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精品视频,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颇多野结衣,在线曰本亚洲AV无码电影成年女人大片免费观看版,伊人久久偷在

紅豆小說網 > 穿越小說 > 怒海覆清1852 > 第九九一章 東方行省


  新臨沂的緯度比沂州府更加靠北,但是這里靠近海邊,氣候還不錯。

  宋老三一家是六月份到達安置點。

  剛來的時候這里似乎就有一個村莊的痕跡。

  因為他看到了一座被燒毀的房屋的地基。

  實際上這里本來是一個白人農場。

  至于農場中的白人,大抵估計是被印第安人仇殺了吧。

  原本的木頭房子也被燒毀,只有石頭鋪成的地基還在。

  宋老三就將自己的房子建在這處地基之上。

  所以到了最后,人家都是在地上挖坑,修建窩棚,這種半地下的窩棚在華族非常流行,冬天的時候保暖性更好一些。

  只有宋老三家建了一棟木頭房子。



  他家的分地里有一個占地數十畝的樹林,里面長著楊樹、紅杉和白樺樹……

  自家地上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宋老三從樹林中砍樹建了三間木屋,一間牛舍。

  牛暫時還沒有,不過以后總歸要有的。北美的野牛頭重腳輕,只能吃肉取皮,是不能做耕牛的。

  官府許諾會給大家找到耕牛。宋老三相信官府。

  不過他家中倒是分了兩匹馬。

  這東方省的馬是歐洲馬種,個頭可比蒙古馬要快多了,非常適合做挽馬。用來耕旱田也是可以的,只是華族人似乎都不大習慣用挽馬。

  宋老三原本是個木匠,他的手非常巧。

  這幾個月時間,他與妻子還有十五歲大的大兒子、十四歲大的大閨女,還有十二歲的二兒子一起開墾了上百畝土地。

  利用官府給的種子,他種了兩畝水田,十幾畝紅薯,還有幾十畝大豆花生。

  花生和大豆的秸稈都可以用來喂馬。



  他還從樹林里移栽了一些樹苗到自家農場的四角,防止今后有人會來侵占自己的土地。

  土地大了,界限就不明顯。隔壁的趙四一家啊只有五口人,分了兩百五十畝地。他總感覺趙四以后會來搶他家的地。

  樹苗活了,就是最好的標記物,石碑還會被人挪動,但是樹苗不能動。

  有一句話叫人挪活,樹挪死啊。

  宋老三是真的能干,他從自家的林子里搞到了不少好木料。白天開墾田地,晚上做木匠活。

  板凳、桌椅、床鋪,甚至是木頭勺子、鏟子。

  他將這些東西賣給周圍的移民,大家現在剛剛搬來都沒有什么錢。

  不過沒關系,宋老三允許他們賒賬,也可以用東西來換。

  一個夏天過去,宋老三已經成為村里最有錢的那一戶了。

  家中的兩匹馬變成了三匹。有一匹小馬是人家換給他的。



  八歲的三兒子經常抱在小馬的馬背上練習騎馬。

  在這里夏季炙熱的陽光之下,田里的莊稼漸漸成熟。

  幾個小一點的孩子,每天都要到紅薯田中去采摘薯藤喂豬。

  這些歐洲白豬還是當初那些白人移民帶來的,比宋老三老家的黑豬生長速度要快多了。

  宋老三一點都不疼惜自己的孩子,他認為孩子從小就要學會吃苦,宋家先祖就是因為出了一個懶漢,才最終家道中落。

  所以宋家七個孩子,除了剛剛學步的老六,還有襁褓中的老七,全都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今天是收稻子的時候。

  宋老三找了三個最大的稻穗,又弄了一碗餃子、一碗饅頭、煮了一個羊頭。

  這些東西擺在田埂上,形成了一個祭臺。

  祭臺對著正西方向。宋老三手中拿著三炷香,對著西邊拜了三拜。



  “列祖列宗保佑,不肖子孫宋老三背井離鄉,來到異域,無法守在祖先身邊,但是宋老三一定勤儉持家,讓我宋氏在這東方省開枝散葉。祖先保佑,年年豐收,歲歲平安……”

  宋老三念念有詞地禱告一番,才跟著身后的妻子、兒女大聲喊道:“開鐮了。”

  一家人開始排成一排向前割去。

  半天時間,兩畝水稻就全部收割完畢。

  稻谷被搬到曬場上來。

  因為擔心有野獸來偷食。

  宋老三晚上特意在邊上搭建了一個棚子。家里的那把前裝線膛槍也被他抱在懷中。

  在本土,普通民兵還只有燧發槍。但是北美這里的移民,每家卻發了一把線膛槍。

  他雖然是木匠,但是槍法不錯,前段時間在自家的紅薯田中打了一頭野豬。

  北美這里本沒有野豬。這里的野豬其實都是早期移民帶過來的家豬。



  所以這野性不是太強,打起來省力多了。

  移民們對這里頗有好感,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這里的獵物真的多。

  曾經有一支鹿群從河流的上游跑來,沿途的村子組織了上百人前去圍獵。

  因此,這幾個月以來,家里面沒少吃肉,幾個小子的個頭長得蹭蹭快。

  宋老三一個人坐在棚子里,眼睛看向天空。

  他到現在都沒有概念,這里到底距離家鄉多遠,有人說就是一水之隔。

  只是這水著實是有些寬啊。

  “爹,俺來陪您。”大小子宋力不知道什么時候冒了出來。

  “你咋不去睡覺哩。你爹一個人看著就好了。”

  “不,爹,俺長大了,等下換您睡一會兒,明天還要給稻谷脫粒呢。”



  宋力非常懂事,他知道爹爹平時對他們要求高,但卻是為了他們好。

  “爹,明年,俺想去當兵,聽說當兵能分一百畝田,做了軍官,以后分得更多。”宋力怯生生地說道。

  他擔心父親不同意,因為家里的田已經種不過來了。

  可是他沒有想到,宋老三竟然毫不猶豫地就同意了。

  “可以,你去吧,咱家不能全都做農夫,要不然以后還是要被那些當官的欺負。”

  “那家里的田怎么辦?”宋力問道。

  “家里的田,能種多少就多少,咱們華族不是有機器嘛,我準備買一個馬拉的收割機,以后割稻子就不用鐮刀了。”

  “爹,種稻谷太費事了,要不明年全部種玉米。俺覺得玉米也蠻好吃的,比稻谷的產量還高。”

  宋老三瞪了兒子一眼道:“種地的事情你不要管,等你以后有了自己的田,想怎么種就怎么種。”

  宋老三之所以同意老大去當兵,乃是因為他已經有四個兒子了,要是都留在他的身邊,等到以后分家了,還要分田給他。



  五百畝田,幾個兒子一分,每家才多少啊。

  這樣三代以后,老宋家又要變成貧農了。

  “爹爹,聽說可以雇傭扶桑人做長工,以后咱家要不要雇傭一個。”

  “哼,就這,你就想要學人家做地主啦。”

  華族還向北美輸送了大量的扶桑勞工,這些人可是沒有田地可分的。

  他們一般都是當作勞工進入礦山和工廠,還有就是給分了地的華人做長工。

  這長工其實就像是家仆一般。

  還有一些人會去雇傭扶桑女人。這些女人不僅僅非常能干,還會侍候人。

  那些北美縱隊的士兵就是這樣。

  早期過來的北美縱隊士兵現在分到的土地都非常多,他們幾乎全都交給長工來種。



  在宋老三家的南邊就有一戶姓劉的軍戶。

  那人似乎是北美縱隊的小軍官,家里有上千畝田,雇傭了三戶扶桑人來打理。

  這三家扶桑人都是拖家帶口住在農場中。男的種地,女的負責家主的生活。

  那個姓劉的軍官剛剛娶了一個婆娘,聽說長得非常漂亮。

  這些女子全都是國內送過來的,本就是為了給這些軍人婚配。

  在這新東方管轄區,早就流傳一個說法,只要能夠成為北美縱隊的正規軍,不僅僅能夠分地還能分老婆,活下來的以后都是地主。

  就算是死了,也能夠給后代留下不菲的家業。

  宋老三見到自家兒子有好幾次趴到人家的農場邊上偷看。

  他也是過來人。自家兒子定是在偷看人家的小媳婦兒。

  十五六歲的大男孩,最感興趣的不是同齡的少女,而是那些剛剛成婚,充滿韻味的少婦。



  宋力知道,要想過上這樣的生活,首先要參軍。

  宋家這種拖家帶口的華族移民在新東方這里并不多。

  大部分的移民都是單身漢,他們只能分到五十畝土地,有些運氣好的也找到了媳婦兒。

  當然都是那些軍人挑選剩下的。也有些人干脆找一個扶桑媳婦兒。

  扶桑人非常愿意將自家的閨女嫁給華族人。因為按照華族的規定,與華族人成婚之后就會獲得華族戶籍,可以享受到華族人的待遇,比如分配土地。

  他們便可以幫自己的女婿一家種地,也就相當于自己有了土地。

  第二天果然是一個好天氣,宋老三一家開始給稻谷脫粒,稱重。

  稱重好了之后便可以算出畝產。

  這結果一出來,差點要讓宋老三興奮得叫出來。

  畝產比在老家的時候增加了兩成。確實是好田啊。



  杉樹城,此時新東方管轄區的總部所在,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座擁有幾萬人口的港口城市。

  原本選擇這個地方作為攻略俄勒岡地區的中心,便是因為這里擁有港口,周邊都是茂密的杉樹林。

  而且距離舊金山更近。

  不過現在看來,杉樹城的發展還是受到了地形的限制。

  剛剛過去的北美復興會委員會議上。榮慶舒提議將新東方行省的省會遷移到后世西雅圖所在的位置。

  那里與舊金山一樣是一處優良的天然港灣。

  而且將中心放在那里可以加強華族對俄勒岡北部地區,也就是后世華盛頓州的控制力。

  反正現在華人在北美西部的野心已經暴露了,很多事情沒必要藏著掖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后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上一章|返回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