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有些尷尬,便點頭同意,同楊道濟一同出了刑部大牢,再未回頭。
此生已欠發(fā)妻,又怎能還欠愛子?
他步履蹣跚,帶著自己的老太監(jiān),慢慢地走回了自己的宮室,將一段陳年往事盡拋身后,此后,想必不會再記起了。
楊道濟將皇帝送回乾清宮,又候著皇帝歇下,才走了出來。
夜已經(jīng)很深了,雖然皇宮之中張燈結彩,可北風卻不管這些,只管呼呼吹著,年年如此,永不停歇。
母后因段紅杉難產(chǎn)而亡,段紅杉因母親族人去盡,嫉妒,真的是時間最毒的毒藥。
想及此,楊道濟暗下決心,若他娶妃,此生只要一個。
不叫她經(jīng)受負心之苦,不叫她忍受嫉妒折磨,他要她一生安穩(wěn),平靜喜樂。
楊道濟的腦海中浮現(xiàn)出一個紅衣身影,在月下嫣然淺笑,楊道濟也忍不住微笑起來。
可惜他回宮太匆忙,若不然,好生同她說一會兒話,豈不是賽過任何山珍海味?
而且,他不想再守什么風度做什么君子,他一定要將她娶到手。
王云說過,他身上的隱疾已經(jīng)徹底治愈,再有一次藥浴,冰毒也會被拔除干凈,到時候,他便是一個正常男子,娶她為妃,總不算害了她吧?
寶珠晚間回去,天色已經(jīng)很晚,老太太處卻打發(fā)來一個婆子,聽到寶珠回來了,才放心地回去復命了。
寶珠知道老太太擔心著她,金珠銀珠華珠三個都有母親關懷,唯有她無人關心,吳姨娘雖待她好,到底也不是親娘,老太太便時時關照著,其實她現(xiàn)在已經(jīng)大了,再說又兩世為人,照顧自己這種事,還用祖母過問嗎?
不過老太太愿意費心,便費一費心吧,免得鎮(zhèn)日無聊,倒悶出病來。
第二日一大早,寶珠先去見過了葉老太太,見她精神尚好,心中高興,便將昨晚間見到的趣事同祖母說了一回,至于遇險一事,因葉家護衛(wèi)只有傷員,倒可遮掩一二,而且寶珠同金珠銀珠華珠也都說好了,盡量把昨晚的事情說的輕描淡寫一點,畢竟人家不是沖著她們來的,何況最后也沒出事。
金珠只怕自己以后出門的權力被剝奪,對這一決定十分擁護,銀珠亦然,華珠是姐姐們說什么便是什么,然后見到齊氏便毫無保留地都交代了。
好在齊氏開明,聽華珠說明白以后,除了念了幾聲佛,倒也沒多的話,畢竟這種意外,也不是姑娘們愿意碰上的,再說有驚無險,便是老天護佑,為此,齊氏還在觀世音菩薩像前好生燒了一回香,又將昨夜跟出去之人按照出力多少賞了銀錢,倒叫護衛(wèi)們十分高興,覺得這一趟險犯的值了。
廖氏最近忙著給葉白玉相看對象,過年期間日日出門,倒累的自家感染了風寒,身體不適再加上心里有事,她便顧不上昨夜的小狀況。
倒是葉老太太,看著不管事了,卻從辛氏兄弟那里得知了真相,卻不問寶珠,只心里細想,越想越覺得辛氏兄弟說的,大皇子竟為了寶珠提前暴露了身形這事,十分值得研究,只是若當面詢問寶珠,只怕她又搬出一大堆歪理來,便忍著不問,只叫袁媽媽留意寶珠最近的動向。
寶珠最近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叫葉青玉帶著,去尋了一位通曉南疆俚語的會同館書吏,然后將元宵那夜從那女東家口中聽到的俚語背誦出來,請那書吏代為翻譯。
書吏在會同館中的職務便是專門經(jīng)辦南疆諸國往來使者的事務,對那俚語并不會說,但卻能聽得懂,堪堪解了寶珠的難題。
經(jīng)過翻譯,那女東家的三句話意思分別是:“魚兒,你怎出來了?”、“魚兒,我們中計了,你走!月神教眾聽令,全力送圣子突圍!”、“虞兒,我要爆燈,你走!”
雖然那書吏翻譯的有些不通順,但意思卻出來了。
寶珠看著那三句話,前后兩句都是無用的,只有中間一句含了一個圣子的信息,實在也是價值有限,便想著還要不要送給楊道濟去。
而那書吏卻對寶珠贊賞道:“姑娘僅憑耳聽便能將全然不會的俚語背誦出來,在下實在佩服!”
寶珠卻道:“這有什么,我哥哥也行的。”
那書吏便轉而羨慕又熱切地看向了葉青玉,十分誠懇地道:“葉傳臚,若你在翰林院待煩了,不妨來會同館,我一定向上峰舉薦你!”
這話卻是呆氣,葉青玉在翰林院做庶吉士,前途大好,怎會來會同館?
若非看那書吏誠心誠意,并無譏諷之意,葉青玉便要黑臉了。
謙遜地謝過對方好意,好不容易打消了那書吏的念頭,葉青玉便趕忙拉著寶珠出了茶館。
匆忙的兄妹二人便沒看見,那書吏望向寶珠背影時陰沉的目光。
葉青玉已經(jīng)知道了昨夜事情的始末,此時寶珠又專門帶了他出來翻譯那三句南疆俚語,自然不止是好奇,她是為了幫助楊道濟。
可是,楊道濟又是怎么想的?
而妹妹,心中又是什么想法?
葉青玉踟躕了半天,卻到底不好意思問出口,倒是寶珠先開口道:“哥哥,你年紀不小了,可有心儀的姑娘?”
寶珠這般直白的問話,讓把葉青玉鬧了一個大紅臉,他看著寶珠明亮的雙眸,知道妹妹不是在開玩笑,忍了忍后,才輕輕地譴責道:“寶珠,你是姑娘,怎能如此說話?”
寶珠卻毫不羞赧,道:“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有什么?哥哥今年已經(jīng)十九歲,再不娶嫂嫂,好姑娘便都叫人娶走了。”
葉青玉卻沒有成家的想法,關鍵也沒人催他,老太太倒是問過兩回,見葉青玉同寶珠一般對親事都是毫不重視的樣子,也不問了。
齊氏更不會插手葉青玉的親事,廖氏倒想插手,老太太卻不許,而許氏犯錯被罰回老家汾州,一時半會也回不來,是以除了吳姨娘,葉青玉這里竟是無人管束的樣子。
而吳姨娘乃是內宅女子,不認識幾個姑娘,更是對葉青玉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