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
今夜的李府后院靜得有些詭異,李承銘腳步一頓,偏頭看了眼燈火通明的正院,吩咐小廝道,“你們不用跟我去東跨院,去找楊媽媽說說話。”
清泉和流杉心領神會,誒了一聲調轉方向。
李承銘徑自走進東跨院,將手中氣死風燈交給常青,掀起門簾進了屋,“阿姐,您找我?”
“小承銘,過來坐!崩钣⒏璺畔率种嗅樉,偏頭沖李承銘招了招手,“今天在書院可好?用過晚膳了沒有?澧縣剛落枝的新鮮瓜果,來嘗一塊?”
“多謝阿姐。”李承銘抿著嘴笑,一一答過后,才撩起袍擺落座,揀了塊瓜果捧著咬了一口,小臉一肅,開口問道,“阿姐找我什么事?我回來聽說父親和母親大吵了一架,群芳院派了不少人往外書房打聽消息,都被父親的人攔下了”
放在往常,外院的人可不會為難群芳院的下人。
李子昌獨自關在外書房不知在忙什么,而謝氏在正院召集了不少管事下人,算盤打得震天響。
李承銘心有懵懂卻本能擔憂,皺眉道,“阿姐,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您別瞞我!
“你信我和娘嗎?”李英歌見他毫不猶豫的點頭,心頭微松,若無其事道,“家里不比族里,娘明天就會開祠堂定下分家的事。父親已經為大哥和二哥選好了住處,后天就會帶著家小搬出去。除了大姨娘和三姨娘外,群芳院的其他姨娘,近日就會遣散
娘抽不開身,我告訴你這些事你心里有底就行,這幾天家中忙亂,如果沒事就不必每天往家里趕,且寄宿書院,等你下次休沐回來,家中就清靜了。知不知道?”
李承銘略顯遲疑的點了點頭。
他之前就聽說了澧縣李氏分家的事。
而在他得知李子昌莫名將李鏘拘在家里的事后,才知道,李英歌讓他盯南院的梢,并非無的放矢。
只恨他人小力薄,想讓清泉和流杉去打聽什么事,都摸不到要害。
李英歌也不多解釋,只捋了捋李承銘的鬢邊碎發,話鋒一轉道,“張楓出京的事,你可知道?”
“知道的!崩畛秀懝槐晦D移了注意力,皺著小眉頭仔細回憶道,“張大人出京前特意來和我告別,除了布置了些功課給我以外,還留了一副他舊時用過的馬鞍給我。我看跟他去的人服色不同普通隨從,就讓清泉和流杉去打聽了一下
才知道那些不是乾王府的人也不是大理寺的人,而是中樞院和兵部的人。而且我看張大人帶的都是些厚重衣裳,馬兒褡褳里放的是保暖大氅,想來應該是往北邊去的”
和蕭寒潛有干系的,無非是東北大營所在的邊關重城鎮淇河。
且兵部雖無統兵權,卻有調兵權。
如今在兵部觀政的是大皇子武王,近日也不曾聽聞東北邊關有什么大的動靜,張楓此行卻是代表蕭寒潛,究竟是為了什么事
還驚動了中樞院和兵部的大人們
念頭轉到這里,李英歌心頭猛地一跳,只覺腦中有個大膽而模糊的念頭一閃而過。
她想要盡快抓住乍現靈光,忽然起身道,“小承銘,回外院歇息罷,記得我的話明天照舊回書院去。娘和父親的事,你不必放在心上!
她面上神色如常,李承銘不覺有異,依言起身告辭,仰頭道,“阿姐,我聽您的話。不過我是大人了,真有什么事您別瞞著我!
“放心!崩钣⒏杪牭眯ζ饋,彎身去親李承銘的額頭,“不用你反復強調,我和娘都知道,你已經是個小男子漢了!
李承銘小臉微紅,捂著額頭就跑。
迎面遇上清泉和流杉,他臉上的嬉笑就收了起來,一面將氣死風燈遞給小廝,一面低聲問道,“打聽到了什么?”
“楊媽媽倒是沒瞞我們,夫人正連夜盤算內外賬目。老爺是知道的,李大管家也在外院待命呢。”清泉和流杉跟著壓低聲音,一人一句接著道,“我們找上楊媽媽時,正碰上南院來人。夫人請了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將分給鏘大少爺、銓二少爺的賬目給了她們,說是拿回去讓二位少爺過過眼”
這是沒有商量余地可打的意思。
清泉和流杉看了眼小主子的臉色,又道,“還有群芳院的幾位老姨娘,一聽要’送’她們出府,就鬧到了夫人那里,這會兒還在正院里沒出來”
曾經以為的嫡庶和睦,如今算是徹底劃清了界限。
李承銘心情略復雜,忍不住挑目看了眼南院的方向。
自從李鏘和李銓成家舉業后,兄弟間的漸行漸遠已不可忽視,只是偶然夜半醒來,他的目光總會不經意的停留在屋內墻上,那里掛著小時候,李鏘和李銓想方設法為他淘來的彎弓刀劍。
即便他們別有用心,他依舊珍視那些大多數人都看不上的禮物。
似乎從沒人顧忌過他的感受,連他自己也無暇自問,如今境況是否是他愿意看到的。
但是張楓這半個師父有句話說得好,大丈夫有所為,有些事個人意愿不足為道。
漸漸明晰的現實告訴他,兒女情長,同樣不適用于嫡庶之間。
李承銘小大人似的嘆了口氣,倏然收回目光,抬腳往外院而去。
清泉和流杉對視一眼,忽覺小主子的背影襯著暮色,竟有種難以名狀的肅然。
而次日到場,等在祠堂外的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卻覺得面對祠堂背對她們的謝氏,背影看起來猶如壓在她們心頭的一座大山。
此時此刻,她們才重新認知到一個以往被她們有意無意忽略的鐵打事實——這李府,這后院,真正能話事的從來都是謝氏。
而不是受丈夫們暗示,被她們奉為婆婆孝順的大姨娘和三姨娘,往日在她們面前擺足親婆婆架子的這二位,甚至連進祠堂的資格都沒有!
“李謝氏,代七輩內長房行四李子昌,敬告諸位先祖”謝氏面無表情的祭拜過祠堂里的列代先祖,轉身伸出手,任由大丫鬟伺候凈手,視線掃過李英歌,落在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身上,緩聲道,“分家雖是家族大事,但家事大不過國事。今兒逢大朝會,老爺和銓兒都脫不開身,我且代老爺行事。”
她示意楊媽媽奉上正式賬目以及公文,接著道,“昨晚你們都過過眼了。這賬如何分,產業如何派,都是老爺首肯的。自家人不說客套話,你們看過沒問題就簽字蓋章罷”
然后各回各家,該搬走的趁早。
謝氏在心里補了一句,皺眉道,“鏘兒呢?”
李鏘自從被李子昌變相禁足后,連南院的大門都沒出過,今天特許出席,派去請的人卻遲遲沒有回轉。
“夫君、夫君這幾日身子不太好,大概是耽擱了”大少奶奶至今沒鬧明白李鏘出了什么事,會惹得一向最看重他的公爹變臉,她又聽慣了李鏘的吩咐,早已失了主心骨,此刻鼓起勇氣道,“母親,夫君他再有什么錯,也是您和父親的骨血,您能不能勸勸父親”
她情還沒求完,派去請李鏘的婆子疾步跑了進來,揚聲報道,“夫人,門房上突然闖進來一批大理寺的官員,說是奉皇命來提人問話,鏘大少爺走到半路,就被大理寺的人押著出二門了”
大少奶奶先愣后驚,聽明白后兩眼一翻就暈了過去。
“沒用的東西”謝氏低聲吐槽,抓起大少奶奶的手壓上紅泥,順手往分家文書上蓋了手印,瞥了眼二少奶奶,道,“只是拿人去問話,又不是下大獄,一個個的都給我繃住了,慌什么慌?”
二少奶奶被看得脊背發涼,一面暗自慶幸沒李銓什么事兒,一面以光速簽字蓋章,生怕謝氏遷怒到自己頭上。
謝氏對二少奶奶的識趣很滿意。
那婆子卻喘了口氣,又接著道,“不止鏘大少爺,聽來人說還沒散朝,老爺和銓二少爺就被當庭帶去了大理寺,現下來府里的是大理寺分出的另一撥人,專門來拿鏘大少爺的”
謝氏一怔,心里大罵三字經,暗道自己身邊怎么還有這種說話大喘氣的蠢下人,等空出手得好好清理下內院人事。
她還有閑心琢磨家務事,那神色落在眾人眼中,只當一向雷厲風行的主母也被這突變消息震住了。
一時人人色變。
而二少奶奶早在聽到李銓的名字時,也兩眼一翻暈了過去。
謝氏一臉冷漠地看了眼雙雙挺尸的偽兒媳們,抬腳走下祠堂,“慌個屁,且隨我去前院看看!
“娘。”李英歌輕輕拉住謝氏,轉頭問婆子,“是誰領的隊?”
婆子啊了一聲,忙道,“是乾王殿下!”
在場下人聞言再次色變,不知該松口氣還是該繼續驚憂。
蕭寒潛于公事上的鐵面無情,繞是她們這些后宅下人都曾耳聞。
李英歌卻略一沉吟,看著謝氏道,“兩位嫂嫂都嚇暈了過去,娘您乍聞驚訊,一時起得’急’了,頭暈眼花之下一頭栽倒,竟無法出面主持大局?”
她睜眼說瞎話,直聽得眾人一愣一愣的。
謝氏卻是心領神會,意味深長地回看李英歌,頷首道,“好的,娘這就暈!
說完睜著炯炯有神的雙眼,身子一歪就往楊媽媽和大丫鬟們身上倒。
眾人:“”
李英歌暗道娘您做戲能不能走點心,當下卻不耽擱,示意謝媽媽和常青跟上,只身往外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