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王大娃婚宴這一天。
謝春兒早早和楊氏收拾妥當,將準備送的各色糕點以及二十只炸雞給搬到了馬車上。
這糕點做的正是杏子千層,前天秦管家將謝春兒要的奶牛送了過來。
五頭正值壯年的奶牛,一頭公的,四頭母的,正產奶呢,等養段時間,奶牛就可以自己繁殖了,也算是給謝春兒又積下了一筆豐厚的資本。
謝春兒吩咐了謝柱子每天送錦春記兩桶鮮奶,也夠現下錦春記用了。
其實這四頭母奶牛產奶量大,除了每日給錦春記送,還能剩下不少,為了不讓牛奶浪費,謝春兒特意給謝柱子說了,村里若有人要喝,盡管去擠,總比白白浪費要好。
有了牛奶,謝春兒就可以做杏子千層了,想著王嬸子在杏花村的時候幫了自家許多。
謝春兒就做了兩大份杏子千層,并二十份炸雞,當作去見禮的禮物。
王家人口多,雖是婚宴,估計宴席也豐盛不到那里去,謝春兒帶著炸雞和杏子千層去,也給王家漲了面子,豐富了宴席。
“宋大哥,東西都裝齊全了,咱們走吧。”
宋進坐在馬車轅上,見謝春兒和楊氏過來,立馬從馬車轅上跳下來,看著謝春兒笑道:
“春兒妹妹,楊奶奶,都收拾好了?來,慢點楊奶奶,小心頭。”
宋進扶著兩人坐上了馬車,才馬鞭一揮,向著杏花村而去。
楊氏看著坐在車廂外駕著馬車的宋進,看了看謝春兒道:
“大郎真是個好后生,這待人啊一點也不差,不知道誰有福氣嫁給大郎了。”
“奶奶.......”
謝春兒還不知道楊氏話中的意思?自到翠屏鎮上來,楊氏就有意無意的在自己面前提起宋大哥,多好多好的,聽的多了。
謝春兒自然就知道了楊氏是滿意宋進,想讓他當孫女婿,才有意無意的撮合宋進和她。
楊氏看著滿臉羞紅的謝春兒,愛撫了摸了摸謝春兒的發髻。
今天參加婚宴,春兒丫頭特地打扮收拾了一番,頭上累著雙發髻,插著金鑲玉發釵和簪子,除了常戴的木釵,添了幾分小家碧玉的氣息,比之以往多了幾分豐姿,在楊氏眼中越發好看了。
“春兒,奶奶知道你孝心,可春兒丫頭也得給自己考慮,若出了你爹娘的孝期,你都老大不小了,奶奶沒有本事兒,怕是給你找不到趁心意的如意郎君,若是隨隨便便的許了人,到時候奶奶到了底下,都不知如何給你爹娘交代。”
“現下大郎在身邊,品行樣貌是樣樣不差,我又是看著大郎長大的,大郎絕對錯不了,配你合適的很,且我看大郎也不是對你沒有意思,春兒你看可好?”
謝春兒挽著楊氏的胳膊細細聽著,見楊氏都有些紅了眼睛,險些垂了淚,伸手撫了撫楊氏的眼睛,倚在楊氏的肩膀上,聞著楊氏身上的氣息,她自然是明白楊氏為了自己好。
一個傳統的老太太,一生為著相公,為著子嗣,為著子女婚嫁無不時時操心,謝春兒理解。
她知道楊氏擔心自己出了孝,年齡大了,無人求娶上門,自家又小門小戶,楊氏自己又只是一個老奶奶,如何有本事為孫女挑一個年齡適合,家業適合的郎君來。
現在宋進在眼前,又何必舍近求遠,且她和宋進從小一起長大,看著都合適。估計宋叔和奶奶早就說好了,也是沒意見的。
只是自己心中有所堅持,若宋進不答應或者做不到,謝春兒寧肯不嫁,有錢有地,自己活的滋潤,何必為自己找氣受。
只是這樣一來,難免和楊氏他們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在他們的眼中,哪有適婚女子不嫁人的。
心中一嘆,哎,難啊。
看著不發一言的謝春兒,楊氏也不知如何開口了,現在春兒丫頭的心思真是越發猜不透了,算了,春兒現在不愿意說這個,那就不說吧,總歸距離出孝還有段時間。
“春兒,你帶著玉鐲真好看,趁的胳膊白。”
楊氏見謝春兒皓腕上漏出的那個白玉手鐲,笑著打破剛才有些沉悶的氣氛。
謝春兒見楊氏不再追問,也笑著仰著頭,對著楊氏道:“奶奶,是挺不錯了,等春兒碰見合適的,也給奶奶買一對戴上。”
本來謝春兒想將另外一只玉鐲或者頭面里的幾樣物事送給楊氏戴的,奈何楊氏推脫,說自己年紀大的,帶著些做什么,怎么說都不要,謝春兒只好收起來。
什么時候帶著奶奶去青陽縣逛逛,讓奶奶給自己挑些合心意的首飾,辛苦大半輩子里,后面可得好好享受。
“哎,給我做什么,春兒丫頭正好看呢,給自己多買些帶著,攢著,這些以后啊都是自己的嫁妝。”
兩人又是說了會話,終于到了杏花村。
“楊奶奶,春兒妹妹,王嬸子家到了。”
見宋進停穩馬車,楊氏和謝春兒下了馬車,一下馬車,立馬吸引了王家眾人。
謝春兒他們起的早,到杏花村王家的時候還只是天光微微放亮,除了王家眾人在忙碌之完,其余賓客還沒有到來。
王家的土門樓上掛上了紅綢并紅燈籠,桌子已經在王家門前搭著棚子擺好了,雖顯得有些簡單,但到底是有些喜慶的意味。
王黑牛家的見謝春兒這么給面子,這么早都到了,心下感動,忙走上前去對著謝春兒和楊氏道:
“楊氏,春兒,你們來了,快快進來,大郎也快往里面走。”
宋進朝著王黑牛家的拱了拱手道:“王嬸子,我先把馬車趕到村尾去,再過來。車上還有春兒準備的禮當,我先給王嬸子搬下來。”
王黑牛家的一聽,春兒讓他們家給錦春記宋進,這短短幾個月下來,也是掙了不少銀子,今個大娃結婚,咬了咬牙才能殺的起一頭豬,沒想到,春兒過來,還帶了禮物,忙對著謝春兒道:“春兒,這如何使得?”
謝春兒上前握住王黑牛家的手,笑道:“嬸子,這有什么,一些吃食罷了,嫂子別介意,就是那炸雞這會都涼了,還得王嬸子上桌的時候,在炸雞一邊就好了。”
王黑牛家的見謝春兒這樣說,便也做罷,總不能讓春兒將這些吃的再帶回去,“哎,那就謝謝春兒了。”
對著謝春兒說完,又忙叫了王二娃出來和宋進搬東西。
王黑牛家的看到搬出來的東西,二十只炸雞,還有兩大分不知名的糕點,本以為春兒丫頭送一些就行,沒想到竟然送了這么多,他們家就擺十五桌席面,如今多了二十只炸雞。
每桌一只,還多了五只,再加上殺的豬,這辦的婚宴都快趕上村長家了,還有春兒做的糕點,這說出去得多有面子啊。
王黑牛家的想想都開心,連連給謝春兒道謝。
“楊嬸子,你和春兒且在這邊坐坐歇息一會兒,二娃子你去給你楊奶奶倒些茶水,春兒我就不在這兒陪你們了,還有得忙。”
“王嬸子你快去忙,不用管我。”
王家沒有分家,幾個兄弟都住在一塊,王家的房子也算是杏花村修得好,占地也是極大,不過多于王家眾人還是有些小了的。
這會兒王家眾人都在院中收拾菜蔬,準備材料,豬也已經殺好了,到時候王家幾個妯娌就大展身手用起來也方便的多。
雖說平日里可能有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幾個妯娌吵吵嘴,可這婚喪嫁娶的大事兒,一點也不敢犯糊涂,畢竟關系著王家的臉面,誰在這個時候掉鏈子。
王家院子中站著的精神矍鑠的老太太可不答應。
“楊奶奶,春兒姐姐喝茶。”
“哎,二娃乖,看著比大寶好像能矮一些,姐姐家里養奶牛了,到時候要常到你柱子叔那里要牛奶喝,這樣,二娃也能長的高高了。”
大寶到底在謝春兒的呵護下,營養跟上了,這身高也竄了很快,估計不出兩年,就要把謝春兒給遠遠甩到身后了。
王二娃聽謝春兒這樣說,心中自然高興的很,沒有喝上大寶養的羊奶,倒可以提前喝上了牛奶,自己肯定以后也能長的高高的,和大寶一塊去當將軍。
只是想到謝柱子,王二娃還是有些擔心的。
謝春兒見王二娃臉色先是一喜而又皺在一塊道,“怎么了,大寶,可是害怕你柱子叔,沒事,到時候春兒姐姐給柱子叔說,你放心大膽的去要。”
王二娃一聽,頓時一張小臉樂開了花,笑道:“謝謝春兒姐姐。”
謝春兒又拉著王二娃問了會兒話,過了段時間見趙珍珍來了,忙又和趙珍珍找了個僻靜的地方談心說話去了。
“春兒,你好狠的心,好長時間都不找我來玩,這要不是村子里有事兒,我都碰不見你,你說,還怎么罰?”
謝春兒看著越發嬌俏的趙珍珍笑道:“我們珍珍等著嫁給夫婿呢,我如何敢打擾,你要是惱了,我如何向人家方秀才郎交代。”
“你...春兒好啊,敢取笑我.....看我不撓你.....”
許是趙珍珍許久在閨房繡嫁衣,沒有出來的緣故,皮膚白皙細膩了不少,這會兩朵紅云飛上臉頰,白里透紅,越發顯得健康美麗。
“好了,珍珍,你看王嬸子家這么多人,別讓人看了笑話。”
謝春兒這樣說,趙珍珍才止了動作,緩了口氣對著謝春兒道:“哎,春兒,年底我就嫁過去了,不知道方公子好不好,聽我姑說人挺好的,可我這會兒想起要嫁給方公子,就心里有些擔憂。”
哎,傻丫頭,都快結婚了,還未和自己結婚的人說過一句話,盲婚啞嫁的能不擔心嘛。
只不過趙珍珍出了她那個不靠譜的娘,其他人都挺靠譜的,給珍珍選的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
“珍珍放心,你啊嫁過去就好了,你還不放心村長和趙楊叔嘛,沒問題的。”
就趙珍珍的婚事來說,家里人該走的流程都走了,只剩下到了吉日趙珍珍嫁過去,趙珍珍除了接受也沒有法子,總之珍珍是見過那方秀才的,知道長了什么樣子,也不算盲婚啞嫁。
只是到底缺了些自由,可這個時代不都是這樣,趙珍珍生在在這樣的環境中,就算謝春兒說了婚姻自由,戀愛自由的觀點,可以料想到是,趙珍珍是十有八九的不會贊同。
所以謝春兒未說,畢竟像孫若蘭那樣勇敢去追求的女子到底是少數。
“來珍珍,咱們不想這個了,你看我給你帶了什么。”說著謝春兒從袖中太初一方錦帕子,層層打開,只見一對金鑲玉的耳墜放在帕子上,在晨陽的照射下,閃著熒光,顯得潤澤,一看就是價值不菲的。
“春兒,這,這是?”
謝春兒一笑,“來,珍珍我給你戴上。”
從秦府回來,看到這一對白玉之中帶著幾縷翠色的金鑲玉耳墜,謝春兒就打算送給趙珍珍。
這么久了,謝春兒還沒送給過趙珍珍禮物,兩人感情如此要好,況且謝春兒還沒有扎耳洞,正合適給趙珍珍。
趙珍珍一看那耳墜就是價值不菲的,他們家除了兄長有一塊質量不好的雜色佩玉之外,再也沒有玉了,可見雨的價值,如今春兒給我這么重的禮,自己怎么收的下,連忙推辭。
謝春兒那里肯,將趙珍珍按在凳子上坐好,直接將兩只耳墜給趙珍珍掛在了耳朵上。
帶上耳墜的趙珍珍,姿容一下子提升了幾分,臉色紅潤健康,再搭配上這潤澤的白玉耳墜,顯得整個人都比方才多了光。
趙珍珍長的本就比謝春兒好,如今在耳墜的襯托下,又是長了幾分顏色,幸好謝春兒來之前好好打扮了,要不然就被趙珍珍落好遠了。
趙珍珍摸了摸耳朵上的耳墜,見春兒一臉開心的看著自己,明顯是真心實意的給自己的,心下感動,看著謝春兒道:“春兒你真好。”
“珍珍,咋倆自小一塊長大,如今你都快要嫁人了,這么多年了,不對你好,對誰好,放心,你大喜的那天,還有更好的等著你呢。”
“春兒再不可了,多破費的。”
“沒事兒。”
接受了謝春兒的記憶,又和趙珍珍相處了許久,自然明白趙珍珍的為人。
而且趙珍珍對自己開鋪子啥的,一點都沒有嫉妒,還是照常的對她,這樣好的性子,能不讓謝春兒珍視,畢竟朋友難得,得到了就要珍視,一對耳墜比起朋友伴在身邊的歲月來說,又值得了什么。
這邊謝春兒和趙珍珍聊得正熱鬧,一旁的謝春兒也成了王家人和杏花村村民們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