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珠近來有錢的很,瑞豐齋的絲布生意雖不如前世那般火爆,但迄今為止,也已經給她賺了一萬兩銀子,不僅讓她還清了哥哥葉青玉的三千六百兩,還讓她手頭一下子闊綽起來。
并且,這才不過七八天,按席掌柜的推算,等到這一批絲布售完,至少還能賺十萬兩。
所以,金珠說完她毫不猶豫地就同意了。
只若薇有些反對,她知道順意齋的飯菜不便宜,雖然她沒有去吃過,但她知道若芳跟著刁氏去吃過,聽說她們一頓便花了二十兩銀子……若薇因此便不愿叫寶珠破費。
金珠卻道:“秦表姐,你是替我大姐姐省錢嗎?那可實在不必,我跟你們說,我大姐可有錢了,前不久祖母還給了她一個莊子呢,不過是去順意齋吃一頓飯,我大姐姐肯定請得起,大姐,你說是不是?”
寶珠沒好氣地點了點她的腦袋,也不否認,只道:“別的不敢說,順意齋的飯菜沒問題。”
金珠歡呼一聲,若菲也很高興,道:“太好了,我早就想去吃了,娘身體不好,總說帶我去,可至今都沒成行,二姐姐,你吃過嗎?”
若薇當然也沒吃過,若菲還有個崔氏能給她承諾,她卻是連娘也沒了……
寶珠一看若薇的神色,便知她又想起了傷心事,忙道:“好了,咱們快走,去晚了坐不上雅間,似咱們這等,在大堂吃可不像話。”
若薇一想也是,又見寶珠金珠和若菲的興致都很高,她不愿掃了眾人的興,便收拾心情,從善如流。
葉家雖然沒有秦家地位高,但銀錢絕對比秦家多多了,是以聽說寶珠要帶金珠和秦府的兩位姑娘們去順意齋吃飯,廖氏并不阻攔,只又多點了些護院婆子,便隨她們去了。
四個姑娘乘了兩輛馬車,一輛四人圍坐,另一輛則是丫鬟們坐著,出了葉府向順意齋而去。
順意齋果然熱鬧,她們去的并不算晚,但大堂之中已經坐滿了人,寶珠忙叫人去訂雅間,不想一會兒從人便來回說,雅間也訂完了,若要在這里吃,只能等。
可她們都是姑娘,怎能在店里等呢?
所以此時便面臨兩個選擇,一是換地方吃,另一個就是大家重回了馬車,在車上等。
初時喊的最響的金珠倒沒有多大反應,她這回吃不上,下次自然能吃上,若薇也沒有什么變化,只有若菲孩子心性,看著最失望,簡直苦了臉,寶珠見狀便道:“我們派個人先在這里等著,咱們去街上逛逛,再來吃飯也不遲。”
若菲聞言,立馬又高興起來,趕忙點頭,連聲夸贊:“寶姐姐真好!”
不想四人不過是在門口略站了站,二樓雅間處卻有人已看到了她們。
一身寶藍錦衣的蘇夢雷,左手執了把扇子,做了一個自認為風流倜儻的姿勢,捏著嗓子道:“徵哥哥,你看那是誰?”
承恩公世子張徵一陣惡寒,但還是循著蘇夢雷的動作向外看去,只見門口站著四位姑娘,正有說有笑的商量著什么。
他一眼便看出了其中一個,正是自己的新任未婚妻,秦若薇。
認出了秦若薇,剩下的兩個他也辨了出來,一個是秦若薇的堂妹,叫……叫秦若菲,另一個,則是那日從明荷院中同秦若菲一道出去的姑娘,好像是個商戶女。
“嘖,看到了吧?”蘇夢雷抬了抬下巴,張徵卻故作不在意,道:“有什么好看的。”
“咦,說話便說話,你臉紅什么?跟個姑娘似的。”蘇夢雷故意道。
張徵怒了,站起身來便要走,蘇夢雷忙道:“好啦好啦,世子哥哥莫生氣,坐下坐下。”
待張徵重新坐好,蘇夢雷才道:“阿徵,你以為我剛才叫你看什么?我叫你看那位葉家姑娘啊!難得的美人,京中無出其右,就連你那妹妹也比不上,你沒發現么?”
張徵又看了一眼,果然,那葉家姑娘穿的也不甚出彩,但眉眼格外出眾,秀鼻瓊唇,面如桃花,盈盈一笑,嬌艷動人,不過,看著看著他的目光便又落到了不怎么說話的秦若薇身上。
說起來,這還是父親為他定親以后,他第一次見秦若薇,果然溫婉,雖不及那位葉家姑娘美艷,但舉止大方溫和端莊,倒不失為一位好妻子。
蘇夢雷與張徵是自小的交情,哪會不知他心中所想,便打趣道:“阿徵,你這人可沒趣兒,別人叫你娶誰你就娶誰,如今有了未婚妻,連旁的姑娘都不看了,這還有什么意思?”
張徵卻懶得理他,父親為他定的親,那是別人么?
更何況,父親說秦家二姑娘雖早失怙恃,卻是個能干的,自己才不過十幾歲,已把她那兄弟照管的妥妥帖帖,這樣的姑娘正適合主持中饋,綿延子嗣,且她性子純良,絕不會像繼母那樣,貪心不足,胡作非為。
他初時有點不愿意,畢竟這些年在秦氏手里吃了那么多虧,他對秦家的姑娘沒有半分好感,但他也知道父親不會拿他的親事開玩笑,考慮一番后,便應允了下來。
既然應允了,就得有個擔當。
“咦,她們怎么向外去了?”蘇夢雷嘀咕了一聲,恍然大悟:“定然是沒有雅間了,哈,阿徵,你露臉的時候到了!你去將姑娘們請上來,這地字間讓給她們,咱們倆去天字間!”
順意齋共有八個雅間,分別以“天地乾坤福祿壽喜”打頭,不過天字間基本不對外人開放,只有如蘇夢雷和張徵這種特殊身份的人才能進入。
張徵本不想去,這種事情憐香惜玉的事,往常都是蘇夢雷去做的,不過,看著隨姑娘們一道向外走的秦若薇,他猶豫了下,便站起身來。
不過還是晚了一步。
只見正向外走的四位姑娘忽然停住了腳步,也不知小二說了些什么,她們便又折返了回來,跟著那小二上了樓來,然后,進了那間他們本來看好的天字間。
怎么回事?
兩人后知后覺地向外看去,這才發現了一個隱在人群中的熟悉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