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防備的妥當,若當有那一日,讓皇上禪位為太上皇也不是不可。
兩人一拍即合,動起手來更是無后顧之憂。
這一日,下完早朝后,二皇子爭得了江南水災攜賑災銀去安撫災民的美差。
這一差事可得民聲民望,辦得好了,朝中大臣自會另眼相看,無疑是在為二皇子的名聲做鋪墊。
皇上離開后,朝里的大臣們一邊走一邊三三兩兩的揣摩著皇上的心思:
“張大人,您說,皇上這是什么意思?安撫災民之事素來是歷代儲君去做的,為的就是讓儲君拉攏民心……您說,這是不是要變天了?”那人說著,還悄悄的指了指上空,暗示道。
那被稱為張大人的大臣隱晦的回頭往座上的龍椅看了一眼,壓低了聲音道:“誰說不是呢!諸位皇子都漸漸成年了,儲君之位仍未定下,許是皇上為了不讓諸位皇子們爭個頭破血流,有意把儲君之位定下來了吧!”
也有人質疑道:“不應該呀!二皇子的母妃不是忽然暴斃了嗎?余妃母族又不是什么大族……許是皇上見余妃身亡,怕二皇子傷心,這才尋些事情來讓二皇子做,讓二皇子忙碌起來了自然便不會想起余妃了吧?”
還在與朝臣說話的二皇子聽聞那幾位大人的交談,面色不禁一黑,不過也僅是一瞬之間的事,很快便收斂起來了。
不過,倒是這些人的提醒讓二皇子愈發的心安了些,他原還有些不安他父皇莫名其妙的對他好,寶妃還怕是他父皇布下的局。
其中未必沒有他父皇對他的補償。
畢竟,母妃是母妃,他是他。
母妃縱是再不堪,也是養育了他多年,如今人死了,他也會傷心。
父皇或許是在安撫他吧!
這時,與自家母族余下的大臣說完話的九皇子看見二皇子面上的洋洋自得,一雙俊美的狐貍眸中閃過一抹什么,笑著靠近二皇子,恭賀他道:“恭賀二皇兄深得父皇信任,父皇對你委以重任,九弟祝二皇兄你勢如破竹,凱旋歸來!
九皇子這些日子的接近二皇子并非不知,只當是九皇子見他勢頭好,想要投靠他罷了。
可不是嘛!
同樣是失了母親,他能得到父皇的寵愛,而九皇子因廢后及大皇子的連累而不招父皇的眼。
良禽擇木而棲,他這九弟看來是個聰明人呢!
而他,恰好需要皇子們的支持,既是如此,何不互利?
只要九皇子夠恭順,日后待他登上大統,也不是不能分九皇子一個閑野王爺的位置坐坐。
畢竟,待他登上九五之尊那個位置之后,他有的是要算帳的人。
諸多兄弟,他總不能全都殺光,以免朝臣們說他手段殘忍容不下手足。
既是如此,何不挑幾個聽話的留著?
就如他父皇這般,諸多兄弟之間,不也留下了顧王叔及其他幾個王叔嗎?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