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元旦第一天,萬科影院開始全線上映《驕雄》,方萬山對這次電影的上映,無比重視,這是他第一次對自己夢想的嘗試,是對夢想的一次檢測。
方萬山沒有參加岑間勛他們弄的開播儀式,在晚上八點,偷偷的帶著鐘初紅一起溜進電影院,與普通觀眾一樣觀看。
電影的開頭先是一段音樂,一群人在一所現代化的宴會上起舞。
鏡頭很快給到了主角莊繼華(梁超偉),他正在大肆對著女主角獻殷勤。
趙亞之飾演的女主,裝扮十分時髦,這是方萬山給她定制的,完全超過現在80年代三十年。
電影的一開頭,趙亞之的亮相就給所有觀影人一個視覺的享受,方萬山相信,趙亞之這次一定成為所有男人的夢中情人。
莊繼華(梁超偉)的追求顯然并不成功,就一個人郁悶的端著酒杯走出船窗。
這個時候,電影才給出輪船的全景,觀眾才知道這是一所游輪。
電影的背景音樂響起,方萬山能聽出,陳勛七他們采用的是《如果再回到從前》這首,誰唱的方萬山聽不出來。
輪船外面烏云密布,一陣龍卷風及暴風雨過后,伴隨著電閃雷鳴,電影屏幕暗淡下來。
這個時候,才打出電影名稱《驕雄》,伴隨著背景音樂,畫面已經來到1921年。
年代的時間變化,讓全影院的觀眾摸不著頭腦,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很多人以為是回憶場景。
對于電影的這個處理,方萬山很不滿意,其實黃白鳴他們完全可以加入一條穿過隧道的方式表現出來,方萬山記得自己上次還與他們說過。
畫面很快就轉到了茶館,莊繼華(梁超偉)還是那天的打扮,走進了茶館。
在尋找報紙及與蔣光頭他們搭訕,梁超偉演的很靈動,方萬山感覺很自然,他的臉上透露出一股機靈勁。
邂逅蔣光頭,靜山后,莊繼華(梁超偉)通過與靜山先生的問答,很風趣表現出自己的博學。
相對方萬山的原版,許安華的改變生動搞笑得多,也算是一個笑點。
方萬山自己很喜歡原版的對話,這給讀者了解莊繼華是一個第一印象窗口,他對當時的時事政治,見解都可以讀者代入莊繼華的角色,對以后投機黃埔有一定合理性,不顯得那么突兀。
現在這么一改,效果方萬山看觀眾反應很好只是代入感不強了,不知道后面觀眾對莊繼華入黃埔感覺突然不。
顯然方萬山的擔心是多余的,相對小說對代入感的要求,電影的要求更低點,在電影出現莊繼華拿著信去報道,他們沒有一絲的驚訝。
胡宗南的打鬧報名處,許安華實時在莊繼華這個旁觀者加上的心里對白,動中取靜,一下就突現出二人的性格,還有邊上其他幾位主角的出場,許安華都安排在這場報名中。
伴隨著背景音樂,《精忠報國》的響起,胡宗南正式登場,因為個子問題有所爭執(zhí)。
開始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莊繼華,在聽到胡宗南三字后,熱鬧的場景消失了,總個場面只有莊繼華的自白。
穿越的交代,投機黃埔的原因,還有他打量周邊的報名同學。
當然,這獨白中,許安華也加入了一些黃埔小常識,讓觀眾初步提前對這里的興趣。
許安華是成功的,電影院觀眾的反應說明了一切,大家都被穿越這個新的事物吸引,也為這所傳奇學校而好奇,大家都牢牢吸引在大屏幕上。
鐘初紅盡管在演電影的時候,也了解過黃埔的歷史,但是今天晚上,她又忍不住找邊上的方萬山,給她小聲的辨認那些歷史名人及相應的事跡。
“今天我要去北京了,因為北京發(fā)生政變,曹錕吳佩孚被推翻,這是我黨北方同志運動影響的結果。但是革命是不是因此成功了呢?我要說沒有。馮玉祥、胡景翼等通電說不過問政治,這是很危險的。革命是什么,革命就是政治,是關系全國民眾的大事,現在馮玉祥等發(fā)動于前,不問政治于后,任其發(fā)展,故此次北京革命,絕無成功希望。這次事變雖然不能取得中央革命的效果,但我還是要去,這是因為只有我去了,表明我黨的態(tài)度,才能影響北方的人民,以后的革命才會進步。…,民國建立已經十三年了,國家依然紛亂,軍閥橫行,戰(zhàn)火不休,其中而黨內部分同志意志消沉,忙于追逐名利,在這些同志看來,革命就是開公司,投身革命就是入股,將來等著分紅;可是我要說革命不是開公司,投身革命不是入股,不是為了分紅,投身革命是為了挽救中國,挽救民眾,因此唯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革命才有成功之希望。”
…
“今天黃埔學生,能忍苦耐勞,努力奮斗如此,必能繼承革命事業(yè),必能繼續(xù)我之生命,實行我之主義。凡人總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所……若二三年前余即不能死:今有學生諸君,可完成我未竟之志,則可以死矣!”
孫大炮的演講讓人沸騰,莊繼華腦中卻浮現的是他的中山陵,電影鏡頭的時空交錯,為這部電影增加了歷史的沉重感。
到這里電影已經過了快20分鐘,已經過了一個小高潮了了。
電影院觀眾基本都沒有退席,但是電影院很安靜,經歷了歷史事件,大家都心情比較沉重。
接下來的鏡頭恢復了明亮的校園生活,單看這個單元,這是一部青春喜劇電影。
在許安華的處理下,蔣光頭,教官,還有就是第一期同學們的訓練,訓話,都很有喜劇效果,特別是現代人莊繼華的插諢打科的二邊打和,把這群傳奇人物的青年生活,一一呈現在眼前。
可惜歡樂的時光是短暫的,宣俠父事件讓總個電影氣氛為之一變。
變味的辯論賽讓大家都看見了,同學們分為涇渭分明的二隊,在許安華的鏡頭下,學校的分裂在無聲無息的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