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江若靈果真下了廚。
廚房十分寬敞,容納她與冰兒兩個人綽綽有余。
荊宜也過來湊熱鬧,伸長了脖子,瞅瞅這個,瞅瞅那個,時不時問上幾句什么:“這是什么調料,我怎么從沒見過?這魚烹煮之前為何要腌,不腌難道就不好吃了?”
盧依凝覺得荊宜這是在添亂,上前把荊宜揪到身邊:“等著吃飯就行,問這么多做什么?”
荊宜立馬就老實了,閉上了嘴,臉上訕訕的。
江若靈很喜歡荊宜這個孩子,對她向來是有問必答:“這調料叫姜黃,在京城是不時興吃姜黃的,所以你才沒見過。魚烹煮之前先腌一腌,肉質會更嫩,也更緊實。”
荊宜點著小腦袋,依舊是一臉好奇。
她看著江若靈撈起衣袖,烹湯燒菜,覺得京城的那個王妃娘娘的影子,似乎已然遠去了,眼前的這位江姑娘,比那位王妃娘娘更加叫人覺得親切。
江若靈沒費多少功夫就做出了五菜一湯,有河魚,有野雞,有兔肉,還有兩道清淡的小炒。
菜是野菜,肉是野味,嘗的是個新鮮。
荊永豐一家三口邊吃邊夸贊,尤其荊永豐,幾乎停不下筷子,盧依凝白了他好幾眼,覺得他這幅吃相著實丟人,他才稍稍收斂。
荊永豐稍稍收斂了,荊宜卻依舊是大快朵頤,江若靈看著心里歡喜,給她夾了好幾筷子野雞肉,荊宜頓時吃得更歡了,盧依凝也不好說她什么。
兩名侍衛更不必說,那沒嘗過江若靈手藝的,吃了這些飯菜,頓時明白了為何會有逸王殿下是因王妃娘娘廚藝極好才求娶的傳言。
王妃娘娘這手藝,就是去京城開酒樓都綽綽有余,也難怪逸王殿下會動心。
用過午膳,盧依凝與冰兒收拾碗筷,去了廚房。
五菜一湯,都是大碗盛著的,分量極多,就是供十人吃也綽綽有余,七個人卻吃了個精光,連半點湯汁都未剩下。
飯后,荊宜纏著江若靈:“王……江姑娘,今后你常下廚做飯好不好?冰兒姐姐做的飯菜宜兒不愛吃。”
江若靈揉揉她的小腦袋:“也不是不行,不過你每日得跟著你娘好好習武,跟著你爹多多讀書,文書雙全,長大了才不會遭人欺負。”
荊宜點頭應是。
來理縣之后,沒了那李夫子的管束,荊宜每日快活得跟入了林的鳥雀似的,哪里還肯讀書和習武?
也就是盧依凝才能勉強管得住她,荊永豐拿荊宜很是頭疼,對這個女兒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更是狠不下心責罰,故而荊宜近日并沒做什么功課,若不是記性極好,恐怕就連之前學過的也會忘得差不多。
不一會兒,冰兒端上了幾盤點心。
點心是從市集上買來的,賣相不比京城的那些精致糕點,口味卻很不錯。
荊宜吃了兩塊點心,肚子已是撐得不行,托著腮有些惆悵:“江姑娘,你說……我們會不會一直留在這理縣呀?”
“留在這里,有什么不好嗎?”江若靈不明白這個小丫頭的惆悵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