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學宮前的辯論又開始了。
孫長恩坐在茶棚前, 默默數著粗陶杯子里的茶葉桿,在心里數著百家學宮前的喝彩聲。
“一, 二, 三,四……十。”孫長恩數到這里,終于拿起他支在身邊的一把傘, 從長凳上站了起來。
“大爺,您要的炒米做好了……”茶棚的小二拿著一個大碗過來。
“不要了,送你吃罷。”孫長恩擺擺手,徑自大步離去了。
小二只好看著孫長恩遠去, 自己抓了一把香噴噴的炒米進嘴里,唔, 反正這人也付過錢了, 不吃白不吃。
孫長恩沿著長街走,很快靠近了百家學宮的廣場。
時至今日, 百家學宮前的辯論已經從各地而來的士子們對霍思城的宣戰, 變成了百家學宮單方面的實力展示臺。
孫長恩想, 如果沒有他們這些自發從各地來的士子的助力,百家學宮的實力展示本來應該不會這么順利的。
各地的士子自以為在霍思城面前是占據絕對優勢的, 所以自信地來到百家學宮前挑戰了。
殊不知霍思城的目光卻早已不在和他們一爭高下上了。
她把他們這些士子當做一個踏板,她讓從各地趕來和百家學宮對抗的士子成了百家學宮展示自己的對照組,以士子們的正義來襯托百家學宮的正義,以士子們的高潔襯托百家學宮的高潔, 也以士子們的實力來襯托百家學宮的實力。
士子們當然是天底下最具智慧,掌握了最多的治國道理,最懂得治理這個世界,最配掌握權力的一群人了。
士族治世, 靠的從來不是粗蠻的武力,靠的是智慧和文明。
當百家學宮在百家學宮當著所有百姓和士子們的面,一次又一次地打敗了各地趕來攻擊它的士子們,那原本屬于士族們的智慧和文明,高貴和道理,就都轉移到百家學宮上了。
如果說在這次辯論開始前,天下人對百家學宮的實力還處于懷疑態度,只因為它愿意接受天下人而慕名前來的話,那現在百家學宮已經靠著將士子踩在腳下,證明了自己在治世上的實力。
大家會為它的實力而來了。
不僅是和文明絕緣的低賤之人,連一些有家傳的小戶,甚至就是他們這樣的士子,也會為它的實力而來了。
當百家學宮外圍繞的士子們意識到這一點時,他們心里是充滿了屈辱和愧疚的。
因為造成這一切,替百家學宮的實力正名的人正是他們自己。
因為他們不服百家學宮,不滿百家學宮的存在,他們才來青州,試圖用質疑和堂堂正正的對抗來擊敗它。
在這一點上,曾經的士子們是無比自信的。
因為真正的文明掌握在士族們手里,他們有自信,哪怕霍思城曾經在建康求學半年,也改變不了什么。
她僅僅是一個女人。
女人是學不會治世的道理的,哪怕同坐一屋,同學一物,男人看到的是縱橫天下,女人就只想得到情情愛愛。
男人看到餓殍遍野會想到治理天下,改變時局,女人卻只會哭泣自己覓不得良婿,穿不到華服美衣。
女人天生就對天下、對百姓沒有責任心,她們心中只有自己的小家,丈夫為了治理國家大事在外奔忙時,她們只知道在家里哭哭啼啼,埋怨丈夫不理自己。
想一想,女人竟然和天下爭寵。
她們,呵,她們,哈。
女人就是個笑話。
即使偶爾出了幾個奇人,類似羋八子、呂后這樣權力欲旺盛的女人,她們的眼中也只有自己,沒有天下,她們根本不懂得治國,也不配治國,能在權力交替時為她們的兒子侄子暫時接管一下權力,就已經是她們作為女人的最高榮耀了,而真正的功業,還是要靠男人。
所以羋八子之后有她的兒子嬴稷戰勝晉、齊、楚,奪取魏國和楚國的土地,發動長平之戰,滅亡東周,為大一統奠定基礎,之后更有始皇帝統一六國,建立不世之功。
所以呂后之后有文景之治,建立了封建時代第一個盛世,而后更有漢武帝征伐匈奴,漢人的名字在這片土地上成為一展不滅的旗幟。
這一切都表明了,在治世理國,建功立業上,女人不行。
政治,是專屬男人的殿堂,文明,也是獨屬于男人的禁臠。
霍思城哪怕把頭按死在建康城的國子監,她也學不會士人治世的內涵,她就像羋八子、呂后,甚至是近期的王政君王太后一樣,或許因為機緣巧合可以獲得一時的榮膺,可一旦來到真正的政治上,她們就會在男人的寬廣胸懷面前敗下陣來,輸得一敗涂地,片甲不留。
這正是士子們敢于前往青州和霍思城掐架的最大勇氣所在。
只要霍思城試圖染指文明和政治這個領域,哪怕霍思城有雄兵百萬呢,士族一到,霍思城就只能退位讓賢,讓真正懂得治理這個世界的人上位。
因為她只是一個女人,女人治理不了天下,她們只有依靠男人,也只有男人,才能治理她打下的這大片領地。
一些前往青州的青年拖家帶口而來,未必不是抱了接管霍思城留下的基業的打算。
霍思城確實厲害,她能夠讓江北軍替她四處攻伐,但是她也可以像以前的羋八子和王政君一樣,得到了權力,然后將它交到應該掌握它的人手里。
霍思城家里的人都平平無奇,沒有什么名聲,看來是支撐不起這樣的任務的。
這不正是代表著,她需要他們這些士子嗎?
如果霍思城愿意讓政給他們,他們也不會不愿意尊她一個什么尊貴的位份的,譬如尊她為慜帝的皇后,就很不錯嘛。
這樣,慜帝雖然失蹤了,但是霍思城卻擁有足夠強大的軍隊將漢人的政權維續下去,等她以后生了孩子,那個人就是未來的陛下。
這些想法,都是各地的士子在進入臨淄之后,聚集在一起商量出來的。
他們連自己戰勝折服霍思城之后哪一家封什么官占多少便宜都想好了。
按照這些設想,這本該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每個人都從這場活動中獲得了利益,他們甚至解決了漢人的朝廷沒了皇帝這件卡在所有士族喉嚨上的大患。
甚至還暢想過,霍思城手里的江北軍這么能征善戰,霍思城掌管他們都能打進青州,等到了自己手里,豈不是驅除胡人,收復中原,指日可待?
那又是怎樣傳世的佳話啊!
他們這些士子的名字將被刻在石碑上,被史官寫進史書里,任何人提起這一段歷史,都繞不開他們這一群勇敢熱切的愛國士子!
誰都沒想過自己會輸。
還是在開局的第一場就開始輸,一直輸到底。
“百家學宮,我為稻學家。”在一片死寂中,梅玉秾在萬眾矚目中鞠躬下場了。
梅玉秾下去之后,百家學宮廣場上的士子就被割掉了舌頭。
接下來上場的醫碩士,說自己在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基礎上,總結了自己親自經歷并前往救治的二十五次瘟疫發生的時間地點,爆發原因,傳播方式,阻止了十七次疫病大規模傳播,帶領自己的學生們建立了預防疫病發生和在發生疫病后阻止疫病蔓延的疫病學這一門學科。
“百家學宮,我為疫病學家。”在所有人的注目禮中,龍慧尋鞠躬下場了。
接下來還有研究戰場上刀傷槍傷如何治療的醫碩士外科學楊先問,改進了曲筒的工碩士農具學家余凌宇,將茶葉賣遍大江南北的商碩士紅麗萊。
“去年,我賣出去的茶葉有九千斤,整個中原的茶葉買賣,有一半要經過我手。”紅麗萊笑瞇瞇地說道,團團的一張小胖臉,看起來很好欺負的樣子。
誰能想到,四年前還只是小眾飲品的茶能在短短一年間就火遍大江南北呢。
忽然之間,就到處都在以喝茶為風尚了,明明不久之前,很多人還認為只有家里窮才喝茶呢,有錢有家底的人就應該喝酒,喝酒才是人間美事。
但是紅麗萊就是有這樣的本事,讓人人都追捧茶葉,不僅喝茶成了雅事,還成了貴事。
去年,光是發生在淮南貿易城內,由公家擔保的茶葉交易額達到了八十萬錢。
淮南貿易城光是收大額茶葉交易的保護費就收了八萬錢。
這是紅麗萊一個人的功績。
因為在江南的這場營銷,由陸瑤啟發,紅麗萊布局,陸瑤在紅麗萊的請求下替她將那一套絕世的茶具送給了鄒或,然后這場營銷就開始了。
陸瑤從來不小看婦好書院里畢業的女人的能力。
因為一開始,她收進來的女人心里就有一顆狼的心。
能在流民當中活下來的女人不可能沒有狼心,只有這樣她們才可能在最殘酷的叢林法則里活下來。
失去了社會規則的保護,在你死我活的赤裸裸生存斗爭面前,沒有狼心的女人都死了。
只要活下來,女人們就會變得會爭,會搶,爭強好勝,欲望強烈,她們恢復到一個人類在不被社會法則規訓時最自然的狀態。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天生就溫順的女人,也沒有天生只知道情情愛愛、內宅小事的女人,就像也沒有天生懂得禮義廉恥的男人。
他們先是人,然后才被區分成男人和女人,在既定的社會里接受既定的教育,然后成長為社會需要的形狀。
做的好的人會得到獎勵,做的不好的人會得到鞭打,久而久之,就大多數人都是社會規則需要的那個形狀了。
而最殘酷的生存斗爭面前,人的本能戰勝了社會強加于性別的“本能”,陸瑤也因此輕易得到一群心懷狼心的女人。
從那群女人走進陸瑤的婦好書院,在激動和不安中小心翼翼地放下她們的包裹,按照號牌找到自己的歸屬那一刻,她們就注定要不凡了。
而自她們以后,每一個從婦好書院畢業的女人也都將不凡。
不是因為她們每一個人的天賦有多么厲害。
而是她們在這里從被男權社會馴養好的獸,重新恢復為了作為人的能力和尊嚴。
消除了那些整日在耳邊聒噪,在眼前表演的潛移默化的“對女人的訓誡”,給予了全新的、美麗的、美好的榜樣,女孩們三觀塑造最重要的時刻在婦好書院里成長。
從此以后,政農工商醫軍法數文化十條康莊大道都展示在她們面前,功業、名利和權力,也擺在她們面前。
天高海闊,婦好書院出來的女人,哪里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