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人和漢人不同,他們更看重的武力,誰擁有武力,誰就可以讓他們臣服,
可以說蠻夷畏威而不畏德的特點在羌人之上也是有極好的體現的。
盡管涼州三明這三個漢廷在涼州方面的至高戰力段颎,皇甫規和張奐之中大多數對羌人采取的行動都是一邊拉攏,一邊血腥鎮壓的路數。
可以說涼州三明也就是段颎,皇甫規和張奐三人每一個人的手上都沾滿了羌人的鮮血。
但是羌人對于這三位赫赫有名的將軍還是相當服氣的,就是因為三人所擁有的強悍的武力。
其實三人所采取的策略都是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
具體的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也就是:
假如你羌人假如愿意來聽我的,就接納了你,將你變為自己的武裝。
假如你不愿意聽從我的,那也十分的簡單,那我就對你進行殘酷的鎮壓行動,亡族滅種。
涼州三明的功績,不是單單靠著懷柔的政策而出現的,也不是單單就是靠著自己屠刀的血腥屠殺而就能夠成就的。
而是兩手一起進行之下,才能夠建立起來了自己的赫赫的聲威。
這三個人的政策區別也就是這兩種行動,剿和撫的比例上面的區別而已罷了。
其中最為兇殘的無疑是涼州三明之中的段颎,段颎更是因為對于羌人的殘酷絞殺得了殺神的名號。
陸天綜觀三國中,倒是有兩個人比較像涼州三明的做法、
那就是幽州的兩個大諸侯幽州牧劉虞和白馬將軍公孫瓚。
但是這兩人的手段顯然比起來涼州三明而言那就是差距太大了。
涼州三明在對付羌人的過程中,是既用胡蘿卜去拉攏那些愿意于臣服于漢廷的羌部。
又始終有著自己的底線和實力,只要那些羌部超越了自己的底線。
那很簡單,那就只能夠在戰場上通過兵戎來決出一個勝負了。
而且這三個人用兵的手段同樣也是不差的,每每都能夠打羌人一個屁滾尿流。
三人的戰略就像是羅馬的戰略一樣,一手利劍,一手橄欖枝。
通過這樣的戰略,段颎,皇甫規,張奐三人就將整個涼州的羌人勢力是搞的服服帖帖的。
雖然他們也殺了無數的羌人,但是羌人眼中對于他們更多的卻是敬畏之意。
如果說涼州三明是對付羌胡勢力的正面例子,那么幽州的劉虞和公孫瓚無疑就是反面的例子了。
可以說幽州的劉虞和公孫瓚無疑比起段颎,皇甫規,張奐三人來說他們之間的差距太大了。
這兩個人都是走了其中的一個極端而已,劉虞是只知道通過懷柔的手段去拉攏那些烏丸人。
可以說劉虞是一個厚道人,為人處世相當的仁義,《后漢書》記載她【恩厚得眾,懷被北州,百姓流舊,莫不痛惜焉。】
由此也可以看出劉虞對于幽州的百姓是多么的好。
當劉虞死去之時候,所有的幽州的百姓都痛苦流涕,惋惜于一個好人就這么死去了。
可惜的是,三國是一個亂世,一個大爭之世,一個殺人不過頭點地的時代。
亂世之中,僅憑仁義,是不能保全家小的。
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尤其在亂世之中,更是如此,想要在亂世之中活命。
必須要在該狠毒的時候狠毒,該仁義的時候仁義。
亂世中你對他人倒是仁義了,他人可不會對于你仁義了。
劉虞對于公孫瓚就是仁義過了頭,最后導致了自己的慘死和敗亡。
公孫瓚是誰?
雖然公孫瓚大儒盧植的徒弟,但公孫瓚梟雄本性早就顯現,也是一個極為殘暴的人物。
他極為嗜殺,這也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如果及早控制公孫瓚或者及早想清楚如何處理公孫瓚,劉虞或許還不至于被滅門.。
但是劉虞此人實在是一個大大的奇葩,簡直就是仁義到了迂腐的地步。
他圍困公孫瓚的時候,竟然還對部下說,只殺公孫瓚,不要傷害公孫瓚的部曲。
這樣的做法,當然使得自己的部曲在日后和公孫瓚大戰的時候大敗,而自己也身死于了公孫瓚的手中了。
這就是太過于仁慈反而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而相比起來劉虞,劉備無疑就是將仁義用到了極致,但是卻并沒有拖累自己。
就算是一直以來以仁義著稱于世的劉備劉皇叔。
究其根本來看的話,他的仁義也不是毫無底線的仁義。
仁義是劉備的招牌,是劉備用于行走于這一片天下之中最有有利的武器,是用來聚斂人心,招納賢明之士的手段。
正是因為劉備有仁義的這一塊金字招牌。
所以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其他人的歡迎和款待。
袁紹在官渡之戰前愿意遠遠隔著數十里外就去迎接他。
曹操才會在煮酒論英雄之中將天下的唯一的兩個英雄一個說是劉備,一個說是自己。
同時在看出了劉備的野心之后沒有聽從謀主荀攸之計謀將劉備給殺了。
魯肅愿意和劉備結盟,將南郡給借給他作為劉備進軍蜀中的通道。
為什么肯借給劉備,還不是由于劉備這一塊仁義的招牌。
劉璋在曹操入侵益州之時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拉來的幫手也是劉備。
這就是劉備的不俗之處了,幾乎三國中的所有人都深信于他的仁義。
而劉備比劉焉厲害的地方就在于他在該仁義的時候就仁義,表現得比誰都好。
而到了不該仁義的生死攸關的時刻,那劉備真的是翻臉比翻書還要快。
如果劉備只是一個單純的仁義之人的話,當初劉備從東吳的魯肅手中借來南郡之后也不會厚著臉皮不歸還,成為三國第一老賴。
當劉璋請求他入蜀幫助他抵抗曹操的入侵的時候,果斷背刺。
劉璋給劉備兵,給劉備錢,還給劉備糧。
結果此時一貫以仁義著稱的劉備卻開始用著劉璋的錢和糧食去挖劉璋的墻角。
最后成功地將益州變為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而劉虞比起劉備就差遠了,他主要失敗點就是對所有人都仁義,這面對一般人或許可以通過懷柔的手段來拉攏。
但是當你面對的是像公孫瓚這樣的天下的梟雄之時顯然那么只有仁義的話那就遠遠不夠了。
最終當公孫瓚不吃劉虞這套的時候,劉虞也只有死路一條了。
相比起,白馬將軍公孫瓚卻是與劉虞相比的另外的一個極端,那就是無比的殘暴。
他麾下的白馬義從論起戰斗力來可以說是三國時代最頂級的騎兵之一。
這可是長期與胡人作戰的一支百戰雄師,與其他的兵馬大部分都是在內戰之中打出的威名不同。
白馬義從的大部分的名聲可都是與胡人的戰斗之中打出來的。
在一次次的血戰之后才成就了自己的赫赫的威名的。
到后來的時候,甚至那些鮮卑人和烏丸人在看到了公孫瓚的軍隊之后,就開始了倉皇逃跑,
甚至于到了白馬義從的最為巔峰的時候,那些胡人蠻夷一旦看到有白色的馬匹出現,那些胡人就已經聞風喪膽了。
從中也可以從一個側面之中看出來公孫瓚的實力是多么強大,白馬義從。
胡人對于白馬義從到了接近于聞風喪膽的地步。
可以說,白馬義從是三國時期最為帥氣的兵種,沒有之一。
試著想一想,當一群身騎著純白色的俊馬的騎兵,馬匹上沒有一點的雜色。
奔騰在草原之上,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土而戰。
為了保衛自己的人民而戰,與無數異族相抗衡,那是一幅多么浪漫主義的景象。
但是公孫瓚也有一點非常的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和劉焉走的完全是寧外一個截然相反的路線,那就是太過于殘暴了。
劉虞對人仁義,而公孫瓚對他人的行為那就走上了另外的一個極端。
就是無比的殘暴,似乎他就是要劉虞對著干一般。
公孫瓚對別人仁義是吧,那公孫瓚到時候就反其道而行。
怎么殘暴怎么來,甚至一度已經達到了相當作死的地步了。
烏丸、黃巾肆虐青、徐、幽、冀四州,在劉虞的安撫之下,烏桓投降了大漢。
公孫瓚壓制不住,也不想劉虞立功,于是派人暗殺戎狄派向劉虞投降的使者。
致使劉虞和公孫瓚關系非常緊張。
后來為了跟劉虞懷柔百姓的政策對著干,公孫瓚干脆放縱部隊劫掠百姓。
結果最后連一貫仁義,對于公孫瓚忍讓的劉虞也看不下去,對于公孫瓚出手了。
當然,劉虞在施政方面比起公孫瓚強上不知道多少,但是論起軍事就是比起公孫瓚不知道要差上多少了。
最后被公孫瓚給輕易就擊敗,本人也被公孫瓚所俘虜了。
而在殺與不殺之間,公孫瓚更是也作出來了一個無比作死的決定。
那就是他毅然決然地殺死了劉虞。
要知道,劉虞當時在幽州的聲望極高,簡直可以算的上是幽州人民眼中的救世主。
對于幽州的百姓而言,劉虞的聲望極高,名聲極好。
袁紹甚至一度想要將劉虞立為皇帝,與董卓所擁立的漢獻帝劉協相抗衡。
甚至在劉虞死后,幽州百姓為了他的死而痛哭流涕。
(在整個三國歷史中,只有兩個人享受了如此待遇,一個是劉虞,還有一個就是袁紹。)
從中也可以從一個側面之中看出來劉虞在當時的聲望是多么高了,又是多么得到民心了。
然而就是聲望那么高的劉虞,公孫瓚就輕易的安了一個罪名就把劉焉給殺了。
這還不算什么,公孫瓚對內作死,對外也是相當的作死。
在公孫瓚勢力最最強的時候,公孫瓚自己曾經一度同時自作主張就設立了冀、青、兗三州刺史、
又是命部下將派兵同時入侵三州。
結果嚇得冀州勢力紛紛投靠袁紹,跟公孫瓚做對。
原本公孫瓚的形式可以說是一片大好,涼州,兗州和青州公孫瓚三路進軍,袁紹也被他強大的兵鋒所威懾住了。
但是終于幽州內亂,公孫瓚擊敗劉虞后就亂按罪名將其殺死,落下弒主殘暴之名。
然而他這么一殺倒是爽快了,但是真正受益的人確實袁紹。
原本還可以和袁紹一戰的公孫瓚,在殺了劉虞之后,可惜說是民心就近視烏丸,鮮卑紛紛起兵造反。
而袁紹也趁著這個機會,聯合了劉虞的舊部,加上烏丸人和鮮卑人念及劉虞的過去的好,也紛紛發兵相助、
結果被袁紹聯合劉虞的舊部和烏丸人和鮮卑人給徹底擊敗了,最后只能落到一個引火自焚的下場。
曾經盛極一時的白馬義從也就和公孫瓚一起消失了。
其實不管是劉虞的安撫政策,還是公孫瓚的鎮壓政策,其實都是有效果的。
但是最好的方法還是兩手一起使用,利用羌人崇尚強者,去籠絡一幫的羌人,來幫助自己拉一幫去打一幫才是最好的選賊
可惜的是幽州的這兩位,都各自走了一個極端。
一個純粹的使用安撫政策。一個就只知道嚴酷鎮壓,這樣自然最后就只有一個失敗的下場了。
當然羌人對于武力十分的臣服,只崇拜強者之外。
血脈對于羌人而言他們也是相當的看重的。
為什么馬超能夠在羌氐人之中能夠有著赫赫的聲望。
所有的羌人都愿意在馬超的手底下效力,甚至于讓當時已經擁有了大半個天下的曹操忌憚。
不僅僅是因為他在后三國時期中天底下面數一數二的武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馬超的身上有部分羌人的血統。
馬超的爺爺年少貧困,不得不娶了一位羌女為妻、
后來生下來一個兒子,正是日后叱咤涼州的軍閥馬騰。
馬騰就是馬超的父親,可見馬超體內至少有1/4的羌族血統。
羌族尚武善戰古來有名。
馬超卻能夠“信著北土,威武并昭”,被羌胡視為神一般的人物,
這和他的羌族血統也是分不開關系的。
正是因為馬超既然有羌人血統和超凡武力,所以馬超才會在羌人眼中擁有那么高的聲望,甚至被羌氐人奉為神威大將軍。
如今作為羌族代表先零羌的酋長摩鰲一發言,這一些規模實力比較小的羌部也紛紛就對此開始表達了贊同。
摩鰲實力強悍,在眾多的羌部之中的威望還是相當高的。
畢竟先零羌乃是涼州三十六羌部之中的最大勢力,有先零羌在明面上為他們來爭取利益的話,那肯定是一件好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