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卻期期艾艾地道:“姑娘,咱們可只有三十一兩銀子了,這一下子就出去二十兩……”
寶珠看著梅香那心疼的模樣,笑道:“你以為我叫你哥哥找人是做什么的?等抄了那卜沉的家,還怕喂不飽咱那錢匣子?這點銀子算什么,你以后跟著姑娘我,自然是要吃香喝辣的,可不能光長個子不長心胸,大氣點,!”
寶珠說的有趣,梅香也笑了,她由衷地道:“姑娘,自從您受傷以來,真的是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好了!”
一天之中接連被兩個丫鬟夸獎贊美,寶珠也有些飄飄然,一點也不謙虛地道:“那是,我也覺得你們姑娘現(xiàn)在聰明極了。唉,大概以前你們姑娘太糊涂,老天爺也看不下去了,才使勁磕了磕她的腦袋讓她幡然醒悟,以后都做個聰明人!
梅香“撲哧”一聲笑了出來,見寶珠瞪了她一眼,忙道:“姑娘說的很是!”
寶珠翻了個白眼,明明是發(fā)自肺腑的話,梅香這小丫頭竟然覺得她是在說笑,不像話!
笑過之后,梅香又想起來一樁難事,道:“可是,我哥哥以前也不過是個跑腿的,也不知他帶著人去,卜掌柜叫不叫他進門……”
“這個就更不用擔心了,”寶珠擺了擺手道:“明日姑娘我親自出馬,你哥哥聽命行事就是。”
“是!泵废銘艘宦,卻又有了新愁:“可是,姑娘這滿身的傷,怎能出去亂跑呢?”
寶珠卻不在乎地道:“今日我已覺得好多了,別說是出府,就是出城去都無礙了,當然,帷帽我還是會戴的!
梅香點了點頭,這才作罷。
夜深了,葉府各處的燭火次第熄滅,整個大宅漸漸陷入了暗夜之中,只有最東邊一處小院里,還亮著點點燭光。
杏兒端了炭盆進了正房,就見吳姨娘坐在床上,就著一盞小小的燈燭還在穿針引線。
“姨娘,您歇歇吧,明天白天也能做,大晚上的,沒得熬壞了眼睛。再說了,大姑娘那里能缺了這幾方帕子?您很不必這么趕著做!
吳姨娘頭也不抬,只是笑道:“沒幾針了,做完了這個,明天也好去看大姑娘!
杏兒無奈,知道今日大姑娘的舉動委實打動了姨娘,姨娘這才連夜趕制繡活,罷了,她只恨自己人笨手拙,想替姨娘一替都不能,只得上前將那燈芯撥了撥,好讓屋里亮一些。
吳姨娘卻道:“你又撥它作甚,沒得白費了燈油!
杏兒氣道:“您要是再這么說,趕明兒我就告訴大少爺去!
吳姨娘聞言抬起眼睛來,想瞪杏兒一眼,這一抬頭就見到地上那個炭盆,頓時急道:“這是大少爺送來的炭?杏兒,你怎么能不稟了我就……”
“不是不是,”眼看吳姨娘怒了,杏兒忙道:“這是大姑娘叫人送來的,菊香走的時候,我……我跟她提了一句……”
吳姨娘想要生氣,但是看杏兒那惴惴不安的模樣,又不忍責怪她,只是心中發(fā)酸,眼前又模糊了起來。
杏兒忙跪倒炕前,道:“姨娘,您別生氣,都怪我自作主張……可是,今年開春早,天氣可還冷,自從斷了炭盆,姨娘身子就不爽利起來,我……我想著既然大姑娘愿意為咱們出頭了,這才跟菊香說了一聲,也省得大少爺日日擔心姨娘啊……”
杏兒一片忠心,吳姨娘自不忍責她,忙叫她起了身,這才擦干眼淚道:“方才是我不好,杏兒,這么些年跟著我,委屈了你了。”
杏兒反而笑道:“姨娘又說這些話,我在姨娘這里,又不用挨打挨罵,比別處都自在多了,哪里委屈?不過,以后大少爺飛黃騰達了,就怕姨娘嫌我粗笨厭了我……”
“那怎么能?”吳姨娘心知杏兒是故意這說,笑道:“當初要不是你跟著我,我還不知道怎么挨過來這么多年呢,以后這些話切不可再說了,不到你出嫁,我自是不放人的。”
杏兒低著頭不好意思地笑了,吳姨娘這才道:“杏兒,以后……要做什么事,你需得跟我說一聲,要不然,出了什么事我也沒個頭緒,你說是不是?”
杏兒就又跪了下去,鄭重地道:“姨娘放心,杏兒以后再這樣,姨娘就……就趕我走,杏兒再無二話!”
“快起來,咱們倆個跟前,沒得動不動就跪的!眳且棠锏共皇钦娴墓肿镄觾海皇谴蠊媚锏男乃迹沒摸透,這些恩惠也就受得不那么心安。
好在帕子都繡好了,明天就能去見一見大姑娘,到時候,她就能親眼看看大姑娘到底是怎么了。
然而第二天吳姨娘帶著杏兒到了雪翠軒的時候,卻沒見著本該待在家中乖乖養(yǎng)傷的寶珠。
只見一個青緞襖子白綾裙的小丫鬟,好似叫竹香的,很是熱情地上了茶,道:“吳姨娘來的不巧了,我們姑娘才去壽寧堂給老太太請安去了,姨娘有什么事嗎?等姑娘回來了,奴婢代為轉(zhuǎn)告!
除了親眼見一見大姑娘,吳姨娘自然沒什么事,便道:“昨日大姑娘叫大少爺給我拿去的那包茶葉,我喝著很好,所以今日特來謝謝姑娘。再者聽說姑娘身上受了傷,我也是擔心的不行,就怕大姑娘不受用,不愿意見人,這才不敢來,昨日聽大少爺說大姑娘好多了,我這才厚著臉皮來坐坐,姑娘不在,我也就回去了,改日再來!
吳姨娘說完叫杏兒留下她帶來的東西,是一盒子錦帕,一共八條,八個顏色,分別繡著海棠、薔薇、梅花、百合等不同的花樣兒,竹香略一打量,便知是吳姨娘用心繡出來的,要不然那花兒哪能這般栩栩如生?
“姨娘太費心了,姑娘正說沒有手帕子用,可巧姨娘給送了這么些來,我先替姑娘謝過姨娘。”竹香根據(jù)昨日姑娘對待大少爺?shù)膽B(tài)度,很是用心地道著謝。
吳姨娘忙笑道:“不過是些手帕子,不值當,閑暇時做的,若姑娘看得上,就拿著用吧。”
說完便向竹香告了辭,吳姨娘同杏兒走出雪翠軒,沿著昨日葉青玉走過的回廊,向她的小院子走去。
雖然這一趟沒見到大姑娘,但是收獲也不小,大姑娘竟然去跟老太太請安了!
這可真是很久都沒有的事了。
不單吳姨娘驚奇,寶珠這一路走來,收獲著各種驚嘆的目光,堪稱葉府一大奇景了。
其實也不能怪寶珠,葉老太太向來忙碌,所以并不提倡小輩們?nèi)杖盏剿抢镎埌矞惾,再加上老太太那一張威嚴臉,是以葉府這些姑娘少爺們,并不常常去壽寧堂,這其中去的次數(shù)最少的,就是寶珠。
而一大早就去跟老太太請安這事,在寶珠這里更是少之又少。
是以路人側(cè)目姨娘驚奇,也情有可原。
雖然旁人心思各異,但寶珠自己卻渾然不覺,她這幾天都忙著屋里的事,還沒出了院子在葉府好好逛過呢,如今走過這一路,看著那些熟悉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很有些故地重游的滄桑感。
老天厚愛,她是真的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