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三年,也就是1857年夏天。
堪薩斯內戰本年度第一回合交鋒暫時告一段落。
雙方互有勝負。
南方人殲敵3000,北方人殲敵1500,但是北方人在堪薩斯建立了要塞,牢牢占據了這個戰略要地。
雖然他們對活躍在外圍的南方軍毫無辦法。
那些北方移民也沒有辦法進行耕種。
但是只要這個點還在,堪薩斯就還是他們的。
同樣的,南方的那些種植園主也無法在這里展開生產。
原本開墾出來的農田和莊園現在再次被雜草覆蓋,很快就會變回大草原原本的樣子。
這跟加州沒有關系,榮慶舒反倒是樂于見到美國佬的西進被阻斷。這樣新東方地區將會獲得更多的發展時間。
要知道堪薩斯和內部拉斯加一直都是白人西進的中轉站,F在雙方在這里打紅了眼,普通移民很難穿越這片戰區。
陳矛需要找南方協調委員會商量一下改變進攻的方向。
反正他是不想進攻已經變成要塞的堪薩斯城,況且人家還有炮艇助戰。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攻擊北方人的后方。
他們的作戰物資都存放在密蘇里州和艾奧瓦、威斯康星等州。
然而要進攻這些地方,無疑就要擴大戰爭的規模。
這還真不是陳矛能夠決定的。
即便陳矛帶著自己的手下去做了這樣的事情,南方人也可以不買單。
所以他還是要找東家商量一下。
新東方行省區現在正忙著安置新的移民。
在戶部的文件中,新東方行省依然是華族最大的移民目的地。
其次才是蘭芳行省。其中蘭芳行省爪哇府占據了蘭芳移民的百分之五十。
第三名目的地是西域,南疆經歷了大戰之后人口凋敝,一時間需要大量的人口。
而且那里都是開發好的土地,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的移民。
不過南疆那里的移民都是由政府管理的建設兵團,并非是自耕農移民。
第四名是遠東和北海地區。
從去年秋天開始,遠東地區就接連傳出發現金礦的事情。
劉林是個擅長講故事的總督,在被董良點播了之后,他突然就開竅了。
復興二年的冬天,華族的報紙上紛紛刊登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報道。
一名退伍老兵在遠東的一條不知名小溪淘到了幾十公斤的黃金。其中一塊狗頭金竟然有五斤重。
其價值相當于后世的數百萬了。
這人一下子就從一個平民變成百萬富翁,這對那些有發財夢的人來說是巨大的誘惑。
現在華族內部富人階層逐漸壯大起來。
他們的生活也在改變。
一些富人家中安裝了電話機、電風扇,甚至還有冰柜。
他們夏天可以吃到清涼的冰鎮食物,冬天可以吃到南方的瓜果。
很多富人購買了汽車,出行更加方便。
科技的發展,讓富人有更多的方式去享受生活。
同時這個階層也在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
很多年輕人抱著對財富的追求到遠東去。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金子,一個個真實的案例讓年輕人就像打了雞血一般涌向遠東。
他們的腳步也越來越遠。
很多人跑到了阿拉斯加,他們沿著育空河逆流而上,探尋著金礦的蹤跡,夢想著一夜暴富。
一些人總結出來了金礦的規則,似乎是那些寒冷地帶的河流中最容易淘到金子。
廟街一下子成為了淘金客們的集散中心,這里開辦了好多生產淘金工具的工廠。
從散戶使用的簡易工具到金礦公司使用的大型機械,這里都有的買。
原本只有兩萬人的廟街,現在發展到了十幾萬人。
其中大部分人都是為淘金客服務的。還有一部分人口是逗留在這里的淘金客。
廟街的服務業也非常發達。
一條街道走過去,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餐館旅社,還有三分之一是澡堂子。
在這寒冷的北方,洗澡最好還是要到澡堂子里去。
另外還有各種雜貨鋪子。賣干糧的飾品店,用帆布給淘金客制作那種結實工裝的裁縫鋪子也很多。
淘金熱帶動了華族在北方極寒之地的人口發展。
除此之外,華族每年還要向南美州輸送將近十萬勞工。
其中五成是華族人,三成扶桑人和半島人,還有兩成是南洋人。
這些人在秘魯、智利等國的華族勞務派遣公司的組織下進入當地的礦山以及種植園工作。
他們勞動的成果大部分還賣到華族。
那些當地的莊園主和礦主則賺取去除工錢之后的利潤。
這收入比他們之前多多了。
當地的政府也在受益。比如說秘魯沿海的鳥糞礦開發規模就擴大了十倍。
以前這些肥料只能賣到歐洲去,數量很少。
現在華族則直接將這些產品給包圓了。
華族的體量實在是太大了,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成熟市場。
除此之外,每年還有數萬流放犯被送到東華王國。
整個東華王國簡直成了華族的改造基地。
這些罪犯到了東華卻都成了寶。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技能。
到了這里,他們發現自己可以過正常的生活,還是東華的高等人。
因為又要到年中了,每年的年初是華族移民的高峰期。
因此董良都會到戶部去過問一下,移民的基本情況。
在每年送出那么多移民的情況下,華族本土的人口還在呈現上漲的趨勢。
這是最讓董良感到欣慰的。
為了讓這種勢頭更好。
董良直接在南京城搞了一個英雄母親授勛儀式。
趙家英,一個徐州府的家庭主婦。今年三十四歲的她已經養育了十個孩子。
她從結婚開始就幾乎是在一直生孩子。
而她竟然還是生產隊中的勞動能手。她家的二十畝田幾乎都是她在種。
因為她的丈夫是個瓦匠,常年在外面干活,沒時間照顧田地。
這兩年百姓的生活好了,很多人家建房子,趙家英的丈夫幾乎不著家。不過賺取的工錢也不少。
家里最大的孩子已經十六歲,老二是十五歲,老三、老四雙胞胎十三歲,都已經能夠幫著母親做事情。
她的孩子六七歲就能夠生活自理。大一點的都要幫忙分擔家務。
當縣里通知趙家英去參加表彰大會的時候,她還帶著幾個孩子在田里干活。
一個從來沒有出過鎮子的農村婦女就這樣懷著忐忑的心情坐上了前往南京城的火車。
到了南京之后,有專門的女官來接待她。
到了這里,她才知道有不少與她一樣的婦女被召集過來。
有些人心中忐忑,不會是哪個大人物有什么癖好吧。
當即有人笑道,你們都看看自己什么樣子,給人家貴人做奶媽,人家都會嫌棄。
在招待所住了一個晚上,他們換上官府提供的新衣服,去參觀了玄武湖公園,還去了紫金山。
第三天,她們才被帶到一個大會場。
臺下坐的全都是社會各界的婦女代表。
趙家英第一次見到了元首的真人。
很帥氣的一個小伙子,放在村里面,不知道多少小姑娘會喜歡他。
“婦女朋友們,今天華族召開這個大會并非是心血來潮,我時常與身邊的人聊天。咱們華族最大的優勢到底在哪里?咱們憑什么要去做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因為我們控制的土地多嗎?英國人、沙俄人,他們控制的土地都比咱們多。但是這些土地比咱們多的國家都打不過咱們。”
“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臺下都是婦女,董良將話說的非常通俗。
就像是嘮家常一般。
“我思來想去,最終的結論是咱們華族的人口多。咱們現在有將近六萬萬人口,占據全世界的一半。這才是我們的底氣!
“咱們華族的人不僅僅多,而且比其他民族更加勤勞。大家知道財富都是大家用雙手創造的。咱們人多,而且勤勞,創造的財富自然也就是比比別的民族多。”
“咱們華族的人都是哪里來的?都是在座的各位母親養育的啊。所以說你們是華族的英雄,沒有你們就沒有強大的華族!
底下的婦女在女官的帶動下一起鼓掌。
掌聲經久不息,將很多人的情緒都給調動起來了。
這些女子本來就比男子更容易情緒化。
聽到元首給了她們英雄評價,有些人一邊鼓掌,一邊去抹著眼角的淚水,她們激動地哭了出來。
等到這些人平復下來之后,董良才繼續說道:“你們養育了孩子,官府要給他們生計,現在我們華族有廣袤的國土。只要愿意勞動,愿意付出,華族的土地上餓不死人。你們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誰家的孩子要是沒了生計,你們可以去找官府,也可以找我,我們會幫他們安排好出路。以后華族的壯大需要你們。我希望華族有越來越多的英雄母親!
……
這次授勛儀式的消息傳入了千家萬戶。
董良的講話也傳入了所有人的耳中。
婦女們自然非常高興。那些家里孩子多的在人前的時候都仰著頭走路,仿佛她們真的就是英雄。
以前在家庭地位比較低的,現在地位也不一樣了。
孩子都是我生的,英雄是我,你要敢欺負我就是打元首的臉。
家庭暴力的事情比以前少了很多。
當然了,也有一些老學究批評董良的講話有悖綱常倫理。
結果回到家中就被自己的夫人給收拾了。
華族上下達成了共識——鼓勵多生。對于那些子女多的,官府要出臺實實在在的政策去給予獎勵。
當然了這個獎勵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情況來制定不同的標準。
董良借著這次表彰大會也是想要為自己制定的政策搞一次政治作秀。
目的自然是為了推動這一政策的發展。
因為華族在未來幾十年時間內必須盡快完成人口輸出。讓那些人煙稀少的土地,徹底打上華族的烙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