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戰(zhàn)事依然牽動著所有華族人的心。
有關勝利的消息幾乎占據(jù)了所有報紙的頭條。
復興三年的夏天,華族幾乎沒有別的大事,雪城一線,沙俄人在損失了一個師之后,退出了中西伯利亞高原,退守葉聶謝河下游的幾個據(jù)點。
馴鹿突擊隊趁機西進占領了沙俄人的一些毛皮據(jù)點,F(xiàn)在這些地方都建立了華族的貿(mào)易站。
北境的雅庫特蒙古人還有因紐特人都知道跟華族人貿(mào)易獲得的好處更多。他們也更加愿意依附于華族人。
馴鹿突擊隊趁機吸收了大量的土著,人數(shù)增加到了兩千多人。
現(xiàn)在馴鹿突擊隊將自己的活動地點放在葉聶謝河的東岸,沒有上面的指示,他們也不會擅自去進攻沙俄人。
中路的草原軍團倒是沒有什么軍事行動?刂屏藞D倫城和葉聶謝河上游的阿穆哈拜商之后,護衛(wèi)軍停止了腳步,將主要的精力放到了地方的建設上面。
在阿穆哈拜商,護衛(wèi)軍建設了一座小型的造船廠,至于目的非常明顯不過了。
自然是為了未來攻略葉聶謝河流域做準備。現(xiàn)在華族已經(jīng)將在北境控制了中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
西伯利亞地區(qū)的三分之二落入了華族的手中。
不過整個西伯利亞的精華還是在西西伯利亞。
這里也是沙俄人經(jīng)營最好的地方。
華族暫時還沒有收回西西伯利亞的打算,那樣的話,華族就要將與沙俄之間的分界線推到烏拉爾山。
也就是將沙俄給趕出亞洲。
不是軍隊沒有那個能力,而是華族的后勤補給能力做不到。
這里說的后勤補給能力,是指在保證華族內(nèi)部正常發(fā)展情況下的后勤補給能力。
要是真的竭澤而漁,以華族的體量顯然也是能做到的。
在擴張上,董良一直都非常克制。秦始皇就是克制不住自己,然后玩完的。
不過華族控制了葉涅謝河上游以及西薩彥嶺的西麓,已經(jīng)在占盡了地利的優(yōu)勢。
……
南京城棲霞山腳下,一棟六角星形狀的五層堡壘型建筑拔地而起,周圍還有很多小建筑群拱衛(wèi)著這里。那些小建筑群就是一座座軍營,還有軍隊院校。
整個棲霞山西側都是軍方的勢力范圍。
董良一大早就驅車來到總司令部參加這里的聯(lián)席會議。
所謂的軍隊聯(lián)席會議就是軍方邀請內(nèi)閣主要部門的負責人來參加會議。
今天會議的主要議題就是這次戰(zhàn)爭之后的伊犁河谷安排。
“元首,諸位大人,目前伊犁河谷還剩下將近五萬沙俄人,被我們分割包圍在三個地方!
趙烈文指著地圖介紹道。
不過眾人對此似乎并不關心,因為在他們看來這些被分割包圍的敵人遲早要被消滅。
趙烈文繼續(xù)介紹道:“另外,有大約三萬沙俄軍隊從夷播海南麓撤走,根據(jù)我們的情報,他們得到了浩罕汗國的幫助!
康老八插話道:“中亞三國不識時務,沙俄人多次想要滅其社稷,他們依然幫助沙俄人,我看干脆乘勝將其給滅了!
這種時候,也就是康老八敢于隨便插嘴。
孫延平捋著胡須笑道:“老八,你這一張嘴就要滅掉三國,口氣太大了!
“這有什么大的,中亞三國遲早要納入我華族版圖,要不然西域依然是我華族邊陲,何來永固?”
孫延平和康老八二人在華族高層中算是年紀比較大的。
眾人在他們面前都只是小輩。
趙烈文尷尬地清了清嗓子說道:“兩位前輩可否先等烈文將情況介紹好!
見到兩位不說話了,趙烈文才繼續(xù)說道:“我們這次伊犁河谷戰(zhàn)役,繳獲了沙俄人大量的物資,足夠我們再打一場大規(guī)模戰(zhàn)役的。左帥的意思是先消滅這五萬沙俄兵,然后將戰(zhàn)線推進到夷播海,在夷播海沿岸修建永固要塞,后面還希望中樞能夠調(diào)撥建設兵團前去屯墾畜牧!
左季高沒有說要乘勝占領整個哈薩克,已經(jīng)算是比較保守的。
不過左季高似乎并沒有放棄哈薩克草原。
“左帥請準調(diào)土爾扈特蒙古一萬戶,漠南蒙古一萬戶入哈薩克草原,驅逐當?shù)氐墓_克勢力!
趙烈文看向眾人。
“這樣是否會尾大不掉,胡人弱小之時依附于中原,一旦今后他們成長起來,是否會反噬!崩舨靠傞L董瑾道。
“董總長,說的在理,所以屬下覺得,可以仿照西域之例,在河流水土豐美之地開墾土地,安置建設兵團,另將草原劃分成盟旗,給草原部眾放牧,各盟旗之間不得隨意跨界。”周藤虎道。
他說的就是滿清治理草原的政策。
華族基本上延續(xù)這一政策,只是取消了盟主、旗主,而以行政官員代替。
不過當?shù)氐闹饕姓賳T依然由草原人擔任,同時充分尊重他們的游牧習慣。
那些干旱貧瘠的草原,如果發(fā)展駐牧業(yè),對草原的破壞太大。
后世的外蒙古就是因為學習蘇聯(lián)搞駐牧,最后讓漠北草原大規(guī);哪
草原人搞游牧并不就是落后,因為當?shù)氐牟菰匀画h(huán)境太脆弱了,不游牧的話,草原很容易就會被透支破壞。
董良看到?jīng)]人有不同意見了,于是說道:“老周的話乃是老成謀國之言,我看就這么辦,這種漢人耕種,草原人放牧的模式相結合,互通有無,互相幫助的模式很好,以后大家都是華族嘛,幾代人之后,都接受了教育,誰還去搞特殊?漢人的耕種地可以發(fā)展出一些制造業(yè)、商業(yè)、文化教育中心。這些中心城鎮(zhèn)輻射一定的草原。這樣大家的生活才會越來越好。草原給城鎮(zhèn)提供肉、奶、蛋、皮毛,城鎮(zhèn)為牧民提供糧食、茶葉、布匹、生產(chǎn)工具等必須品!
董良剛才說到了草原雞蛋。
這草原上還真的能夠產(chǎn)蛋,華族在草原上推廣草雞放養(yǎng),不僅僅可以減少蟲害,而且不會給草場帶來多大的負擔。
為此華族農(nóng)科院挑選了一批適合在寒冷環(huán)境中生存的草雞。
這種漢人與草原人雜居的模式已經(jīng)在后世被證明為非常成功的民族融合模式。
華族以一個廣義的統(tǒng)一民族為基礎。
以漢文化為文明核心,在人種上更加的包容。
在華族,民族更多的是指一個統(tǒng)一的文化認同,而不是血統(tǒng)。
董良通常都是在眾人討論好之后再發(fā)言,而當他發(fā)言好之后,這個事情也就定下來了。
不過由這項決議產(chǎn)生的問題,還是要由董良去分配:“人口的話,還是從陜西、甘肅、山西和漠南抽調(diào),河套地區(qū)原本人口眾多,但是對黃河的開發(fā)過渡,我們以治黃的名義再從當?shù)爻檎{(diào)二十萬戶遷往西域。這些人以兵團模式安置,因此作訓部也要一起配合。行政上隸屬政府管理,訓練由總司令部安排!
各部領取自己的任務,接下來就是按照時間節(jié)點去完成,每一項任務都有具體的負責人,誰那一塊出了問題就由誰來負責。
所以華族政府的執(zhí)行效率那是非常的高。
“元首,這次西域作戰(zhàn)立功的將士人數(shù)眾多,我們考功部準備在京城搞一次授勛儀式,到時候您有時間參加一下唄!币幌虻驼{(diào)的彭能接著說起第二個話題。
董良點頭道:“嗯,沒問題,要搞就搞大一點,西域的將士有很多幾年都沒回來了,這次咱們搞一個萬人授勛大會,就按照一萬人左右來定,不要吝嗇勛章,此戰(zhàn)我軍傷亡也非常大,將士們在前線廝殺,咱們在后方可不能小氣。戶部那邊整理一下,看南洋那邊還有什么空余的土地,拿出來一部分授予這些將士。”
這件事情不需要討論了,董良直接一錘定音,大戰(zhàn)之后肯定是要定下賞罰。
“萬人大會?元首,這人是不是多了一些……”周藤虎還是有些小家子氣的。
“呵呵,弢甫,咱們的南京城已經(jīng)初具規(guī)模,這些邊塞的將士回來,也好讓他們知道自己所要保護的地方是多么美好。另外,西域的兵馬不能總是那些,也要輪一下,讓內(nèi)地的一些軍隊也去歷練一下。此戰(zhàn)之后,我們與沙俄人的戰(zhàn)斗并不會結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nèi),雙方依然要作戰(zhàn)。”
這下子,眾人算是明白董良的打算了,表彰只是將這些軍隊逐漸調(diào)換回來的由頭。
自古至今,邊軍都比中樞的軍隊要強,其實就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戰(zhàn)斗機會。
而邊軍的生活環(huán)境又非常艱苦,時間長了,這些人就會想,憑什么我付出這么多,還要過如此艱苦的生活?
然后……然后就是造反,殺回來。
護衛(wèi)軍是幾乎沒有造反的可能性的,因為這是一支有文化,有思想的軍隊,基層的官兵也會讀書識字,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戰(zhàn)。
董良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讓內(nèi)地的軍隊都能夠得到歷練。比如說第三軍、第十、十一、十二軍。
這一點,中樞的幾人都是沒有意見的,大家都覺得就應該這樣。
反正現(xiàn)在有了鐵路,軍隊的調(diào)動沒有那么困難。
董良看向交通運輸部總長孫宇問道:“孫總長,鐵路今年能夠通到迪化城嗎?”
這件事情,對華族來說非常重要。
孫宇一臉自信地說道:“沒有問題,再有兩個月就能修通,達坂城那段最難修的道路已經(jīng)修好了,剩下的路線,只要填充更多的人力就能加快速度!
這條西北大鐵路前后已經(jīng)投入了上百萬工人。
絕對是堪比長城的大工程。
但是華族在修建這條鐵路的過程中,從來沒有出現(xiàn)亂子,雖然也會有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犧牲。
但是大家似乎覺得這是理所應當?shù),因為他們都是拿著華族的工資來干活的,至于干活過程中自己不小心,或者是運氣不好死了,怪誰呢?
官府反正會按照約定支付賠償金的。而且官府還給他們配備安全帽、工裝,仁至義盡了。
這些工人也都在滿清治下服過勞役,像華族這樣支付報酬的徭役,可是比滿清時期的強多了。
那個時候幫官府干活,不僅僅沒錢,還吃不飽肚子。
看看現(xiàn)在,三天兩頭的牛羊肉,干了幾個月活兒,人都變壯實了。
整條線路偏北,漠南草原上的牛羊很容易就能夠趕過來,成為工人們的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