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行軍,一邊思考間北宮伯玉轉過了頭來,對著陸天和韓約兩人問道。
雖然韓約是名義上叛軍的首領。
但是目前來說,叛軍的軍權和指揮權還是由北宮伯玉牢牢掌控著的。
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而北宮伯玉依舊是叛軍毫無疑問的統(tǒng)領者。
“陸默,文約,最近漢陽郡前線的探馬來報,漢廷方面派來了新任護羌校尉夏育接替兵敗被殺的泠征,如今他率領涼州各郡的兵馬駐守于阿陽縣,已經(jīng)安營扎寨,城墻高壘。
另外涼州刺史左昌還派遣了漢陽郡太守蓋勛前來支援夏育,現(xiàn)在這兩人屯兵漢陽擋住了我們的去路,這兩個人可是一個難啃的骨頭,不知道兩位對此有什么妙計對付這兩人嗎?”
夏育,蓋勛都是成名已久已久的宿將,不過北宮伯玉表現(xiàn)的倒是并不是太驚慌,反而倒是非常淡定地來詢問起來了陸天和韓約兩人的意見。
跨馬在北宮伯玉身邊的陸天聽到了北宮伯玉的提問,也頗為有些驚訝。
漢廷陣營方面的反應果然是夠快的,這么快就已經(jīng)想到了對付北宮伯玉的對策了。
新上任的護羌校尉夏育,漢陽郡太守蓋勛,如今都屯兵于軍事要沖之地的阿陽,靜靜等待著北宮伯玉的大軍。
新上任的夏育自己在系統(tǒng)公告中已經(jīng)知道了。
只是這蓋勛同樣已經(jīng)駐守到了阿陽縣卻是自己第一次聽到這消息。
蓋勛?
聽到了這個名字,陸天同樣是一震。
這可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位戰(zhàn)將。
蓋勛可是個十分厲害的人物,雖然在《三國演義》沒有登場,但是他在歷史上可是位聲威赫赫的厲害人物。
后來叱咤風云的魔王董卓一生之中真正怕過的人寥寥無幾,大概只有兩個人。
一個是最能打的江東猛虎孫堅。
孫堅讓董卓忌憚的是因為孫堅實在是太能夠打了。
打黃巾,滅羌叛,再到后來的群雄討董,在到后來的二袁相爭,諸侯爭霸,只要有戰(zhàn)斗之地,哪里就能夠看見孫堅的身影。
日后大吳的基業(yè)完全就是孫堅一刀一槍間打出來的、
可以說孫堅是走到哪里,打到哪里。
而除了孫堅之外,還有一個讓董卓忌憚無比就是蓋勛,而蓋勛讓董卓忌憚的是就是他的聲望的他的性格。
唯一當面不服他的就是蓋勛,但董卓又不敢殺了對方。
當董卓要廢了少帝時,蓋勛更是直接稱董卓為足下小丑,董卓卻只能尷尬的笑臉迎著。
可以說,蓋勛是董卓唯一看不慣又無可奈何的人。
不是蓋勛有神功,而是一身浩然正氣和赫赫威名護著他,連董卓都不敢殺也。
沒想到北宮伯玉剛剛出山,想要大干一場,就遇到了蓋勛這樣的硬骨頭。
看來這次必然會是一場惡戰(zhàn)啊。不得不說,漢廷還是底蘊雄厚,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剛剛拿下金城郡,就要和夏育和蓋勛這樣的名將交手了,不過這也激起了陸天的斗志。
之前在金城郡之時,雖然也有像韓約(也就是韓遂)這樣的名將,但是在自己的詐降之策之下。
還沒有交手,就已經(jīng)被北宮伯玉給拿下來了,可以說是勝之不武。
而這次面對蓋勛和夏育兩人,肯定會是一場惡戰(zhàn)的。
韓約聽到了夏育,蓋勛這兩個名字,卻是同樣眉頭緊縮。
他作為土生土長的涼州人,這兩位涼州軍政界聲威卓著的兩人他自然也是有所耳聞。
比起陸天這位異人還要更加了解兩人情況。
夏育韓約曾經(jīng)也是有所耳聞,都不是簡單人物。
夏育曾經(jīng)在涼州三明中的段颎手底上擔任過司馬。
對于曾經(jīng)在段颎麾下效力的湟中義從可以說是非常了解的,在與叛亂的羌人的戰(zhàn)斗中屢次立功。
他與另一位司馬田晏形成了一個有力的作戰(zhàn)組合,這兩人也因此被稱之為段門雙杰。
后來隨著段颎老去之后,夏育也成長為獨擋一面的將才。
可惜的是,不得不說,夏育的能力還是遠遜于段颎的。
后來,夏育在與鮮卑天王檀石槐的落日原之戰(zhàn)中一敗涂地。
大漢龍廷三路出擊,夏育等人遭到慘敗,甚至連天子賞賜的符節(jié)和輜重全都喪失。
各自帶領騎兵數(shù)十人逃命奔回,漢軍士兵僅戰(zhàn)死的人就多達十分之七八,只有不足一層的漢軍士兵回到漢朝。
也因為這場慘烈的失敗,夏育被貶謫為庶人,一代將星就此隕落。
沒有想到的是在北宮伯玉起義之后,夏育居然再度被重用了。
他竟然還被委以重任,擔任上了相當重要的護羌校尉。
而蓋勛那就更出名了,韓約和他也有一些交情。
只是如今時與勢易,如今自己居然和他站在了對立面。
蓋勛依舊從屬于漢廷一方。
而自己卻已經(jīng)成為了叛軍的一員。
蓋勛在涼州任職多年,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
涼州一直以來都被稱之為苦寒之地,許多刺史、太守不過是在涼州地區(qū)呆個二三年就走了。
可蓋勛卻是土生土長的涼州人。
并且他出生的敦煌蓋家乃是涼州本地數(shù)一數(shù)二的豪門,位列涼州五大世家之一。
蓋勛曾祖父蓋進,官至漢陽太守,祖父蓋彪,官至九卿大司農,父親蓋思齊,官至安定國都尉。
幾代不是中央高官,就是鎮(zhèn)守一方的實權官僚,門生故吏遍天下。
與同時代的袁紹袁術兄弟的袁氏家族和王允王氏家族類似,蓋家在世家大族勢力不算強大。
但是在涼州可是排名數(shù)一數(shù)二的豪族。
而且一直以來蓋勛都在涼州以剛正不阿和能征善戰(zhàn)而出名氣。
可以說蓋勛在涼州地區(qū)無論是能力還是威望都是非常高的。
一個是殺神段颎的左膀右臂,一個是聲明卓著的蓋勛,若是這兩人出馬的話,恐怕真的是有些困難了。
夏育對于湟中義從可以說是了如指掌,深知道湟中義從的優(yōu)點和劣勢。
蓋勛家學淵源,無論是個人的武勇,還是統(tǒng)領兵馬的能力都是一時之杰,雖然自己非常自傲,但是不得不說蓋勛的能力絕對不在自己之下
這兩個人在一起合作的話,對于北宮伯玉的下一步攻克涼州的計劃的進行可就真是個難題了。
看來,原以為湟中義從的威力無人可擋,攻克漢陽郡甚至整個涼州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了。
現(xiàn)在看來事情可遠沒有自己料想的那么順利了。
思考了片刻之后,韓約緩緩地說道:“北宮大人,護羌校尉夏育,漢陽太守蓋勛都是當世的人杰,不好對付啊,如今之計,應該先前往阿陽縣,仔細看看敵人的情況和派兵布陣的情況,再做決斷。”
北宮伯玉聽完了韓約的話之后,卻是嘆了一口點,點頭道:“看來文約和我的想法一樣啊,這兩人,無論是夏育,還是蓋勛都是一時之人杰。
夏育曾經(jīng)在湟中義從中效力過,熟知我部的優(yōu)劣勢,蓋勛乃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將,雖然我們兵力比起他們兩人來說要強上很多,但是我依舊沒有全勝的把握啊。
漢廷這一手確實厲害,看來想要拿下涼州,也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簡單啊。”
北宮伯玉之前一直以來都可謂是勢如破竹,一番風順,頗有些春風得意,覺得涼州之王不過是他唾手可得之物。
殺護羌校尉泠征,得金城郡大權,收韓約,邊允。
之前的一切都讓北宮伯玉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順利。
但是面對像夏育加蓋勛這樣的組合,還是不免有些慌亂。
北宮伯玉仍舊有一些不甘心,對著韓約問道:“不如我們繞過夏育和蓋勛這兩個人的兵馬如何,既然這兩人在阿陽縣駐守了重軍,妄圖抵擋住我們的前進之路。
那我們就直接繞過阿陽縣,直取涼州州治冀縣即可,這樣他們想要擋住我們的前進的計劃也就落空了。文約,你看這樣子做怎么樣?”
韓約凝神思考片刻之后,說道:“北宮大人,千萬不可,阿陽乃是軍事要沖之地,想要攻陷涼州州治冀縣,阿陽縣乃是一條必經(jīng)之路,要是我們貿貿然繞過阿陽縣,夏育和蓋勛必然會派人截斷我們的后勤和糧道。
而冀縣乃是涼州的州治,易守難攻。湟中義從野戰(zhàn)無雙,但是不善于攻城,我們短時間內絕對攻克不下來冀縣,到時候蓋勛和夏育派大軍前來支援。夏育之所以屯重兵于阿陽,恐怕就是看重了阿陽縣的地理位置。”
北宮伯玉聽完后,知道韓約說的也卻是有道理,但還是像是抓住一個救命稻草一樣,向著陸天問道:“陸渠帥,你怎么看,我們的下一步應該怎么辦?阿陽縣現(xiàn)在有蓋勛和夏育兩人看守著,實在是恐怕很難攻克下來,而如今又不能繞過去,不知道陸渠帥你又有什么妙計嗎?”
之前北宮伯玉之所以一路上那么的順利,陸天的計策也算是占了很大的功勞的。
現(xiàn)在他對于陸天的信任的程度還是相當高的,如今一遇到了麻煩的場面,自然再度想起了陸天了,連忙向著他詢問起來了應對之策。
陸天卻是面無表情,對著北宮伯玉說道:“文約說的沒錯,要是我們貿然繞過阿陽縣的話,那就正中了夏育的下懷了,他之所以選擇在阿陽縣駐守重兵,就是要阻擋住我們前進的道路。
如果我們要強行繞過阿陽縣朝著隴縣進軍的話,最終所會遭遇到的我看來只會有兩個結果,要么我們的糧道被夏育所截斷,要么因為久攻不下隴縣,隨后被夏育和左昌兩面夾擊。
這兩種結果,對于我們來說都是不利的。夏育這次是正大光明的計策,要逼迫我們必須解決掉他。現(xiàn)在想要拿下漢陽郡,看來和夏育和蓋勛的一戰(zhàn)是絕對不可以避免的了。”
夏育這次的計劃確實厲害,他知道自己的兵力遠遠不如北宮伯玉,因此也沒有主動進攻,而是在阿陽縣屯兵駐守,以逸待勞,靜靜等待著北宮伯玉的到來。
關鍵由于阿陽縣重要的地理位置,還不能輕易地繞過去,否則要么糧道后勤被斷。或是強行繞過去攻擊冀縣之后,被夏育和蓋勛回援前后夾擊。
這兩種結局,都是落得個灰灰的下場。
夏育的這次防守,確實是滴水不漏了。
北宮伯玉聽聞了陸天的話語之后,也不得不承認陸天所說的很有道理,夏育之所以屯兵在阿陽縣,是早就有所計劃的事情了。
阿陽縣處于涼州的要沖之地,想要繞過他去攻打涼州州治隴縣實在是太過困難了。
就是要逼迫自己和他一戰(zhàn),看來夏育是打定了主意要在阿陽縣阻擋自己前進的腳步。
不愧是曾經(jīng)的殺神段颎手底下的段門雙杰之一啊,光是段颎手底下的一個司馬就有如此的算計,不知道那個曾經(jīng)讓羌人止啼的殺神段屠夫又有怎么樣的風采呢。
從夏育這一簡單的行動,陸天也知道,夏育的實力了,此番夏育和蓋勛屯兵于阿陽縣,無疑是給北宮伯玉出了一個難題了,而且還是一個非要做不可的難題。
不過你要一戰(zhàn),便一戰(zhàn),最終的戰(zhàn)斗終究還是要看雙方的實力的。
“看來和夏育以及蓋勛兩人的戰(zhàn)斗是真的無法避免了啊,那就讓我看一看你們兩個人的實力吧,來自涼州頂級世家的敦煌蓋氏的蓋勛,還有號稱段門雙杰的夏育。
就讓我北宮伯玉來看看你們兩個人的實力吧,讓我好好地領教你們兩個人究竟有多少的本事吧,是否能夠抵擋地住我的湟中義從,”
很快,北宮伯玉就立刻重新恢復了斗志,北宮伯玉的自信,自然就是來自于他手底下的湟中義從了。
作為涼州第一強兵,當今天下能夠和湟中義從相比的也就是北方的烏桓突騎,匈奴的屠各騎兵,駐守于洛陽城之中的鎮(zhèn)守漢室的洛陽北軍精銳而已。
就算是夏育了解湟中義從的特點又如何,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就算是夏育想要逆天改命也是無能為力的。
看到北宮伯玉重新恢復了自信,一旁的韓約也露出了一絲的笑容。
有我韓文約輔佐,就算是夏育和蓋勛兩人又如何,照樣會成為我崛起路上的墊腳石頭。
我韓約必將會建立起來自己的勢力和基業(yè)的。
看著此時很快就變的自信的北宮伯玉和韓約兩人。
陸天也不由得感慨道,北宮伯玉和韓遂都是梟雄之輩,夏育和蓋勛兩人的名頭雖然很大,但是顯然也無法壓服這傲氣的兩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