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皮卡看向自己碟中的提拉米蘇,只因為迪皮卡看蕭不何嚼東西看得太入神,一時忘記吃自己的早餐了。
碟中的提拉米蘇是巧克力味的,一半黑一半白,本來很好看,但是因為迪皮卡放置時間太長了,已經有點化了。
只看到提拉米蘇下化出的點點奶油漬和巧克力醬,而整個提拉米蘇也像失去了精神一般,疲軟下來,微微有點融化,黑與白的層次也不再那么分明,有點互相滲透。
迪皮卡趕緊一叉子直接叉起整塊提拉米蘇,兩三口就全部吃完了,只留下碟中化掉的蛋糕液。
而迪皮卡也因此在嘴邊沾上了些許蛋糕渣,看得蕭不何嘴角有點抽搐。
蕭不何趕緊從口袋中拿出一包餐巾紙,取出一張遞給迪皮卡。
迪皮卡接過后,聞道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從紙巾上散發出來。
然后迪皮卡十分乖巧地將紙巾疊好···收了起來,用手背一抹,就擦干凈了。
蕭不何:“······”
不但如此,迪皮卡還跑到還在和韓不信比拼食量的牧星河身邊,用手背往牧星河的衣服后面一擦,手背也干凈了。
蕭不何:“······”
蕭不何渾身一陣電流涌過,感覺掉了一地雞皮疙瘩。
迪皮卡見狀,如同奸計得逞的小惡魔一般,開心地笑著。
而被迪皮卡拿衣服當抹布擦手的牧星河渾若不知,依然專注地和對面的韓不信比拼著。
當剛才牧星河和韓不信比拼吃東西的聲音大小過后,兩人越吃越快。
沒幾口,韓不信就吃完了碗中的湯粉了,而牧星河因為面前的食物量大,還在繼續吃著。
牧星河看到韓不信吃完了,十分得意又挑釁地沖韓不信一挑眉頭,吃肉“吧唧”嘴的聲音更大了,彷佛手中的美食更香了。
而韓不信立刻就去再打了兩碗湯粉,再加了一斤牛肉,用一個打托盤端過來了。
然后韓不信就繼續了吃早餐之旅,和牧星河的比試并沒有結束。
牧星河也三下五除二地就將面前的肉食全部吃完了,韓不信立刻加大了索粉的聲音,還一邊吃一邊贊嘆著真香。
牧星河也不管這是不是早餐了,決定和韓不信杠上了,立刻又去拿了滿滿一托盤,堆積成小山的夾骨肉回來,繼續大快朵頤。
等到韓不信吃完了自己托盤中的食物,又不愿再跑一趟了,直接拿起牧星河托盤中的肉食就直接吃了起來。
本來埋頭苦干的牧星河感覺到有人動了他托盤中的食物,那怎么能行!
牧星河吃的更快更帶勁了,絕不能讓韓不信占多了便宜。
很快,一座小山般的肉食也全部被消滅了。
牧星河一臉滿足地癱坐在那里,雙手撫摸著鼓脹起來的肚皮,感到吃撐了。
而韓不信的肚皮彷佛無底洞一般,居然和牧星河比拼過后,絲毫沒有明顯地隆起來。
牧星河吃得感覺喉嚨都要被堵住了,十分挑釁地看著韓不信,雖然沒有說話,但是眼中明顯在表達著:“看到沒?我吃的比你多。”
韓不信十分不屑地偏過臉去,嘲諷道:“武者就是粗俗,居然一個早餐就吃那么多。”
牧星河也跟著不屑地偏過頭去,指了指韓不信,又作吃東西的動作,表達的意思是:“那你還吃那么多,你不也是粗俗的。”
韓不信冷笑一聲,說道:“我根本就沒吃那么多,沒想到吧!就連我端過來的湯粉,里面其實都沒有幾根面條。我拿著同一塊肉就能夠引誘你吃下七八塊肉,沒想到吧!哈哈哈哈······”
牧星河一臉呆滯,難怪感覺剛才吃了好多,所以才確定他一定比韓不信吃得多。
但誰知,韓不信居然是假吃!
韓不信難得刷到牧星河,高興不已,拍手叫好道:“哈哈哈,看看你現在窘迫的樣子,連說話都說不出來了,早晚變成一個大胖子。”
牧星河立刻催動起大日臨炎,迅速分解掉攝入的食物,牧星河的肚皮又肉眼可見地小下來。
牧星河淡淡地裝作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說道:“就這點食物,連塞牙縫都不夠。不像某些人喲,居然連吃個東西都要假吃,真是小肚雞腸,難容大物。”
韓不信笑容一僵,說道:“小肚雞腸是這個意思嗎?不要亂用成語。”
牧星河淡淡地哦了一聲,說道:“那就是鼠肚雞腸、雞腸狗肚。”
韓不信惱怒,說道:“都說了成語不是這么用的!”
牧星河不屑道:“適合你現在的行為啊,說不定這些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指某些人吃東西都作假。”
韓不信火大,說道:“呸,你不懂典故就不要亂用成語。真是沒文化,粗鄙,果然是粗鄙的武者!”
牧星河淡淡道:“我要是粗鄙,那你想一句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更好的句子看看?”
韓不信頓時郁結,詞窮。
武校的學子哪里會專門去鉆研這個啊,能夠懂得一些歷史典故和戰略兵法就可以了。
牧星河看著韓不信郁結,頓時感到作為文抄公的樂趣。
韓不信咬咬牙,悶聲道:“你也就這一句,有本事你再想一句出來!”
牧星河依舊一副氣死人不償命的表情說道:“來就來,要什么類型的隨便你說!”
韓不信略一思索道:“你這一句只是美好的前景,可有能夠激勵人奮發圖強的詞句?”
牧星河大手一揮,說道:“那又何難,你聽我說來。”
然后牧星河裝模作樣地思索片刻,說道:“有了,你且挺好!”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少壯不經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韓不信聽言,一時被驚呆了,沒想到牧星河居然真的說來就來,還不是信口胡謅。
這“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句就已經是令人振聾發聵了。
牧星河卻是還道:“夠不夠?不夠再來一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