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迎在開始壘木頭房子之前,一次性地把做地板、屋頂、門、床板等所需要的木板都切割了出來。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節(jié)省汽油。如果不斷地重復啟動電鋸是非常浪費汽油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把木板都切割完畢讓李迎覺得更有信心。萬一房子還沒蓋好,汽油就已經(jīng)用完了,電鋸就成了廢鐵,到時木頭的一些簡單加工,例如弄凹槽,鋸斷木頭之類的,還可以用斧頭和鋼鋸來完成,但木板切割就會變得十分困難了。
把所有木板都鋸好了,李迎就開始把木板平整的鋪在了基座上面的兩根大木頭之間。這就是房子的地板。李迎把木頭安裝編號逐一壘了起來。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木屋的輪廓逐漸出來了。四堵木墻已經(jīng)有一人高。李迎在面向湖的那堵木墻上,量好并用木炭劃出了門和窗的位置,用電鋸沿著畫好的線鋸了下去。這樣就在木頭墻上開出了兩個大口子,一個是門框,一個是窗框。沿著剛鋸開的木頭尾端的中心線,李迎從上往下鋸出了一個凹槽,這凹槽貫通了所有被鋸開的木頭的尾端。然后用木錘往凹槽里面打進了一根手腕粗的木棒,這根木棒的主要就是把鋸開的木頭們連接起來并固定下來。李迎繼續(xù)把木頭一根一根壘上去。沒多久,四堵兩米多高的木頭墻都壘好了。李迎在兩端壘出了一個三角形作為房子的坡頂。李迎挑了幾根較粗大的木頭壓在了坡頂?shù)纳厦。這些木頭將擔當屋子的橫梁。最后李迎把事先鋸好的木板一塊塊的鋪在了橫梁上,屋頂就出來了。
李迎到林子里面,刮了不少松樹脂,裝在空的罐頭盒里面,放在火上面烤。在高溫下,樹脂開始融化,李迎往鍋里面加入木炭磨成的粉和木頭鋸末,用棍子攪拌均勻。這是傳統(tǒng)印第安人用來填縫的材料。他用這些松脂把屋頂木板木頭之間以及墻身上的的縫隙都一一填好了。這樣就不會雨天漏雨,冬天進風。
所有的汽油最終都用完了。汽車,電鋸都變成了一堆廢鐵。李迎把車上所有能拆的東西都拆了下來:擋風玻璃、油箱、排氣管、車廂的蓋板、座椅、空氣過濾器、輪胎、鉸鏈、螺絲、螺母等等。這些東西,他都要派上用場。
現(xiàn)在木房子只剩下門和玻璃沒有裝上去。李迎把切割好的木板,用幾根木棍橫著釘在了一塊,做出了一道門,跟著用車上拆下來的鉸鏈,螺栓,和螺母把門固定了在門框上面。雖然木屋的窗框是根據(jù)皮卡的擋風玻璃的尺寸鋸出來的,李迎還是費力不少勁才把汽車玻璃裝上去并固定好。因為擋風玻璃有一定的弧度。所以與窗框之間留有不少較大的縫隙。李迎在這些縫隙之間塞上一些小木條,然后再用調好的松脂把縫隙逐一填好。
李迎搬來兩個之前鋸好的大樹墩,上面鋪上了汽車廂的尾板,桌子就有了。他把汽車的四個外胎拆了,兩個綁一塊,靠著木墻邊上,上面鋪上訂好的木板,這就是床了。李迎用沙子和水把油箱里面殘余的汽油洗干凈之后,用鋼鋸在一邊鋸出一四方口子,接著在小溪的河床里面撈了一些黏土,用水攪拌均勻,用汽車空氣過濾器上面拆下來的的濾紙濾去了沙石一類的雜質,再烘干去掉一些水分,最后把粘土揉的像面團一樣,平鋪在了油箱的底部當隔溫材料,把它改做成了一個火爐。上面再連接上汽車的排氣管通到了外面。這樣冬天的供暖系統(tǒng)做好了,而且在油箱的頂部放上鍋就可以煮東西。李迎把汽車的后座放在用木頭做的架子上面,就成了沙發(fā)。最后李迎把四個汽車內胎綁在一塊,上面鋪上木板,做成了一個筏子。
李迎又挖回來一些粘土,去掉雜質,攤平曬干成粉以后,再加水把黏土揉成手掌大的球。跟著用拇指往下壓,在黏土球的中間,壓出一個洞。李迎接著用手指,以這個洞為中心往外捏,慢慢捏出了一個碗的形狀,最后用小木棍把碗的邊緣修整平滑。等所有泥碗曬干后,李迎在屋子外面生起一堆炭火,把它們放在了火堆里面燒。幾個小時后,李迎的第一批碗就做好了,雖然略顯粗糙,但結實耐用。
房子終于起好了,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四個多月,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九月中。透過玻璃窗,李迎看到外面有些樹木的葉子開始變黃了,不禁有些感慨。李迎從玻璃窗上模糊的影像上看到自己現(xiàn)在已是滿臉胡子,頭發(fā)披肩,看去跟野人差不多或者說更像一個印第安人。似乎一切都忙完了,李迎忽然感到一陣失落。他不知道自己接下來該干什么。這木頭房子里面的一應俱全,讓李迎覺得有點奢侈,更讓他有一種負罪感。他不禁想起當他第一次跟沈佳寧說要在上海買一個屬于他們的房子的時候,沈佳寧興奮得跳了起來,摟著他大哭的情景;貞涀屆媲暗倪@木頭房子猛地變成了一根刺,一下子扎進了他的心里面,讓他痛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