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的餃子,初二的面,初三的盒子往家里轉(zhuǎn)(賺),初四的烙餅加雞蛋……”
安意快速捏著餃子,給他們說順口溜。
這一說,盯著餃子流口水的幾人更覺得肚子餓。
什么面啊,盒子啊,還有烙餅,那都是他們的最愛。
別說,最愛還挺多!
反正這里的吃喝,他們就沒有一樣不愛的。
“還真順溜,沒想到吃食也有這般講究!”
辜華商出身名門望族,可也沒有這般講究過。
更別說這些食物的名字,他以前聽也沒聽過。
“可不是怎的?也就在神女大人這里才能有這般見識!”
最為穩(wěn)沉的孔繁書也忍不住感嘆。
別的不說,就這里的吃吃喝喝,已經(jīng)讓他折服。
食物不光種類多,烹飪技術(shù)繁復(fù),口味眾多,總讓他有種以前的飯白吃的感覺。
這也是他沒回家過節(jié)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前的食物他不想,也不愿再吃,光想想就覺得難以下咽。
而神山的廚娘比外面學(xué)堂的手藝還要好,這也讓他愛上了吃飯。
說通俗一點,他在吃貨的路上越走越遠(yuǎn),且一去不復(fù)返。
總之,這個年是留對了!
“妹子,明日我們吃甚子面條?”
布和愛吃面,總是吃不夠。
這不,他也跟著問上了。
吃貨們也邊包餃子,邊豎起耳朵聽。
“明天就吃饸絡(luò)吧!”
饸饹?
又是什么東西?
沒吃過的人都盯著安意。
“妹子,饸饹是個甚子?”
回鷹笑呵呵的追問。
“也是一種面條,只不過不是用手搟的,明日你們就知道了!”
正好空間里有幾臺饸饹床子,明日湯的,炒的饸饹都來。
想起炒饸饹,安意也饞。
“姐姐,可是要幫忙?”
“要的,饸饹面確實要費一番功夫,正好你們幫忙。”
“妹子放心,哥哥就是有把子力氣。”
“出力的活計神女大人只管吩咐。”
“神女大人,屬下也可幫忙。”
見布和,羅玀相繼表態(tài),風(fēng)言也不甘示弱,想為他家主子出頭。
誰叫他家主子在神女大人面前太乖,都不知道爭取機(jī)會。
當(dāng)然,這種機(jī)會也沒必要爭取,有他這個屬下來就好。
“好,明日的飯就靠你們了!”
安意這樣說,大家心里也開心,包餃子的速度也快起來。
……
這個年,大家過的格外熱鬧喜慶。
轉(zhuǎn)眼,就到了初三。
初三午飯后,大家開始緊張。
明白事兒的人暗自較量,不明白事兒的人只能猜想要發(fā)生什么。
緊張勁兒一直持續(xù)到晚飯后,安意帶著三個孩子上主院,漢子們則又開始玩牌,打麻將。
看這樣子是要通宵!
男子見安意離去,也沒心思待在餐廳,便起身跟著出去。
“主子——”
“玩你的,我上去有事。”
正打麻將的風(fēng)言連忙起身就要跟著,被男子制止。
過年圖的就是熱鬧勁兒,風(fēng)言難得放松,做主子的自然沒意見。
說完,男子頭也不回地出了餐廳,風(fēng)言也坐回去繼續(xù)玩麻將。
出去,仰望皎潔的夜空,男子心情舒暢。
他不愛熱鬧的人,竟然也愛上了過年的氣氛!
以前,想都想不到。
此時,他有兒有女,有……
他愛這里,愛這里的人,希望以后每年都沒在此過年。
對著一輪明月,他默默許愿。
然后,順著臺階,一步一步朝主院上去。
男子長相冷雋,氣質(zhì)清貴,月色下的背影挺拔堅韌,腳步緩慢而穩(wěn)健。
他像是想到了什么開心事,嘴角微微上揚,月色下,棱角分明俊臉柔和不少,整個人看著也多了幾分儒雅之氣。
來到主院,房檐下輕搖慢晃的大紅燈籠讓他心里一暖。
屋里燈火通明,玻璃窗戶上貼著紅色窗花的福字很是喜慶。
由于拉著窗簾兒,雖然看不見內(nèi)室,但三個孩子清脆的笑聲,和安意溫柔的聲音讓他駐足在屋檐下靜聽。
屋內(nèi)的亮燈,孩子的歡笑,女子溫柔,是男子的良藥,是他的慰藉,是他的一切!
屋內(nèi)陪三個孩子玩耍的安意,在男子上來時就知道。
沒成想他站在屋檐下,半天不動。
這是要干什么?
難道有什么事兒?
“寶貝們和金子玩兒,媽媽一會兒就來。”
把三個孩子交給金子和狗子,安意從內(nèi)室出來。
當(dāng)她站在大廳門口時,見男子背對著她,直挺挺的站在屋檐下。
“南公子有事嗎?”
看了幾眼,安意也沒跨出門檻,就在廳內(nèi)問他。
聽聲音,男子立馬轉(zhuǎn)身,好看的眉眼帶笑,專注的看著安意。
“神女大人新年大吉!”
都初三了還新年大吉,是不是有點兒太慢熱了?
安意心里這樣想,但面試一點兒沒表現(xiàn)出來。
“多謝!”
說完,仔細(xì)打量了男子幾眼,也沒有請他進(jìn)去的意思。
“是有什么事兒嗎?”
“有——”男子說著看看大廳,意思很明顯,進(jìn)去再說。
安意無奈,只好轉(zhuǎn)身朝里走去。
她什么話也沒說,男子也不客氣抬腳就跟進(jìn)去。
“有什么事說吧,孩子們快休息了。”
安意坐在首位催促。
大晚上的,孤男寡女獨處一室實在不妥。
來古代幾年的安意,也入鄉(xiāng)隨俗!
“給孩子們準(zhǔn)備的禮送上來,神女大人請收下。”
他說著從袖子里掏出三個錦袋,起身上前遞到安意面前。
錦袋不大,金絲繡線很亮眼,一看就是精品。
安意看了眼錦袋,又抬頭看著男子。
“年前不是送了禮物了嗎?再送不合適。”
雖然他是三個孩子的生父,但安意不承認(rèn),他什么都不是。
就是他送的禮物,安意也不是什么都收。
“那是年前之禮,此乃我三個孩子的壓歲錢。”
分的還挺清楚!
安意知道,跟他掰扯不清楚這事兒。
又低頭看了看錦袋,里面的東西,安意心里就已經(jīng)有了猜測。
“是銀票?”
“是,神女大人替孩子們收下。”
他微笑著點頭,也擔(dān)心安意拒絕。
“不用再給,年前的紅包夠了。”
安意真是服他!
給三個孩子送東西,也送的太勤快!
“年前給的是去年的紅包,而眼前,則是今年的壓歲錢,兩者意義不同。”
才過了三天年,他倒是講究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