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繞在他耳邊的女子聲音,極柔極輕。透著十分溫柔,是他不熟悉的語調,卻分明是他熟悉的聲音。
閻千緒下意識的愣怔了,實在是因為,他從未見過紀霜霜這么溫柔的時候。
或者,見也是見過的,可面對的從來不是他。他見到的紀霜霜,也只是對紀小秋溫柔以待。而他自己,是沒有這個待遇的。光是想到這一點,他就有些吃味。
有時候,看著對小秋那么溫柔的紀霜霜,他都在想:他到底是不是她的夫君了。
現在,紀霜霜那么溫柔的語氣,是面對著他的。
這個認知,讓他有些心神恍惚。
可是,真要放下,又哪有那么容易?有些時候,拿起比放下容易的多。何況,有些事情,也不是說放下,就能放下的。
他沉默了一會兒,才輕聲問:“因為我娘照顧小秋的事,你對她升起好感了?”
閻千緒想來想去,也只能想到這一點。他十分清楚,蕙蘭郡主在面對紀霜霜時,到底是何種態度。要是有個人面對他時,也是這種態度,他也不會對那人升起好感。紀霜霜,莫名其妙的為蕙蘭郡主說話,他也只能想到,是蕙蘭郡主照顧了小秋的緣故。
想到這個理由,閻千緒莫名有些后悔。若是他當時不囑托蕙蘭郡主照顧小秋,那紀霜霜是不是仍是對郡主毫無好感?
紀霜霜愣了一下,隨即輕聲道:“并不全是。我只是想到了,自從你回來后,她對你說的話,都是百依百順的。”
真要說小秋的原因,是有一點。可后來,她仔細想想,就發現蕙蘭郡主對閻千緒的態度了。
閻千緒沉默了下來,自他回來后,蕙蘭郡主私下對他是什么態度,他自然是一清二楚的。凡是他說的事,她都會幫他做到。
這么一看,確實無可挑剔。
至于將軍對他的態度,向來都是不冷不熱的。
他也能聽出紀霜霜的意思,她希望他能諒解郡主。
對將軍,她是提都沒有提。
“我知道了,你讓我好好想想。”閻千緒抬手揉了揉眉心,輕聲說著,“我們先找個地方落腳吧。”
紀霜霜抬眼看著他,“你幫了三皇子那么多,他都沒幫你安家置院嗎?還要我們自己找地方住?”
閻千緒有些哭笑不得,他順手揉了揉她的發頂,“我不需要那些身外之物。”
“你不要給我啊!雖然我是金錢如糞土,可我還是愛銀子的。畢竟,銀子多了,又不是什么壞事。”紀霜霜一本正經的說著。
“你手下那么多鋪子……”閻千緒有些無奈。他怎么就不知道,她還愛金銀財寶?
紀霜霜:“我手下的鋪子,都是為了給我和小秋養老用的。”
聽她這斬釘截鐵的語氣,閻千緒只覺得莫名心酸。他再一次懷疑,他是否是她夫君了。為什么她說的人里面,沒有他的存在?
于是,他酸溜溜的說著:“小秋不用你給她養老,她已經有喜歡的人了。她會和那人成親,有子。到時候,她有她的孩子給她養老,你呢?”
這個問題,讓紀霜霜有點懵。
她只覺得,閻千緒問的那個問題,簡直就是發自靈魂深處的拷問。
從她認識閻千緒到現在,有五年之久。小秋已經及笄了,而她,已經雙十年華了。
說起來,在外人看來,她這個年齡生子,可能都有些大了。畢竟,這個時代的人,都是及笄成親,成親不到一年,女子就有孕了。
她和閻千緒成親至今,也有快五年了。然而,她并沒有和他圓房,當然也沒有孩子。
所以,她不禁懷疑,閻千緒這么問她,是不是想和她生孩子了……
“我喜歡小孩子。”沒等紀霜霜說什么話,閻千緒就看著她,語氣平靜的說著。
紀霜霜默然,她面無表情的看著他,他喜歡小孩子?像他這么冷漠的男人,喜歡小孩子?他怕不是在開玩笑。
她承認,她的想法,是有些偏了。可她怎么想,怎么覺得他有這個想法。
“小秋呢?”于是,她連忙強行轉了話題。
現在三皇子做了皇帝,那他們就可以不用躲躲藏藏了。而她的災星之名,也不必洗清,世人健忘,過一段時間,他們肯定會忘記這回事。
所以,她打算在小秋成親前,認真和小秋說些話。這些年來,小秋一直忙著坐診,提升醫術,而她也在忙著其他事。
要不是她們都知道,她們是彼此最親近的人。可能姐妹之間的情分,都會變淡了。
知道紀霜霜不想和他多說孩子的事,閻千緒也暫時忍住了。只是輕聲道:“她現在還在將軍府里。不過,你可以放心,她在將軍府很安全,不會有人傷到她。”
“那我們還是先回將軍府吧。”紀霜霜直接說著。
既然小秋在將軍府,她就決定先在將軍府里待著,當然,她肯定要快點找到住處。
至于該去哪里找住的地方,是閻千緒要考慮的事,她一概不管。
“我們先在將軍府里待一夜,明天就離開。你要盡快找好住處,我們要帶著小秋一起離開將軍府。”紀霜霜拉著閻千緒的手,往前走去。
說話的過程中,她并未看閻千緒的臉色。她心知肚明,他不太想回那里。
聽她這么說,縱然閻千緒再怎么不想回去,可還是忍了下來,跟著她走。當然,他們并沒有走到將軍府。兩人只是走了一段路,就有馬車停在他們面前。
閻千緒扶著紀霜霜上了馬車,自己跟著上去,放下了車簾,“你先喝點水,吃點東西。”
紀霜霜瞄了一眼馬車里的擺設,馬車中間擺放著一張小幾,上面擺放著茶水和一些糕點,“只是一段路而已,你要不要這樣?”她不用猜,都知道這些肯定是他吩咐人準備的。
“對了,我們要回到將軍府了,你打算把楊氏怎么樣?”紀霜霜想著,既然要回去,該解決的事,也該有所了斷,才會有此一問。畢竟,因為楊氏,他們當時可是差點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