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夢雷見眼前的溫潤公子神色轉厲,雙目冰寒,一副不依不饒的樣子,他“嘶”了一聲,立馬笑道:“玩笑玩笑,不過是一句玩笑,葉公子你怎么還當起真來了?”
葉青玉瞥了蘇夢雷一眼,卻道:“事關舍妹清譽,還請蘇公子慎言。”
蘇夢雷忙道:“好好好,慎言慎言,對了,”蘇夢雷湊近了葉青玉,神秘兮兮地問:“我問你,那秦之渙怎么得罪了你們,怎的你同你家那位仙女一般妹妹,都不肯給他好臉色?”
感情方才秦之渙來的時候,這蘇夢雷就在一旁窺視了啊。
葉青玉想明白了這一點,便不肯再給這蘇公子好臉色,他冷道:“蘇公子大概是看錯了,我同舍妹都不曾給秦公子臉色看。”
“不可能!”蘇夢雷一點不在意葉青玉的冷臉,他不信地道:“我方才雖然站得遠,可看的清清楚楚,那秦之渙巴巴跑來給你們幫忙,可你妹妹同你竟沒給人家面子,這還不是給人家臉色瞧?別同你未來妹夫賣關子了,快告訴我吧!”
葉青玉一眼橫了過去,轉身便要走,那蘇夢雷卻一把拉住了葉青玉的胳膊,眼巴巴地道:“好好好,我不說妹夫了,你快回答我吧,要不然,要不然我就還說了啊……”
葉青玉平生第一次覺得無可奈何,礙于對方的身份,他也不能真個將人得罪了,只得再次道:“蘇公子定是看錯了,另外,還請蘇公子慎言。”
寶珠坐在馬車之中,將葉青玉同蘇夢雷之間的對話聽了個一清二楚。
蘇夢雷么,她是知道的。
鎮國公之弟與平鄉長公主的獨子、京中著名的風流公子哥兒,主要成就便是不學無術,以及招蜂引蝶,拈花惹草。
不過蘇夢雷對于美人的愛好,類似于李白之好酒、五柳之愛菊,雖然每次都嚷嚷著要將人娶回家,可有長公主這個嚴母在,他哪一次也無法得逞,不過是借故多看人家姑娘幾眼罷了,雖然有好色之嫌,卻也不十分讓人討厭。
甚至漸漸的京都女郎都以能得蘇公子青眼為榮,長公主為此氣得咬牙切齒,可拿這個獨子也是毫無辦法。
寶珠還記得,前世她見到蘇夢雷時已是秦家婦,那一日她出去視察鋪子,拉車的馬兒受驚,險些栽進溝里,還是蘇夢雷出手相幫才免卻了禍患,她向蘇夢雷道謝時,蘇夢雷還道可惜,寶珠以為他可惜的是自己的額頭,那時她額角的傷痕未消,可蘇夢雷卻道,“可惜這樣一個美人,竟然嫁了秦之渙那個偽君子,豈非明珠暗投?”
寶珠當時還有些不悅,蘇夢雷也未多說,惋惜了一回便走了。
如今看來,倒真叫他說中了。
這蘇夢雷看似胡鬧,眼光卻比起當初的自己不知高明了多少。
是以聽到他在外頭大放厥詞,還要同葉家一道去承恩公府時,寶珠也沒覺得多討厭,不過葉青玉必然不愛聽,寶珠向梅香交代了幾句,梅香便下了車去。
車廂外頭,葉青玉看著蘇夢雷,正想著該怎么婉言謝絕了這個要同行的家伙,就聽見身旁一個女聲道:“大公子。”
葉青玉轉頭,只見是妹妹身邊的貼身大丫鬟,他便道:“何事?”
梅香便照著寶珠的原話交代道:“姑娘說了,蘇公子古道熱腸,若非他出手相幫,說不定我們的車還陷在泥地里出不來呢,所以,叫您對蘇公子客氣點。”
這話聽著不客氣,但葉青玉知道寶珠必然不會因為一個陌生人就對自己說這樣的話,既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那就是說,這蘇夢雷身份不一般。
葉青玉忍不住看了看蘇夢雷,雖然舉止輕浮,但并不粗鄙,且一身貴氣是無論如何也遮掩不住的,便點頭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叫大妹妹放心。”
看著梅香上了馬車,葉青玉這才轉向蘇夢雷道:“承蒙公子不棄,在下自無不可,咱們就一道走吧。”
雖然沒聽到方才那侍女的聲音,但能得葉青玉的同意,蘇夢雷還是眉開眼笑,道:“多謝大哥,時辰不早,那咱們快走吧!”
葉青玉:“……”
誰是你大哥!
車隊里加了一行人,廖氏同金珠程思菡卻都沒說什么,程思菡不明所以個更是無所謂,廖氏卻是知道蘇夢雷的,畢竟鎮國公府可是如今武朝最為煊赫的府邸。
鎮國公蘇裕就不用說了,那是國之柱石,常年鎮守北方,數次打退北方蠻人的進攻,將武朝的北境一帶守護的固若金湯,又娶了先皇后的妹子,若非那一家人都不在京,今日這桃花宴上,就得再多出一位主角。
鎮國公的兄弟蘇隆雖然官位不顯,但卻娶了先帝最為寵愛的女兒,也就是今上的同胞姐姐平鄉長公主為妻,而蘇夢雷,正是這一對夫婦的獨子,是以廖氏對蘇夢雷與自家同行這件事不僅沒有半句怨言,還忍不住想的更多了些。
金珠的婚事,可還沒定哪!
可惜一路馬行車急,廖氏苦無機會搭訕。
相較之下,寶珠就淡定的多,蘇夢雷肯同葉家同行,想必是因為同秦之渙不對付,見自家兄妹都不搭理秦之渙,倒肯搭理他,他可能覺得以此能夠氣到秦之渙吧?
果然,葉家的馬車本來行的不快,但蘇夢雷加入之后,卻不停地催促加快速度,終于在到達承恩公府別莊的時候追上了秦家的馬車。
葉青玉此時也有些猜到了蘇夢雷的用意,便有些不悅,可這蘇夢雷明顯是世家子弟,說不定還是皇親國戚,一時間竟也是說他不得,只得忍耐一二。
承恩公府坐落在內城,距離皇城不遠,雖然那里的地價已高不可攀,但因承恩公是先皇后的親兄,是以分得了這么一個位置極好風景又極美的府邸,且因府中花園遍植桃花,年年春天,這里都要舉辦桃花宴,不過,卻不是每次都由承恩公夫人主持,今年的桃花宴便是懷寧侯夫人并平鄉長公主聯袂發起的。
懷寧侯夫人便是當今皇后娘娘的娘家嫂子,她熱心這事,背后自然有皇后娘娘點頭,再加上多年來尊寵不衰的平鄉長公主,是以這場桃花宴才能請到京都眾多的閨秀和少年,尤其是家中有適齡男女的夫人們,都會想方設法拿一張請帖,好為自家的男女物色一個合適對象。
由此看來,桃花宴之名,卻也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