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她在狩獵的時候扭了腳。不過沈依瀾當時那種打扮,倘若不是為了跟沈清若爭個一時高下,頂多在下面為南風禮搖旗吶喊,再不然就多一點贊許。
然而她就那么不服氣的自己過來了,結果如何讓人有些啼笑皆非了。
沈清若抿抿嘴,聽到沈依瀾的聲音眸子里面剩下來的可是淡定,還有從容。那時候三個丫鬟已經一起陪著沈清若走進了鄭氏的院子。
鄭氏身邊的玲瓏匆匆忙忙進門,一會兒鄭氏便氣勢洶洶的出來了。誰都知道沈清若今日再圣上面前可是得了好處的,原本沈依瀾已經定下來的婚事,已經變得十分危險了。
鄭氏現在也覺得沈依瀾這件事情,可能有點端倪了,正想不到如何解決呢,沈清若已經到門口了。
“清若,你怎么過來了!”
鄭氏的面色還不算是十分難看,不像是之前那么鄙視沈清若的存在。現在沈清若還有一道沒有寫出來的圣旨加身,萬一某一天真的想要跟沈依瀾去爭了,提前撕破了臉,總是不好的事情。
這件事情,鄭氏心中明白的很。
如今沈清若已經很直接的站在了鄭氏的面前,讓三個丫鬟將東西放下。
“方才清若去看了祖母,祖母說啊,這些之前在槐安堂買的東西,她都不需要了。母親讓大姐買了這么多,這么珍貴,還是自己留著用好了,以免啊祖母再出什么問題,又要賴上母親了。”
當初沈依瀾怎么想著去槐安堂?
那家藥鋪雖然沒去過,在京城還是有點名氣,補藥都要比外面便宜三成,而且沒人說有什么問題,在京城之中生意確實不錯。若不然沈依瀾也不會擠破了頭,一定要跟沈清若爭搶一番。
他們也是花了不少銀子,在沈清若將自己的地契房產都帶走了之后。
“清若你倒是很會為我著想?”
她挑挑眉,總是覺得這件事情來的奇怪。
沈清若走后,那沈依瀾才在自己貼身丫鬟的攙扶下起來。
“二妹過來做什么?此時她不是應該最得意。母親啊,眼看著我這婚事就要被她奪去了,今日之事倘若她在皇上面前多言了一句,那么很有可能就成為皇上直接賜婚二皇子和她沈清若了!”
“依瀾,不會!前兩年你姨母還不是幫你跟皇上陳情,這最近皇上幾乎將這件事情應允下來了。這個局勢也沒有什么大不了,你不需要如此緊張!”
沈依瀾能不緊張嗎?
她整個人的臉色都變得尷尬,不知道如何形容這件事情才好的感覺。
“那些是什么東西啊!”
沈依瀾再一抬頭。
“都是那時候你說在槐安堂給你祖母買的東西,全部被沈清若那丫頭退回來了。依瀾啊,母親之前也不是沒有說過,那老太太你表面奉承就好了,還當真需要做那么多事情嗎?”
她的聲音,平靜之中帶著一抹說不出的責備來。那么多補藥也是不少錢,沈依瀾那邊實在沖動。
“母親,這事情都是女兒不好。那時候聽了沈清若跟侍女說要去當首飾買藥材,說那槐安堂如何便宜,她想要給祖母盡孝,我想著斷了她的后路,她又沒有多少銀子,旁的她也買不起,這樣的話豈不是少了一個在祖母面前表現的機會。補藥始終都需要有的,所以女兒就去了。”
“是沈清若先說的槐安堂?”
鄭氏再度皺眉。
“那可不?她不說我還不知道京城之中有如此一家店鋪呢!”
沈依瀾再度回憶這件事情!
沈依瀾也算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加上這個時候完全是沈清若故意的去暗示了兩句,似乎明白了什么。
“母親,之前父親真的說過,祖母病了是因為吃了假的補藥,沒有藥到病除嗎?”
“這事情我也是冤枉的很,這外面醫館的補藥怎么可能會有假的,說不定是沈清若動了手腳,讓這件事情看起來像是那么回事兒。這丫頭怎么那么狠毒啊,之前的時候我怎么沒發現呢!”
鄭氏的語氣,簡直恨不得直接將沈清若掐死。
“母親,等等!”
沈依瀾想的比鄭氏多了去了,連忙開口說道:“事情要是那么簡單就好了。她沈清若就算是會一點醫術,怎么可能時間算的那么好,換的那么成功?莫非這些補藥一開始就是假的。什么槐安堂啊,根本就是跟那沈清若串通起來,騙了我們的銀子!”
說到這里,這沈依瀾氣憤極了。
她的嫁妝原本就不多,哪里經得起沈清若如此暗算啊。這沈恒雖然是尚書大人,但是官職也就是這樣,不見得有多少的銀子,尚書府的生活雖然不錯,但是那也是建立在鄭氏這個嫡母將所有的好處都放在她身上,她才有這碾壓了朝中權貴之女的生活呢。
現在想想,真的心疼。
“你說什么!!!”
鄭氏聽完,拍案而起。
“沈清若這小賤人,真的是一肚子壞水,那么小一個丫頭,我哪里想到她能有這么多的心思,差點奪走我管家的權力,趁機說服老太太將以前大夫人的所有財產還給她這都酸了,現在竟然算計到我這里了,我倘若不好好教訓他們這一群人,還不知道什么是厲害呢!”
鄭氏真的生氣了,銀子和沈依瀾,她一向看的十分重要。現在兩個都要失去了,她籌謀了那么多年的事情,可不是白白浪費了時間。
想著,鄭氏轉身,走到屏風后面。
“我們只要抓了那槐安堂的人逼問一下,帶到父親面前去,這是是非非,父親定然會明白的。”
沈依瀾總是想著用這件事情扳倒沈清若,現在看著這件事情也是能夠成功的扳倒沈清若了。前面的事情如果都是沈清若算計,那么沈清若被沈恒趕走,也十分分鐘的事情。這樣一來,便沒有一個人能夠威脅到自己了,一點都不能!
她的榮耀,她的一切將會全部回來。
“依瀾,這可是個好主意,還好你聰明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