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病危,宇文拓每日都寸步不離,把前朝之事一并交給了宇文盛處理,可暗中的眼睛卻依舊緊盯。
“皇上,太后醒了。”張嬤嬤從里屋出來通稟,“皇上,老奴知道您孝心太后,可還是要注意龍體啊。這幾日皇上都未曾合眼,用膳也是少吃又少,若是讓太后知道,定會心疼的。”
“母后這樣,朕如何吃的下去,如何睡得著。”宇文拓嘆了口氣,“都怪朕不好,若是朕早些年多關心母后,母后興許也不是這樣了。”
“皇上。”里面傳來太后的聲音,想必是聽見皇上的話了。
“母后,朕在。”宇文拓連忙來到傳遍,“母后感覺如何?”
“哀家恐怕是不行了。”太后摸了摸宇文拓的臉,“許是哀家這么些年造孽太多,即使晚年潛心禮佛,也不能彌補過去的錯誤。如今,能看這大楚安定,哀家也就心滿意足了。”
宇文拓并非太后親生,他的親生母親,只是宮中小小的貴人。貴人短命,他四歲時便撒手西去。那時候,太后勢四妃當中的惠妃,見宇文拓年歲尚小,她從未生養,便把宇文拓待到自己身邊。
他的親生母親是什么模樣,宇文拓早已記不清。在宇文拓的心里,若是沒有太后,他就不會有今天,就不會是大楚的皇帝。
所以,宇文拓對太后十分的孝心,太后對他說的所有話,他都記在心上,并且按要求去做。太后如今病重,他更是難受。可生老病死,人之常態,他能做的除了找最好的醫者為其醫治,就是陪伴了。
“母后的心愿,朕知曉。朕定不會讓母后失望。”宇文拓握住太后的手,“可如今朕之心愿,就是母后快些好起來。母后還未看見朕的皇子出身,怎忍心撒手呢?”
“哀家,哀家想看看淑妃。”太后聲音虛弱。
皇后和四妃此時正在門外候著,聽張嬤嬤喚自己,洛紫云扶著肚子進了里屋,剛要跪下行李,就被皇上攔住,“你如今有孕,行禮就免了。”
張嬤嬤拿來凳子,洛紫云坐下,離得太后進了些。太后伸手,摸著洛紫云的腹部,“哀家是沒個這個福氣看見皇孫出世了。”
“母后,不如孩子的名字,就由您來起吧。”宇文拓提議,“也好是給孩子一個念想。”
“好好好。”太后面色激動,點了點頭,“哀家記著,如今的字輩是景,那便喚景恒吧。”
“恒,長久延續之意。臣妾多謝太后為孩兒賜名。”洛紫云起身,福了福身子,算是行禮。
洛紫云從里屋出來,臉上還掛著淚痕。皇后上前詢問,“太后今日如何?”
只見洛紫云搖了搖頭,“太后似是比昨日更加嚴重了。娘娘,太后想見您。”
這幾日宇文盛調查云翼與皇上之事,終是有了眉目。他來到映雪閣,臉色極為的難看,坐在洛卿寧對面不吭聲。
“王爺這是怎么了,可是遇到了煩心事?”洛卿寧輕笑,倒了兩杯茶,“這是前幾日皇上賞淑妃的天山雪,淑妃不喜喝茶,就送到了我這,王爺嘗嘗如何?”
“茶是好茶。”宇文盛品了一口,“前幾日你我所懷疑之事,本王查到了。”
“讓我猜猜,可是皇上與云太師是一伙的?”洛卿寧放下茶盞,“王爺這是被擺了一道。”
“你早就知道?”宇文盛皺了皺眉,“為何不早早告知本王?”
“我一個小女子,自然是沒有這等能力。若是有了證據,當然是早就告訴王爺了。”洛卿寧搖了搖頭,“不過是憑空猜想,毫無根據。怕自己的猜想誤了王爺的判斷,便沒有說。”
“皇上表面雖是嚷著打壓云翼一黨,可實際,卻經常和云翼私下談論朝事,而且對云翼貪污枉法惡意縱容。”宇文盛冷哼,“這朝中上下,如今分兩黨,云翼老賊和朝中老臣。一黨是專心為國,而另一黨卻是想著整日如何欺壓百姓,真是罔顧人倫。”
“王爺何必動怒,如此不是更好?依王爺的能力,這朝中老臣已經一心向著王爺了。皇上的疑心越大,越是縱容,就越能讓那些老臣寒心。云翼手下雖高官居多,可大多也是買官,亦或者是殷勤得來,這腹中的文學,十個都抵不過老臣一人。”洛卿寧緩緩開口,“王爺手下有如此多賢臣能士,應當高興才對。”
“也只有你這張嘴,能說服本王了。”宇文盛仔細一想,心情豁然開朗,“本王剛從太后宮中出來,太后怕是沒幾日了。”
“少了個太后,王爺這心里也就少了個障礙,而且也能報了仇不是。”洛卿寧把桌上的糕點推到宇文盛面前,“蓮花糕,嘗嘗,我親手做的。”
“想不到公主還會做糕點。”宇文盛拿起一塊,咬了一口,“公主手藝不錯。”
“青鳥已經裝好了食盒,王爺走的時候拿著便是。”被人夸獎,洛卿寧有些臉紅,“太后有病許久,這體內朱砂的分量太醫應是查的來的,就算我收買了太醫院,也總歸是有人于心不忍,可為何一點動靜卻沒有?”
“太后的癥狀,明眼人自然是能看的出來。自打你下手后,本王便把太醫院所有官員的家屬,一并了解,在他們安插了人。若是有太醫多嘴,那他的家人就會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宇文盛云淡風輕。
雖然招數陰狠,可這也的確是最為有效的法子的。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被人手上,他們怎敢輕舉妄動?只能依照宇文盛的話,閉緊嘴巴,什么都不說。
“王爺倒是好手段,怪不得沒有一點風聲。”洛卿寧挑了挑眉,“我猜猜,想必王爺也是收買了皇上身邊的人吧。不然皇上怎會一點動靜都沒有。”
“不過是劉公公欠本王一個人情而已。”宇文盛笑了笑,“如今有機會還,自然是義不容辭。本王朝中還有事,今日就多呆了。你若是宮內有事,要及時告知于本王,本王也好有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