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資金(三)
“其實我剛剛說的正是我們現在的平陽縣農合社和之前大浦鎮農合社的相同點,現在我來說說不同點。不同點就是我們以前是面對的大浦鎮的農民朋友,以后我們面對的是平陽縣的農民朋友。以前我們的身份是政府干部,以后我們大家就是企業員工了,特別是這一點,我要請大家調整好心態,努力地適應這個轉變。其實我剛剛說的不準確,我們農合社并不算是企業,當然,他也不是政府行政單位,他更像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企業的目的是什么?當然是盈利,只不過企業是讓企業自身盈利,而我們的目的是讓我們所有的社員也就是我們廣大的農民朋友盈利,這一點就是我們農合社成立的根本目的所在,也是我們林山市農改工作的目的所在。我們····”王文超用很直白的語言洋洋灑灑地說了半個多小時然后結束,閉嘴,坐在臺上喝著茶,聽著其余人發言。
這個會一直開到下午五點才結束,王文超和李靜等人直接都上了王文超的車一起回籌備小組。
“李助理,平陽縣農合社現在成立了,目前工作主要分兩塊,第一是保持,第二個是進取。保持就是要保持好大浦鎮農合社之前的那些項目,要經營好,爭取在讓所有社員盈利的同時我們農合社自己也能夠提高盈利,這是我們的根本,畢竟我們不能一直都靠政府的財政支持,自己具有造血功能才是長久之計。進取是平陽縣農合社接下來工作的重中之重,現在離我們農合社總公司的成立時間已經越來越近了,只要我們農合社總公司一成立,我們所有的資金就將到位,到時候我們的資金總不能一直擺在賬上看著吧?要花出去才能實現作用,所以,你要多督促和引導平陽縣農合社的同志去開發新項目,爭取在農合社總公司成立的時候能夠立馬上馬幾個大項目,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平陽縣農合社這群同志要說正常經營他們有經驗,但是開發新項目他們的經驗不足,這一點你要多幫幫他們,給他們傳授點經驗”王文超坐在車上對李凡英說道。
“恩,等辦事處那邊的事情全部落實了之后我就會開始這邊的工作了。王組,現在平陽縣農合社是成立了,不過其它縣市的領導可就開始眼紅了”李凡英接著道。
“怎么了?”王文超怪異地問著。
“他們可不滿足僅僅是一個沒有實際投資作用的辦事處,他們現在想要的是盡快成立各縣的辦事處,想著能夠早一點開展項目。最近幾乎個個縣市的領導都和我說了這個事情,他們很急切啊,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弄得我現在多怕見他們了”李凡英苦笑著說著。
“他們當然急啊,他們的政績是與農改工作掛鉤的,農合社一日不成立,投資一日不到位、項目一日不上馬他們政績從哪來?可是,他們急我們不能急,我們不能一窩蜂的把各個農合社都成立起來,要循序漸進,一個一個來。我們手里的資金和人員等都不支持我們這么做。最關鍵的是我們還沒有經驗,我們必須等到平陽縣農合社成立了并且成功上面幾個項目有了足夠的經驗之后再開始逐一的成立各個子公司。其實,他們想要項目也可以辦到啊,我們不是有辦事處嗎?讓他們和辦事處去談,只要他們哪個縣能夠談妥幾個大項目,我們就立馬成立子公司,你就這么對他們說。不過這是后話了,一個項目從設想到最終立項起碼要大半年時間,這大半年時間也足夠平陽縣農合社慢慢來了。就這么辦吧,就按我說的對他們說,也讓他們出出力,不然單靠我們自己來干工作很難”王文超一邊想一邊說著。
“好,我就這么對他們說,不過我想,他們找我談這個事只是試探一下口風,最終還是會去找你甚至于是找市領導的”李凡英說到這忍不住笑了笑,她很少笑。
“他去找市領導更好,我現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農合社總公司一日不成立我手里就一日沒錢,沒有錢談什么都是白搭,他們去找市領導對我們也是好事嘛!蓖跷某残α诵φf著,然后李靜說道:“李靜,你讓合同部和財務部多對平陽縣農合社的經營和財務方面進行監督,最好要列出一套切實可行有效的監督機制,這樣才能最有效的實現監督”。
“嗯,我早就已經和幾個部門負責人談了這個事了,現在正在策劃這個,有了方案之后我會給你看的。但是我得先申明一點,我既不是搞審計出身的,也不是搞財務出身的,我可不能保證我弄出來的東西會有效”李靜笑著說著。
“話不能這么說,要按出身來說的話,我可是敬老院出來的,按照你的理論我不就只能一輩子都呆在敬老院福利院?不管你行不行,這個事都只能交給你了。你好歹在工商局剛過這么多年,多少懂一點。我和李助理兩個人可是從基層爬起來的泥腿子,對于這一套完全搞不明白,你行也行,不行也得行”王文超笑呵呵地說著。
“行吧,我盡量。不過這個東西倒不是太難,監督機制雖然各個單位都有不同,但是都大同小異,畢竟國家對這一塊是有規定的,我們也需要結合我們實際情況稍微做一點調整就行了,問題不大”李靜白了王文超一眼,然后點頭道。隨后又道:“對了,跟你說個事,這個禮拜四,我與林山日報的記者說好了,過來找你采訪,你得在辦公室里等著別人”。
“嗯,好。小伍,你把這事記一下,到時候記得通知我”王文超吩咐坐在前座的伍進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