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謝春兒一行人就回了杏花村。
村長見謝春兒要收麥子,立馬讓趙楊也不去鎮(zhèn)子上跑牛車了,自己帶著趙楊和趙槐一塊去給謝春兒家收麥子。
在村長家和王黑牛家的幫忙下,謝春兒家門口前的五畝地接近日暮的時候就已經(jīng)收完了。
按照慣例,別家來幫忙的話,要給人家喝湯的,也就是弄一桌好菜招待大家吃一頓。
左鄰右舍,宗族親戚就是在這樣的互幫互助中漸漸擰在了一塊,也就是人情味了。
冬娘是第一次來杏花村,她自小進了侯府,在侯府長大,村子在她小時候的模糊記憶里只不過剩下父親那張貪婪沒有半點憐惜的臉龐。如今到了杏花村,那些沒有見過她的,待問清她是宋家的遠方親戚,又是孤零零的一個小寡婦,對她憐惜更甚。
冬娘感受著眾人的關心,一股暖意縈繞在冬娘的心頭,自小見慣了人情冷漠,如今能碰上姑娘,碰上這些對她憐惜有加的人兒,她冬娘是何其有幸啊。
姑娘和楊奶奶,還有村長家的趙奶奶,王嬸子在廚房里忙活,她本來是要幫忙的,村長家的趙奶奶聽見自己懷有身孕,連忙讓她坐在院子歇息。
看著和二娃拿著麥秸稈玩螞蚱玩的正開心的大寶,冬娘笑道:“大寶,你去拿些麥秸稈,我給你扎個東西。”
謝大寶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去院外麥地里撿了些麥秸稈拿了回來,“冬姐姐,給,麥子都收完了,趙爺爺他們正捆麥堆呢。”
“是嗎?那待會咱們就可以吃飯了。來,我給你扎個小兔子。”
冬娘接過麥秸稈,拿起一束麥秸稈,手指翻飛,三兩下就用麥秸稈弄出來兩個小兔子,交到大寶和二娃的手中,惟妙惟肖,兩個小家伙玩的很是開心。
看著兩人用麥秸兔子逗弄著螞蚱的樣子,她啊,也這樣玩過,收了麥子之后,秸稈就是她最好的能玩的東西了,小時候的事情都忘的差不多了,如今看見了麥秸稈,倒想起了怎么做麥秸兔子。
等村長他們忙完回到謝家院子,謝春兒的飯菜也做好上了桌。
“村長爺爺辛苦你們了,快洗漱洗漱,嘗嘗春兒的手藝。”
“哎,好。”
趙福生看著春兒丫頭熱情的招呼他們,再看看那一桌的飯菜,這春兒丫頭如今是越發(fā)的能干的,他果真是沒看錯人,這春兒丫頭不但將鎮(zhèn)子上的生意做的紅火,這為人啊也是一等一的,掙錢了也沒有瞧不起村里人,該叫啥就叫啥。
現(xiàn)在村子聽到最多的就是對春兒丫頭的贊美聲,都沒人敢說壞話,可見春兒丫頭在杏花村的地位。
其實春兒丫頭能有這些好名聲,都是春兒丫頭做的好,杏花村無論誰去了錦春記,春兒丫頭就給個歇腳的地方,若是吃飯,收的還是最低的錢,偶爾還會送些東西,現(xiàn)在村里人無一不說春兒丫頭會做人,就連劉寡婦也住了嘴,一天安安生生的。
以前啊人人都覺得,這些家怕是要敗了,連他也不例外,沒想到春兒丫頭硬生生的站了起來,而且比以前更好了,現(xiàn)如今啊,他們家倒欠了春兒丫頭一筆巨款。
哎,時也命也,也幸好春兒丫頭心善,不催他們,有錢了再還,要不然他這老頭子一張老臉都不知道往哪兒擱,辛辛苦苦了大半輩子積攢的家業(yè),就一朝被別人騙了去。
胡氏真的是誤了我們趙家,要不是看在子修的份上,他怎么可能容得下她?
現(xiàn)在全家都是勒緊了肚子,省吃儉用,以期早點講春兒丫頭的銀兩給還了。
“村長爺爺,你嘗嘗這個燉肘子,這我早上就燉上了,現(xiàn)在煨的正爛乎。”
趙福生看向謝春兒指的那道肘子,果真燉的極爛,油紅色的豬皮松松垮垮的搭在里面的筋肉上,加一筷子,肉立馬就和骨頭脫了,漏出里面白白的豬骨,放進嘴里,咸香軟糯的豬肉立馬在口腔里化開了,咽進肚子里,舒服妥帖。
他們家啊自出了那事兒起,就樣樣節(jié)省,如今都好久沒有吃豬肉了,肚子里沒有半點油花,此時這一口豬肉猶如久旱逢甘霖,一下子滋潤了自己的胃囊,讓他回味不已。
再看看自己老婆子和王家的幾人,吃的噴香,連話都顧不上說,可惜這么好吃的飯菜,子修和珍珍吃不上,沒法子,給謝家干活,又不是坐席,自己又好歹是一村之長,如何能做那等沒有顧忌的事情,其他人自然就留在家里了。
特別是還有胡氏,可不能再讓她出來丟人了,就會耍些小聰明,沒半點腦子,到時候得罪了春兒丫頭可怎么好。
“大寶,二娃來我給你們舀湯。”
“哎,謝謝春兒姐姐。”
“趙奶奶,王嬸子你們也喝喝這雞湯,對身體好。”
一桌飯眾人就在一片祥和的氛圍中吃完了,吃了是既舒心,又填飽了肚子,滿足了味蕾。
飯后,眾人坐在院中乘涼閑諞,趙福生想到,如今春兒丫頭的地里的麥子已經(jīng)收好了,總不能讓地給空著,到時候還得翻種黃豆或者其他的蔬果,畢竟麥子一年只能種一季,種點其他的,也好過地里荒廢著,春兒丫頭年紀小,還是他給春兒丫頭提個醒。
想到這兒的趙福生,便開口對著謝春兒道:
“春兒,丫頭你這麥子收了,讓地歇一歇,就該種其他的了,你是準備種些菜,還是種豆子?”
聽趙福生這樣問,謝春兒已經(jīng)打算好了,就在院門口哪幾畝地上開一個小型的養(yǎng)殖場,留上個一二畝地用來給家禽種些口糧,其他就用來養(yǎng)雞或者羊、豬之類的。
“村長爺爺,那些地我不準備種莊稼了,我打算在上面養(yǎng)些雞之類的,現(xiàn)在錦春記用量大,我就打算自己來養(yǎng),也好多掙些利錢。所以現(xiàn)在就想問問村長爺爺,可不可以用那些地來養(yǎng)家畜。”
趙福生一聽,想不到春兒丫頭有這個打算,頓時有些佩服的看著謝春兒,這丫頭真是個做生意的料,自家來養(yǎng),可不是能減少些成本,反正村子里養(yǎng)雞也便宜的很,把圈扎好,就能養(yǎng)。
想到這兒,開口對著謝春兒道:“你這丫頭可真是個天生做生意的,衙門對這些是不管,只要一年按時交上賦稅,也不管你是交糧還是交銀子,只要按時交到他們手里,其它他們一概都不管的,春兒丫頭你放心去做。”
謝春兒一聽,沒有限制就好,她就怕衙門有些其他的限制,倒不好操弄,只能在院子里養(yǎng),現(xiàn)在好了,可以用農(nóng)田那是再好不過了。
將雞苗放進去,散養(yǎng)著,雞肉的味道也好。
“那我就放心了。”說完,又看向王黑牛,趙楊兩兄弟,自然還有謝柱子道,“到時候,還得幾位叔叔幫忙了。”
趙槐一聽,笑著說道:“春兒你放心,到時候還給我們弄一桌今天的席面,保證給你把活弄的漂漂亮亮的。”
“那我就放心了,多謝幾位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