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伊春軍屯軍屬區(qū)
虞大姐將準(zhǔn)備好給娘家人的物件一下放進籃框里, 檢查完沒有落下什么后,交待在院子里編籮筐的丈夫好好看家,她回一趟娘家, 下午就回來了,飯菜她已經(jīng)做好, 就擱廚房里頭,讓他等女兒從私塾回來, 熱一熱父女倆就能吃飯了。
她絮絮叨叨的, 她丈夫好脾氣地應(yīng)下。
換上一套半新不舊的衣服和鞋子, 她就出門了。
在回娘家的路上,她發(fā)現(xiàn)和打量她的人多了,和她打招呼的人也多了。
她家是在年初日子最艱難的時候加入伊春軍屯的。當(dāng)時她家當(dāng)家的病了,也沒錢看,家里兩個小子才十三十四,半大不小的, 去找活也沒人用。家里還有一個十一歲的閨女, 當(dāng)時艱難到女兒哭喊著愿意賣身給父親治病的程度。
后來伊春軍屯招兵,當(dāng)家的一咬牙, 拉著一家子人上前應(yīng)征, 將兩個兒子預(yù)定給了對方。
當(dāng)時娘家人都反對,但她當(dāng)家和她說,瞧好了吧,在伊春這地界, 家里沒個當(dāng)兵的, 會被欺負死的。
就這樣,他們一家子人就搬進了伊春軍屯,她家老大和老二直接進了新兵營, 在那呆了小半年,個子長高了,身子板也結(jié)實了,現(xiàn)在兩人因為身手敏捷,被周小將軍挑去騎兵營了。
他們一家子都是勤快人,就這半年多的時間,她家把日子過起來了。兩小子賺到的功勛值給當(dāng)家的看病,這半年下來,他的病也漸好了,但還是做不了重活,但可以編編籮筐,做點手藝活,也能換到工分。
回想著這半年多的經(jīng)歷,虞大姐轉(zhuǎn)眼就到了家門。她回來,娘家人都很歡喜。
她這次回娘家,給爹娘帶了六粒藿香正氣丸,還有二兩食鹽,一斤紫糯……其實食鹽家里還有,但她也不想多給了。
看她一件一件地往外掏東西,娘家人都激動壞了。
“這是食鹽嗎?細白細白的,可真好看。”她娘說著,還捏了幾粒嘗了嘗,口中的咸味讓她臉上笑開了花。
“還有這紫糯,那是貴人才能吃上的。小姑對你們二老可真有孝心。”她大嫂抓著一小把紫糯聞了聞,那米香氣讓人沉醉。
虞大姐看了一眼,才收回目光。
聽兒子說,夏收時收獲的紫糯,留足了種子之后,大半拿來釀酒了,只有一小半留下以備不時之需,這一斤紫糯,是她用兒子的功勛值兌換的。這紫糯,聽說營養(yǎng)很高,極適合病人和老人食用,所以她才咬咬牙兌換了一斤出來給父母用。
“別的都沒啥,我最得意的是這幾粒藿香正氣丸。”她爹是個識貨的,一眼就看上了這六粒藿香正氣丸。
“喲,這就是藿香正氣丸?”她大嫂眼睛一亮,現(xiàn)在伊春城誰不知道巴淵巴神醫(yī)入駐伊春軍屯了啊,還開始收徒了,不僅如此,他還開始制成藥了,第一個成藥就叫藿香正氣丸。
聽附近的大夫說,這是個‘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藥,具體是什么意思她聽不懂,只知道這是夏月常用藥。大夫都說了,如果可以的話,就備點在家,家里人若有對應(yīng)的癥狀,就能用上。這可比發(fā)現(xiàn)不舒服后,再去看大夫,再抓藥再煎藥,要方便多了。只要確定病癥后,直接服用就可以了。病人也不用再難受兩三個時辰。
趁著做午飯的空檔,她大嫂和小姑子打聽起軍屯的日子來,“你們在軍屯的生活怎么樣?”
虞大姐肯定地道,“我覺得不錯。其實好與不好,你看我就知道了。你看我現(xiàn)在穿得體體面面的,臉上也長肉了,有血色了。你兩個外甥,現(xiàn)在在騎兵營,長高了也壯了,還學(xué)了點本事,現(xiàn)在哪個見了不豎大拇指的?還有你那最小的外甥女,現(xiàn)在在軍屯的私塾里認字學(xué)點算學(xué),等她十五,我們就能將她送到工坊干活,干上一兩年,就在軍屯里挑個順眼的女婿讓她出嫁。而且我們軍屯里啥都不缺,便是這些日子,外頭最缺鹽的時候,我們軍屯都沒缺過。”
她大嫂吃驚,“小外甥女竟然可以進私塾學(xué)認字?出來還能進工坊干活?這也太好了吧。”聲音難掩羨慕。
“是啊,私塾不拘男女,都可以去讀的。至于到工坊干活,并不難啊,我們鄰居的女孩們有些去了鮮花坊,有些去了成藥坊。”而且她沒說的是,軍屯里的工坊不斷在新建。
“一個月有多少工錢啊?”
“中午管飯,普通工人是一兩銀子一個月。”
她大嫂點點頭,這也不少了,“對了,他小姑,那藿香正氣丸你能再多弄點嗎?我想給我娘家送幾粒,不白要你的,我可以給錢。”
虞大姐為難,“大嫂,恐怕不行啊,這不是錢的問題。你有所不知,我們軍屯的一些東西,如果比較稀少的話,通常都會限購的。要么就合靠搶,搶得到就有搶不到就認命。這藿香正氣丸就是,普通屯民每人限購九粒,你兩位外甥是騎兵營的,可以多買點,但這么熱的天,他們要頂著烈日訓(xùn)練,家里實在不敢動用他們的份額。”
“那紫糯呢?能幫我兌換兩斤不?”
虞大姐已經(jīng)拒絕了一次,她不好拒絕第二次,最后她只能無奈答應(yīng)。
“我給你拿錢去!”她大嫂飛快地拿錢,就怕小姑子反悔,給完錢之后,她又說道,“聽說你們軍屯的東西挺便宜的,他小姑你何不用工分兌換一些出來賣呢,賺點差價也是好的呀。”
虞大姐聞言,頭搖得跟波浪鼓似的。
換錢來做什么呢?兌換樓那邊收的工分和功勛值,又不收銀子。再說換了銀子買啥,兌換樓里啥都有,再說了在外面買糧食嗎?可是外面的糧食比他們軍屯用工分兌換的又要貴上一成左右。
軍屯的上層可不傻。有人算過,他們屯民賺的工分值,每個月在公田干二十天的部分,也就堪堪夠兌換一個人一個月吃個八、九分飽的口糧,但一個人滿足了生存要求之后,想要活得稍微體面一點,不得添置點別的東西?這樣就需要他們更努力地干活了。
如果你愿意拿工分去兌換樓換東西出來接濟親戚朋友,也沒問題,你自己干活勤快點,賣力點唄。屯民愿意委屈自己,上面的人也是不管的。
十萬民眾里,這樣的人還是不多的。畢竟大家都有從眾心里,都是一樣干活,按理說大家都能過上一樣的日了。但因為自己接濟親朋的原因,使得自家的日子過得比別人差上一等,久而久之,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
虞大嫂送走了她家小姑后,琢磨了好半天,晚上的時候,和家里人說道,“爹娘,當(dāng)家的,不然,我們也去投了伊春軍屯吧?”
她琢磨了半天,深深覺得她小姑說得對呀。如今就看她小姑一家的生活好了,軍屯為他們遮風(fēng)擋雨,在軍屯的庇護下,他們幾乎不用操心太多,生病了就去醫(yī)務(wù)處看,孩子大了就去上學(xué),吃的喝的用的,缺了就去兌換樓,拿工分就能把缺的東西給換下來。
他們大人只需要干活就成。現(xiàn)在連巴淵巴神醫(yī)都常住他們軍屯了。再說不就是干活嘛,難道在外面就不用干了嗎?恐怕干的多付出得多,得到的還少吧?比如他們這一家子,這半年多可也沒少干,卻明顯不如小姑一家過得好。最重要的是現(xiàn)在伊春也不太平,他們已經(jīng)陸續(xù)聽了幾起狄羅潛入伊春的小村莊燒殺掠奪的案子了。都是小股的狄羅人所為,官府至今未抓到人。
包剛是伊春軍屯人口登記官,他發(fā)現(xiàn)近來想拖家?guī)Э谶w入軍屯的人不少。這些人他來者不拒,卻也遵循上面的吩咐,做了一明一暗的冊子,如此一來。便是官府,也沒辦法知道他們軍屯到底藏匿了多少人。
這時,傳來老狄羅王暴斃的消息。
先前朱大帥下令備戰(zhàn),可是等來等去,都沒有等來狄羅掀兵來犯。至于那些小股作案的狄羅人,他們沒管。
朱大帥派人一打聽,才知道因為老狄羅王暴斃時,沒有留下任何的遺囑說明下一任狄羅王是誰。所以他的兒子們都覺得自己有機會,然后就內(nèi)戰(zhàn)了,瘋狂地打起來了,人腦子打成了狗腦子。
朱大帥都無語了,所以他備戰(zhàn)備了個寂寞?再看伊春軍屯,先前他們備戰(zhàn),人家依然悠悠閑閑地訓(xùn)練,沒有絲毫備戰(zhàn)的緊張感,似乎篤定這場仗打不起來一樣,至少短期內(nèi)打不起來。這反應(yīng)太奇怪了,像是掌握了什么秘密一樣。但是打死他,他都不會相信狄羅如今的內(nèi)亂是他們一手引導(dǎo)的,不可能那么能的,他不信。
他想了想,還是忍不住問道,“伊春軍屯最近在干什么?”
底下的人回話,“他們最近一直派出小隊的士兵在伊春各自巡邏,哪里有狄羅人禍害村子,他們就哇哇地沖上去。”
朱大帥一愣,那么積極的?
“是啊,關(guān)鍵是他們每每出動,都不會空手而歸。那些狄羅人被他們五花大綁拖著走,他們招搖過市。伊春的老百姓們看了,一個個都覺得大快人心。”
“那些狄羅戰(zhàn)俘沒有當(dāng)場殺掉?哼,心機!”想到滿城的人對伊春軍屯的將士們交口稱贊的樣子,朱大帥的語氣有些酸。
普通的狄羅兵俘虜,他們不樂意要,戰(zhàn)俘都當(dāng)場殺掉,割下腦袋或者耳朵攢軍功的。誰愿意去廢那個勁抓捕戰(zhàn)俘啊。
朱大帥不知道,這些狄羅戰(zhàn)俘被帶回伊春軍屯后,將過上比死還悲慘的生活。每頓只給他們吃個半飽,然后都帶上腳銬給他們開荒去,干得慢了,鞭子就會抽到身上。
作者有話要說: 晚上還有一更。感謝在2021-08-20 23:43:47~2021-08-21 17:16:4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可可愛愛、風(fēng)飄隨云 1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melissa 60瓶;寶丫寶呀 50瓶;跡部景吾圈外女友 30瓶;夏日誠修 22瓶;安安、紛飛的眼淚 20瓶;元老人物 14瓶;薛定諤的貓、柚子、光線、一夏、26485531、白加黑 10瓶;xu庭、薄荷藍、lily 5瓶;維多利亞萌萌、小讀者 3瓶;53353949、薄荷、阮棠、快樂、快樂的代價、夕陽如果不曾在西方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