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擯住呼吸,等徐川緩緩走到高臺中央。
他的手中沒有像前面幾位代表一樣提著銀色的保險箱,相反,他就那么隨手抓著一壺用壇子裝著的酒,臉上的表情隨性而灑脫。
仿佛此時此刻,他不是一個上臺介紹美酒的酒商代表,而只是一個飲酒的酒客而已。
臺下的觀眾本來就是沖著瓊漿玉液來的,見到徐川這副表現(xiàn),紛紛來了興致。
后臺的幾個酒商代表看到徐川這幅樣子,紛紛面露不屑之色:
“哼,裝神弄鬼!”
他們話音剛落,徐川那邊便有了動作。
只見他十分隨意的將酒壇往身前的長桌一放,發(fā)出砰地一聲悶響。
這一幕看的現(xiàn)場眾人心跳都忍不住加速。
龜龜,那可是一口上千萬的美酒啊,這么一壇子酒,都快趕上好幾個億了,這家伙就這么隨意往桌上一放,不小心打破了怎么辦?
徐川才沒有理會眾人的表情。
只見他一屁股坐上了長桌,一腿垂著,一腿曲著,那壇子酒被他提放在在大腿上,他目光深幽的看著前方。
手上輕輕一動,封著瓊漿玉液的酒壇泥塊就被徐川拍開。
頓時,一股無法用言語表述的酒香肆虐而出,瞬間席卷了在場所有人的鼻腔。
那些原本覺得品酒大會無聊而昏昏欲睡的人,紛紛在此時睜大了雙眼,面露不可思議之色。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就在眾人一臉驚訝的盯著徐川時,徐川卻突然念出了大家都十分熟悉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但是很快,在場的觀眾就明白了徐川為什么要念這首詩了。
因為今天剛好是重陽節(jié),在華夏傳統(tǒng)文化中,重陽節(jié)是和家人團(tuán)聚,親友相會的日子。
可徐川為了參加品酒大會,卻毅然離開父親朋友,孤身一人來到京城,在這舉目無親的環(huán)境下,和他相伴的,唯有這一壇名為瓊漿玉液的美酒。
緊跟著,臺上的徐川舉起酒壇,在眾人艷羨的目光中仰頭灌下一大口,繼而語氣悲愴道: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話音落下,徐川又猛地抬頭,嘩啦啦的往自己嘴里倒進(jìn)了好幾口酒。
眾人一邊萬分羨慕徐川能如此隨意的品嘗這等美酒,一邊又為徐川營造的思念親人的氛圍感同身受。
稍稍回憶一下,他們又有多久沒回自己的故鄉(xiāng),和父母親朋,鄰里好友,痛痛快快的相聚一次,豪飲一回了?
“其實有時候,重要的并不是喝在嘴里的酒,而是陪自己喝酒的那幾個人。”
正當(dāng)眾人沉浸在那復(fù)雜的情緒中時,徐川又幽幽的嗓音又響了起來。
眾人抬頭,剛好對上徐川那深邃的眼神,繼而又聽他說道:
“或許你們羨慕我現(xiàn)在可以大口喝著瓊漿玉液,但不瞞你們說,這酒我現(xiàn)在喝進(jìn)嘴里,味道是苦的。”
“沒有一起喝酒的人,哪怕是世上最好喝的酒,都會失了那一份味道在其中。”
話落,徐川講手里的酒壇隨手一扔,酒壇在空中劃過一道優(yōu)美的拋物線,最終砰地一聲砸在地上,摔得粉碎。
眾人見狀,臉上紛紛浮現(xiàn)出萬分心疼的表情。
正當(dāng)他們想趁機(jī)問一下瓊漿玉液那濃郁的香氣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香味依然是那股香味,但為何聞完以后,他們嘴里會有一絲苦澀的味道呢?
而徐川在做完那個裝比的舉動后,便徑直朝后臺走去,留給眾人一個瀟灑的背影。
評委也和觀眾一樣察覺到酒香中的苦澀,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徐小友果然厲害,釀的酒居然能影響人的心境,老頭子我活了一輩子,還沒見過有如此作用的美酒,真是完美啊。”
片刻之后,莫忠和重重的嘆了口氣,最終提起筆,在表格上填下今天他打出的最高一個分?jǐn)?shù)。
其余評委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并拿起筆開始打分。
這么一來,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就結(jié)束了,記分員在第二環(huán)節(jié)開始前,迅速的計算出了得分,那些知名的酒商代表,分?jǐn)?shù)都不低,平均在85分上下浮動。
100分的總評分,有85分的成績已經(jīng)很值得驕傲了。
然而,當(dāng)徐川的得分報出來的時候,那些原本還沾沾自喜的酒商代表紛紛垮了臉色。
徐川在第一環(huán)節(jié)的得分:95分!
另外評委還在得分后面附上了扣除那5分的理由。
這敗家玩意兒,那么一整壇瓊漿玉液,居然一言不合就扔在地上砸碎了,你小子不要刻意給我們喝啊!
對此,下方的觀眾也是相視一笑,卻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因為徐川這個得分實在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
畢竟從小到大,誰見過一種酒可以影響人的情緒?
至少在今天以前,他們是沒見過的,所以徐川和他的瓊漿玉液能得到95分,實乃正常!
“哼!”
后臺處的幾個酒商代表臉色鐵青甩了甩手,卻又不敢對這個結(jié)果提出異議。
畢竟這是所有評委一致通過的,而且就連下方的觀眾都沒有提出意見,那他們這時候要是跳出來說三道四,難免觸了眾怒。
很快,品酒大會的第二環(huán)節(jié)開始了。
這一環(huán)節(jié)同樣是由各位酒商代表上臺評價自己帶來的酒。
別看這個環(huán)節(jié)規(guī)則如此簡單,但真實的難度卻非常高。
別的不說,若是你上臺一個勁的吹噓自己的酒多好喝,臺上的評委,還有臺下的觀眾能買賬嗎?
畢竟華夏那些名酒,在場的眾多好酒者誰沒喝過,你真要吹破天,只會惹得大家貽笑大方。
可反過來說,你一味的用謙虛的說法也不行,畢竟這酒到底好不好喝,大家心里有數(shù)。
萬一你一個勁的貶低自己,那些覺得這個酒好喝的觀眾和評委,豈不是等于被罵沒品味了嗎?
所以這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看起來簡單,實則真是步步心機(jī),如何掌握一個評價的度,是對這些酒商代表最大的考驗。
很快,第一位酒商代表就上臺了。
還是之前那位兩鬢微白的中年男子。
此人的確不凡,他依舊是使用了妙語連珠的方式,將全場的氣氛搞得火熱,并巧妙的避開了直接談酒的味道如何的問題。
而是從酒的制作材料,還有功效方面入手,大評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