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小子做了一個簡單的計劃;
首先他想到的是要把自己手里沒用的光盤、圖書還有一些電子產品等……全部都賣掉。但是,這些東西怎么賣掉才好那?總不能自己擺個地攤吧!也不現實啊!因為平時要上班,下班回到家就已經很晚了。這可怎么辦?
窮小子想一會說到:對!干脆就在網上賣吧!這樣省時又省力。辦法應該是可行的!
就這樣,他開始歸置整理這些沒用的商品,并通過某某網站注冊了賬號并開設了自己的小店。他把這些商品一個一個的拍照,并配上精美的文字介紹,一個一個上傳到了自己的店鋪里。
就這樣,他看著自己店鋪里琳瑯滿目的商品感受頗深。
這是他曾經追求的嗎?不是!
這是他曾經想要的嗎?也不是!
這些他曾經擁有的東西,其實都不是他所想要的。
他曾經想要的其實是一種滿足感!更是一種占有欲,才驅使他不停的網購。
直到現在,他才漸漸的明白!
也許是因為窮小子身邊出現了她,才讓他明白了攢錢的重要性。
才讓他知道,他要為他們的將來而努力!奮斗!
就這樣,他開始每天都守在電腦旁期待著能有顧客來買他的東西。他等了一天、兩天、三天……不知道過了多少天,終于才有顧客要買他的電影光盤。窮小子在網上花了不少功夫,終于說服顧客能多買一些并且愿意多贈送幾張光盤給他。就這樣,他每天繼續在網上精心打理著自己的小店。慢慢看著自己店鋪里的商品一件一件的減少,他感覺到自己的心情也越來越輕松了。
就這樣又過了一段時間,直到他終于把自己這些沒有的商品全都買了。當然,其中也包括他最最心愛的一件銀灰色索尼數碼相機。這是他曾經心怡了很久,省吃儉用的攢了幾個月工資才狠心買下的。這一次,窮小子真的是下定決心要攢錢了。
窮小子的第一步計劃終于完成了。
他把原先手里的商品轉變成了實實在在的金錢,通過這一次的網店“大甩賣”行動。他總共收獲了1萬3千多元錢。窮小子看著自己手里厚厚的一摞鈔票,別提有多開心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處理掉了那么沒有用的商品。把這些沒用的商品換成現金,他的第一步計劃就這樣實現了!
作者如是說:
上面給大家講了關于窮小子的第一步計劃,他用手里沒用的商品換成了實實在在金錢。我是非常贊同的!如果他當時不把手里的商品換成錢,那么過不了多久,他再想換成錢肯定就沒那么多了。
為什么我這么說?道理很簡單!當商品在市場上有需求的時候,它才有值錢。反之,當商品在市場上沒有需求的話,你認為它還會有價值嗎?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今年是2013年,假如我手里有個iphone 3GS手機,是我2010年花了4000元買的。現在我打個8折賣給你,你買嗎?
我想你肯定不會買吧!
因為現在iphone 5都出了,誰會要我手里的iphone 3GS?
道理是一樣的,只有當商品在市場上有需求的時候,它才會有價值。這就是供需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