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春天,窮小子來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保潔員”。
大家沒有想到吧!一個高中畢業生,只身來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做保潔員。沒錯,他確實做了一名保潔員。
我曾經問他:“當時,你怎么會考慮到做保潔員的?”
他說:“因為當時年齡小,又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學歷。在北京找了很多工作都沒人肯要他。并且手里的錢也快花的差不多了,再不找到工作,就只能回老家了。實在沒辦法,就去做了保潔員。”
我當時沒有說話,因為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可能,他看出我的想法,繼續說到:“其實這份工作不丟人!靠自己的勞動吃飯,就當是給自己的一種磨練吧!”
我當然覺得他的心態特別好,也許正如孟子所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2003年春,窮小子當上了保潔員,每月工資400元。每天早八點上班至晚五點下班。工作內容就是清潔樓道,打掃衛生及擦玻璃等。有時,忙起來周末還要加班清洗公司樓道的地毯。
就這樣干了一個月,月底領了400元工資,這是窮小子第一次領到工資,別提有多開心了!因為這是他步入社會,第一次靠自己的勞動掙到的錢。
但這點錢怎么夠在北京生活的?
是啊!窮小子也知道,這么點錢怎么夠生活的。但真的沒有辦法,自己一沒學歷,二沒手藝。要想活下去只能從零開始。就這樣,在這份工作上一直干了半年多。期間,他也曾嘗試著四處尋找應聘機會!雖然四處碰壁,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2003年的下半年他終于找到了另一份工作。
從此開始:
2003年秋天,窮小子的第二份工作“信息采集員”。
什么是信息采集員?
簡單的說就是跑市場,采集公司所需要收集的信息。
這是一家IT公司,主要做電子商務的。這對于窮小子來說是一個陌生的領域,甚至他都不清楚什么是電子商務,更不知道什么是.com和.net。
這家公司主要是需要有人去跑市場,收集信息。所以不管你懂不懂什么是電子商務,只要肯跑腿就行。
信息采集員,每個月的工資1000元(帶報銷交通費及飯費),這份工作的收入不錯,簡直是他上一份工作的兩倍還多。
窮小子確實運氣很好,每天上班不用去單位。直接跑市場。每天下午五點要返回單位報到,提交一天采集的數據。就這樣,日復一日的過了三個月。
三個月后,信息采集員的工作基本結束了。
公司覺得這個小伙子干得不錯,所以把他留下來并安排了新的崗位“數據錄入員”。
對,這個比較好理解!就是錄入員。
窮小子搖身一變,成了坐辦公室的。工資也由原來的1000元變成了1500元。每天朝九晚五的在電腦前,敲打著鍵盤錄入信息。
就這樣慢慢的,他接觸到了互聯網。學習的知識也越來越豐富!這樣的工作一直持續了半年多。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他自學了網頁制作。并且擔任了該公司的網頁設計師。
前后,曾給多家企業單位設計過網站。當然,窮小子的工資也由原來的1500元升到了2000元。但在這期間,他的收入與支出仍然是劃等號的,沒能存下一份錢。
他的一半收入用做支付每月的房租,另一半用做日常開銷,當然窮小子的開銷也是越來越大了。由于接觸了互聯網,網購的東西也是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卓越網到當當網,從網購電影光盤到書籍,再到MP3,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好像他有無窮的欲望需要去滿足。
就這樣,每個月的工資都讓他花的干干凈凈,每個月都計劃著要買這個,下個月要買那個。這應該就是大家所說的網購成癮吧!
2005年夏,這家電子商務公司因為沒能融到投資而被迫倒閉了。
這一年,窮小子失業了。
作者如是說:
剛才講到窮小子的第一份工作。寫到這里,不得不說。我發現,現在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對于起步的第一份工作要求很高!據統計,大多數剛畢業的大學生期望去外企或國企就業。
首先,我要說有期望是好事!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能力是否符合去外企或國企的要求?是因為你的英語水平夠好?還是因為你認為自己的能力突出?(你都沒參加過工作,你哪來的能力突出?)
你知道嗎?每年平均有上百萬的畢業生,那么就必須有上百萬的就業崗位才行!
你覺得外企或國企會有這么多崗位嗎?肯定沒有吧!
那么,你為什么不能考慮從底層做起那?怕丟人對嗎?
那么,你認為丟人重要,還是工作賺錢重要?
當然是賺錢重要吧!
從底層做起是為了積累更多的工作經驗,更是為了你下一個目標做準備!
我舉個例子來證明我說的這一點:
牛根生,大家都知道吧!蒙牛集團創始人。
1978年參加工作,是一名養牛工人。
1983年進入乳業工廠,從基層干起,直至擔任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
1999年離開伊利。
1999年創立蒙牛。
大家看到了吧!牛根生,也是從一個工人開始做起,到副總裁,最后才創辦的蒙牛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