不會像前世的盧俊義一樣,有那些能耐。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盧俊義只是一個凡人,并沒有沈凡想象地那樣有多厲害。沈凡只是簡單的問了幾個問題就將對方關(guān)押了起來。
經(jīng)過統(tǒng)計,俘虜?shù)牧荷椒速\多達兩萬人,而這兩萬梁山匪賊相對于十萬朝廷大軍來說也不是小數(shù)目。每天的消耗的糧食也非常多,長久下去只會增加朝廷大軍的負擔(dān)。
孫寧之前提出的方法沈凡完全贊同,但是這需要等待,而具體的時間也不能確定。而沈凡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還是糧草不足,雖然搶奪了之前梁山匪賊的大量糧草,但如果沒有補給,仍然會有消耗殆盡的一天。
沈凡派人前去附近的幾個城池希望能夠得到對方的支援,但最后都是失望而歸。城池中不是空無一人就是緊閉城門不讓人出入。而愿意支援的城池距離太遠,路上并不安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現(xiàn)在的沈凡對這句話感觸越來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