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劉寡婦二人遠去的背影,楊氏嘆了口氣。
“哎,說起來這劉寡婦也是個苦命人啊,”
謝春兒聽奶奶這般說,倒有些好奇,便問道:“怎么了,奶奶。”
“這劉氏啊,年紀輕輕就守了寡,又沒個孩子,家里就剩她一個人,人很要強,就是性子不太好。”
謝春兒一聽,倒也理解,劉寡婦孤身一人,不要強些,只怕被人欺負的沒邊了,這年代本來對女性就多有頗責。
不過這和自家也沒有太大關系,只要這劉寡婦以后別打自己的主意就行,自己也懶的計較。
“好了,奶奶別管他們了,今個累了一天了,現在先好好休息休息,待會還得準備明天的食材呢。”
謝春兒幾人將前頭的鋪子收拾好,就將前頭鋪子給鎖了,回了后院。
每日鋪子就開早中午,啥時候賣完啥時候休息,鋪子生意好,每天幾乎剩不了多少東西,謝春兒都是早早關門。
在謝春兒眼里掙錢很重要,但是身體更重要,要是累出了病可不劃算。
就他們幾個人,楊氏年齡大了,大寶還在長身體,宋叔一直坐著也對身體不好,超出了身體的負荷能力,掙再多的錢健康沒有了,謝春兒寧可錢少掙些。
幾人回到后院,見謝大寶又把小羊拉到院子里,楊氏眉頭一皺:“大寶,怎么這么不聽話,又把羊拉到院子里,到時候撒的到處都是,又得收拾。”
“奶奶,不會的,我給小羊說好了,讓它不要在院子亂拉,它一個人在后門可孤單了,沒大寶可不行,你看它都想大寶了。”
謝大寶說完,那小羊還挺應景的“咩咩....咩咩”的叫了幾聲。像是在回應謝大寶說的話。
楊氏被謝大寶說的哭笑不得,只得隨他去,反正要是小羊亂撒,到時候讓大寶自己收拾。
當初買小羊回來,等養大了好給姐弟兩補補身子,如今啊,看著大寶胖嘟嘟的臉龐,看來是不用了。
春兒丫頭啥好的都給大寶,現在大寶就像那年畫上騎鯉魚的小童子一樣,胖嘟嘟的惹人喜愛。
就是大寶這小子愛到處瘋玩,有些黑,不過啊,只要身體健健康康的就行,平安長大,給老謝家把香火給續上,自己也有臉到地下去見老頭子。
這小羊就養著吧,她也能解解悶,沒事了,拉出去溜溜羊,就像春兒丫頭那樣說的,對身體好。
日頭西沉,金紅色的夕光爬上了屋檐,在白色的窗戶紙上投下黑色的影子,微風輕輕拂過,吹起宋進的衣角,可絲毫未影響他半分,仍舊聚精會神的捧著一本書坐在石凳上閱讀著。
少年郎捧著書在棗樹下的畫面想想都讓人覺得美好,如果忽略一旁逗弄著小羊的謝大寶的話。
看著這幅畫面的謝春兒,如此想著。
奶奶和宋叔都回屋里休息了,此時院子就只剩下謝春兒、宋進,謝大寶外加一頭小羊羔。
“大寶,宋大哥給你教的,你都學會了沒,別光只顧著玩,你還要給我考個狀元回來,讓我當狀元姐姐的,你忘了。”
謝大寶正玩的開心,聽見姐姐這般問,手下動作一頓,撓了撓頭,尷尬的朝著謝春兒笑了笑,然后給看過來的宋進不斷擠眉弄眼,“我都會了,不信你問宋哥哥。”
宋進看著大寶這幅樣子,知道他想讓自己干什么,這不行,要是讓春兒妹妹知道了,還不得怪罪于我,剛想開口,不料謝春兒反倒是開口了。
“看你這個樣子,就知道今天的功課還沒有做,你也別求宋大哥,我都看見了,你這個樣子,還怎么上學堂,去,把書拿出來,給姐姐讀讀。”
謝大寶見姐姐生氣,趕緊應到:“哎,知道了姐姐,我這就去拿。”
“這孩子.......”
宋進見謝春兒這幅樣子,笑道:“春兒妹妹莫急,大寶還小,等到了學堂,都是讀書的,有了氛圍,大寶就定性了。”
“但愿如此吧。”
謝春兒其實也不愿把大寶逼得太急,有了這么個弟弟,謝春兒疼愛都來不及,怎會去逼他?
只是古代男子要想取得功名地位無非就那么幾條路,或科舉或沙場或商海,可前提是肚子里要有學問,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才能站得住腳跟,所以上學這一遭是必須要有的。
謝春兒能護得謝大寶一時,可不能護著一世,要想成為一個頂天立地有責任心的男子,還是得靠他自己。
她能提供的只不過是大寶成長路途的物質條件罷了。
“........古九州,今改制。稱行省,三十五。曰士農,曰工商。此四民,國之良。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有蟲魚,有鳥獸。此動物,能飛走。稻粱.....姐姐,這接下來的字我不認識了。”
看著謝大寶臉漲紅的樣子,謝春兒笑道:
“怎么不會了,以后宋大哥教了,記得多多復習,這個字念作菽,孔圣人都說了,要溫故而知新,這樣才能不忘,牢牢記在腦子里,好了繼續吧。”
“麥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姐姐,我讀完了,宋哥哥教在這兒了,這段話的意思講了五常,教導我們要將禮儀,遵道德,還有六谷六畜這些生活常識。”
“姐姐,怎么樣,我說的對吧。”
謝春兒見大寶一臉求夸獎的樣子,也不吝嗇夸獎。
“大寶真棒,以后在讀書這件事兒上要多上點心,大寶這么聰明,只要認真,肯定能學會的,你再把這段三字經給讀讀,再嘗試和前面的連一塊背誦,去吧。”
對于小孩子,訓斥要把握度,也要不吝鼓勵,這樣才會讓小孩子建立自信心,建立學習的興趣。
宋進看著謝春兒教弟,感嘆道,春兒妹妹天賦真好,僅用了一段時間不僅學會了認字,還背通理解了三字經,這要是朝廷準許女子進朝為官,以春兒妹妹的資質定能蟾宮折桂。
只是這不過是妄想罷了,自武后登上皇位,再沒出個執掌一國的女君,像是一剎那,光芒就盡散了。
不過想來女兒是不比男兒差的,歷朝歷代都出過鼎鼎有名的杰出的女性,只是不能進朝為官,只得在家相夫教子。
這在宋進看來何嘗不是一種損失,只是在絕大多數人看來,這絕對是大逆不道,翻天覆地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