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昭這一次來京,說來其實也是想要見江苒。
只不過他沒料到江苒會讓他撰書。
江苒勸了一上午說的是口干舌燥,終于是動搖了馮昭的想法,讓他答應下來。
“娘娘做事,總是讓人眼前一亮。”
“勤之你就別笑我了。”
馮昭搖頭,“不止是你,當今的陛下也是。”
他們兩人如果當不起神奇這兩字,就真沒別人可以。
“我在各地行走的時候,就聽了很多關于帝后兩人的故事。”
“咦?”江苒是好奇但不疑惑。
兩人又說了一些各地的趣聞。以江苒精神行走的人不多,但卻各個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痕跡。
之前的鐘平志,后來的楊玲瓏。還有歸一宗的弟子,這些人都在各地留下很多事跡。而他們也一直都念著“皇后”的名號。
兩人這邊正在討論書籍的相關內容,館長那邊找來了。
原來現在那幫學子又在辯論。
江苒聽了前面的話,笑著問:“是不是又要讓我出辯論題?”
館長聽了之后神情躊躇,最后好似是下了很多決心才道:“娘娘是這樣的,他們這一次談論的內容關于這一次啟地俘虜如何對待。”
江苒和馮昭互相看了一眼,然后他們起身讓館長帶路過去聽一聽這次論題。
館長一路上都在嘆氣。他也不想驚動皇后,但他看到皇后身邊的人方才聽到了那些人在說話,他不主動去請皇后,如果等他們傳消息到宮里,那就更說不清楚。
而且這地方是皇后的名義建造并且發展起來,要出事,也會連累到皇后。
所以讓皇后明白,是一件好事。
之后,江苒在二樓聽了辯論廳的談論。館長所說的關于俘虜的事,是啟地這次被打敗,戰俘先不說就是百信也得重新安置。
而啟國本來就已經先“投降”過一次,卻在贏國暫時安分的時候又折騰起來。這樣的原因,才導致了這一次的討論。
到底是同意鐵血屠殺手段,還是建議寬容處理。
兩邊都有論證。
特別是贊成屠殺的這邊。因為啟國不是第一次,就說明了他們死性不改。戰士如此百姓也是如此。如果再好好處理,甚至還諸多優惠政策來獎勵他們融合入華國,那不是有損華國的威名!讓其他地方怎么看?
反正如果再反了的結果,只不過是輸了就被重新編入,那誰都想試試,萬一成了,就能復國!
這些論調,結合了現在最熱的啟國情況,算是占主要的意見。
江苒聽了一會兒,大概了解了情況就回了她的休息室。
館長現在心里亂糟糟,“娘娘,他們……我現在馬上去讓他們停了爭辯。”
江苒正在想事情,聽了館長的話忙阻止,“館長,不用。你讓人如實記錄下來,到時候我會呈上給陛下看。”
“啊?這!”
“不用擔心,說好的,在這里的辯論本就無關乎對錯。”
“是,是,老朽馬上去辦!”
館長去處理事情,江苒則詢問了馮昭的想法。
馮昭搖頭笑道:“這些,我可不懂。我只知道,要安定,暴力執法肯定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