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南寧皇看信的心情截然相反,誠親王越看越驚訝,越看越歡喜。
他安靜坐在那里,捧著信仔細看了兩遍。
坐在首位,一直觀察他反應的南寧皇很不耐煩。
尤其看著他嘴角的笑容,尤為刺眼。
“皇弟可是讀完信件?”
南寧皇心里氣,但依舊維持他皇帝該有的風范,和好哥哥該有的包容,笑著問誠親王。
實則,他已經沒了耐心。
“回陛下,臣剛好讀完第二遍。”
可氣!
可恨!
南寧皇有種指著他破口大罵的沖動。
“想來此信乃神女大人之意,皇弟有何想法?”
有人撐腰的感覺真好!
這是誠親王此時的想法。
他也有想指著皇帝大罵的沖動,可是理智不允許他這樣做。
“臣弟覺得神女大人實在仁慈,還有就是她提的主意著實不錯!”
安意來這封信的本意,就是不想讓南寧皇責難誠親王。
沒成想,這封信來的很是時候。
這讓煩惱憋屈的誠親王看到希望,還真想向信里說的那樣,去神山當武先生。
安意故意惡心南寧皇,誠親王也愿意配合。
配合是一碼事兒,實則他真想擺脫現在的身份,去當一個閑散無憂的先生。
想想神山的美景和美食,他就覺得這樣的日子才叫幸福!
誠親王暈暈乎乎一臉開心,南寧皇就更不好受。
而且這種憋屈勁兒,讓他無處可撒。
這封信的確起到了它的作用。
南寧皇就是想找誠親王的茬,也得顧及臉面。
再說,讓一國王爺,而且還是他的親弟弟去當先生,那他真就沒臉見人了!
且不說,他的王爺弟弟還在這次瘟疫中立了頭等大功!
“皇弟慎言,你堂堂一國親王怎可去當先生?”
南寧皇冷著臉低呵誠親王。
“臣弟一閑散之人,若真得神女大人賞識去當先生,乃是此生之幸事!”
誠親王說的真誠,可南寧皇以為,他是為了惡心自己才這樣說的。
“看來皇弟與這神女大人關系匪淺吶!”
“皇兄也需慎言才好,神女大人可不是哪個能隨意污蔑的!若是一個不好,恐丟了性命就……”
誠親王冷著臉,眼里都是警告。
“大膽,你眼里可還有我這個皇帝?可還有我這個兄長?”
南寧皇徹底被激怒,他拍著御案怒斥誠親王。
“正是因為臣弟眼里有您,才好言提醒。想來皇兄也不重蹈蒙甘國……”
“住嘴——”
南寧皇心跳如鳴鼓,內心深藏的恐懼也被這番話無限放大,他徹底失了冷靜和風度。
掩藏在包容與大度下面的丑惡嘴臉,就這么赤裸裸的呈現在親弟弟眼前。
南寧皇此時無比憤怒。
“皇兄可是怕了?”
“誠親王,你放肆!”
南寧皇從首位疾步而下,站在誠親王面前,手指指著他,一臉扭曲。
“原來皇兄也有怕的一天!”
“看來你真是不怕死!”
“臣弟怕,怕自己被感染瘟疫,怕自己死后也如死狗一般被拖出去焚燒,怕自己因違抗圣命而被皇兄處置,也怕……”
“住嘴,你給朕住嘴!”
“皇兄這是惱羞成怒?”
“你是找死!”
南寧皇眼里閃過嗜血的光芒,且毫不遮掩。
“來人……”
他大喝一聲,外面就沖進來四個侍衛。
“把誠親王……”
“皇兄三思而后行,臣弟可是神山的武先生,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只怕皇兄也不好交代。”
“哈哈哈……你還真把自己當回事!”
南寧皇怒極的大笑,眼神冰冷可怕。
“臣弟可不能不知好歹,畢竟神山學堂的武先生可不是人人都有資格當的。”
“你……”
“臣弟告退!”
說著誠親王起身行了個禮,倒退幾步后,轉身頭也不回的出了大殿。
“砰砰……”
“咣當……”
“陛下恕罪!”
出大殿的誠親王聽到里面摔東西的聲音,和宮人們惶恐不安的祈求聲,他揚起嘴角扯出一個諷刺的笑容,便頭也不回的出宮。
誠親王回王府以后,只簡單收拾了一些東西,衣服都沒來得及換,便帶著一干忠心手下趕路。
問他要去何處?
當然是去神山當武先生!
這邊兒神速趕路,而南寧皇卻還在憤怒中。
“陛下,先和口茶!”
南公公戰戰兢兢捧著一杯溫度適中的茶上前。
許是口渴了,許是南寧皇對南公公偏愛,總之,他接過茶就一飲而盡。
“你親自去王府傳朕旨意……”
“奴才遵旨!”
南公公彎腰退出大殿,立馬朝王府去。
只是當他趕到王府時,這里的主人早已離去。
南公公心驚膽戰,硬著頭皮又趕緊回宮稟報。
剛平復心情的南寧華建南公公到來,心情又好了幾分。
“他可有不服?”
問這話時,他一臉倨傲。
南公公只想當場去世!
無奈,就算他想死的緊,也要硬著頭皮面對接下來的修羅場。
“回……回稟陛下,誠親王他……他……”
“他可是不服?”
一想到誠親王不服氣,南寧皇就像抓住他的咽喉一般,心里格外痛快。
“誠親王……不在府中……”
“不在府中?”
“是——”
“可有沒有人去傳?”
“傳……傳不了,誠親王也早已離去。”
離去?
南寧皇心頭升起一抹不好的預感?
“去往何處?”
“說是出東城門,直朝東去。”
南公公說完,他就噌的一下從椅子上站起來,滿臉怒容。
“砰……”
“他該死!”
“陛下……陛下息怒,誠親王許是出去散散心!”
“散心?他這是無視朕!”
“該死……”
“他該死!”
……
不知道這一切的安意,帶著阿巴爾先去三元城。
他們商議好科舉之事,然后讓十一城早做準備,她則又與阿巴爾去神使部落。
神使部落的西瓜,辣椒等正值豐收季,族人個個喜笑顏開,洋溢在豐收的喜悅中。
在安意的安排下,由阿巴爾帶隊,西瓜一邊采摘一邊由車隊專門運往十一城售賣。
短短幾日,神使部落的西瓜就名聲在外。
慕名而來的商人也絡繹不絕。
其中,蒙甘國和大成王朝來的最多。
其次就是闊越國,不過為了安全起見,與他們在城外交易。
而東宛國的來人則少之又少,因為瘟疫原因,三府來的人一律不予接待。
就這樣,短短十來日,西瓜迅速在各國火起來。
就連五味食鋪,也跟著出了幾種西瓜吃皮的出吃法。
這下,西瓜不光價格高漲,更因為吃上西瓜,或者西瓜皮做的菜而成為了一種身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