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有知情權。”秋小落目光異常堅定。
催盞望了一眼陳數(shù),雖然看到陳數(shù)一直在搖頭,他卻還是將實情告知給了秋小落聽:“其實說來也簡單,你娘曾經(jīng)懇求我們,若是有一日你非死不可,讓我們救你一命罷了,實在是一個母親對孩子最簡單的期望,不是什么大事。”
催盞雖然說得輕松,可是秋小落聽起來卻是心驚肉跳。
穆弱桐是誰?是她到現(xiàn)在為止經(jīng)歷的任何事都能有關聯(lián)的人物。她有與眾不同的血脈,與眾不同的身份,也有一個難以令人猜透的心思,她就像是一個比天尊還要神奇的人,冥冥之中掌控了蕓蕓眾生。
面對這樣一個人,秋小落怎么可能相信,能讓穆弱桐托付的事情,會是一件小事?
“能不能說得詳細一些?”秋小落仍然窮追不舍。
催盞微微嘆了一口氣,見秋小落當真態(tài)度堅決,便開口繼續(xù)說道:“那穆姑娘早就預見到你未來會有一場浩劫,必然會殃及性命乃至有魂飛魄散的危險,她不忍心見到你魂飛魄散,所以才懇求我們救你一命,當然,這筆交易是非常公平的,我們也從你娘的身上,得到了天大的好處。”
“交易?”鳳鳴明知道現(xiàn)在是秋小落在詢問逍遙游的人,可是他仍然忍不住發(fā)出了自己的疑問。
玄焰山莊的情報網(wǎng)強大到連誰人在何地吃了什么菜都能知道,可是催盞此刻所說的事情,鳳鳴竟是一點兒也不了解。
他一時間有些詫異,不知道到底是因為穆弱桐太神出鬼沒了,還是因為自己的情報網(wǎng)其實有致命的缺點,只是他自己還沒發(fā)現(xiàn)罷了。
催盞聽到鳳鳴插話,卻沒有任何不悅,他只是仍然慢慢往下說道:“你母親給逍遙游送來了一則寶典,其實里面所記載的東西,你似乎知道得不少。”
“我知道不少?”秋小落又吃了一驚:“我與穆弱桐其實沒有任何交集。”
“可是你所用的法門和拳腳,卻都與那本寶典所記載的一模一樣。”
“拳腳?”秋小落聽到這個有些陌生的詞匯,先是愣了愣,隨后她擺開了一個索拿手的姿勢,腳下才定了火和山位,隨后舞了一套漂亮的連招,等到一套拳法打完,她才問催盞:‘是這樣的么?’
催盞聞言連連頷首:“便是這一套。”
秋小落幸虧沒有喝點什么,否則這會兒肯定要全都吐出來。
她方才所比劃的招式其實不是別的,而是邱家流傳下來的殘缺古武。
“這些只不過是很粗淺的拳腳功夫而已,并沒有多大實際用處啊。”秋小落說著,不由得想到了方元老人。那個老人所會的邱家古武可比她這個正統(tǒng)邱家傳人多得多。
催盞一聽就忍不住笑出了聲:‘此言差矣,小友你不知道,這一套拳腳功夫,若是配上使用者的心火之力,能夠變化出無數(shù)變招,通常能夠制服敵人于無形。舉個例子,昔年江湖之上有一個叫方元的青年,一戰(zhàn)成名。當年他居然敢一人單挑林默,而且還與林默打了個平手,所依靠的就是這一套拳腳掌法。而且,當年的方元,不過初出茅廬,心火之力尚淺。’
“什……什么?方元?”秋小落只覺得自己好似在坐過山車一樣,這還沒幾句話,就硬是彎了十八彎,險些把她給甩了出去。
“對,方元。”催盞瞥了一眼秋小落:‘我記得小友似乎提到過他的名字。’
秋小落靈光一閃,突然一拍大腿,隨后又像是老鼠見了貓一樣條件反射扭頭看了一眼鳳輕鴻,見鳳輕鴻沒有被她吵醒之后,才松了一口氣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有一個大膽的猜測,這一套拳腳功夫,不是穆弱桐教給方元的,就是方元教給穆弱桐的,具體印證方法,恐怕還要看一看穆弱桐當年留給你們的那一套法典。”
秋小落畢竟學過不少邱家殘缺的古武,對這一套武術可以說是熟悉到骨子里去了,邱家歷代人都曾經(jīng)試圖還原古武散軼的招式,雖說不倫不類,但也大致勾勒出了一個范圍出來,如果能夠看到真本真跡,秋小落自信自己一定能認得出來其中的差別。
秋小落本就算是逍遙游的門人,加上東西本來就是穆弱桐給逍遙游的,對秋小落,他們自然沒有什么保密的必要,反倒是鳳鳴和柳蘭汀倆口子,自知避嫌,便尋了個要照顧兒子的由頭,沒有跟著他們一道去逍遙游的藏書樓。
這逍遙游山門內,有三處地方常年派人把守,看管極嚴,前些年因為逍遙游的山門大陣即將損毀,導致聆圣觀的清氣瘋狂外泄,倒是有在一段時間內加強了對聆圣觀的戒嚴,可另外三處不同,另外三處從戒嚴開始,就從來沒有松懈看官的那一天。
這三處地方,從重要程度來排的話,當是雀樓第一,劍閣第二,藏書樓第三。
雀樓內安置的是逍遙游歷代先人的排位,還偷偷養(yǎng)了一個天之嬰在里面,自然是屬于第一戒嚴的區(qū)域。劍閣,從得到天罰劍開始,便常年戒嚴。現(xiàn)如今雖然天罰劍不在劍閣了,可是劍閣內仍然有無數(shù)神兵利器,不可疏忽。
第三處藏書樓,則保管了逍遙游幾乎所有心法修煉法門和各代弟子的參悟手稿,再加之逍遙游也喜歡藏書,因此藏書樓的重要程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當年作為交換的寶典,便被催盞和陳數(shù)放入了藏書樓之中,等閑人根本無法看到真跡。
他們三個人經(jīng)過了五道關卡,開了十六扇門之后,這才走進了藏書樓之中。
藏書樓內無論何時何地都燈火通明,可是用的卻不是明火照明,因為樓里全都是書籍,一旦燒毀就是不可預估的災難,因此用于藏書樓照明的,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珍珠,平日里陽光照進藏書樓的時候,這些分布在四面八方的珍珠就會吸收陽光,等到天色暗淡了,便能將吸收的太陽光放出用以照明,像極了最早起的太陽能,只是這個太陽能的造價實在是太昂貴了一些。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