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那些皇子公主們的野心勃勃不同,南卓宇雖然也希望自己能夠繼承皇位,但是他的目的和那些人不同。
那些人是為了權勢,而南卓宇卻是為了給自己母親一個名分。
南卓宇的母親是太后身邊的大宮女,按理說她在年紀大了被放出宮去定然能夠找到一個疼愛她的夫君,有一個美滿的家庭。
但是因為在太后身邊的緣故,自然和皇帝熟悉了起來。
按理說,大了皇帝三歲的她是不太可能會成為當初身為太子的側妃的,畢竟她并沒有什么特別好的家室,父母因為一些意外已經不在人世,可以說,她已經沒有什么親人了。
這樣的人如果僅僅是給太子做個侍妾或者是讓通房倒是無所謂。
可是她卻不愿意為妾,甚至如果可以的話,她希望等到自己年紀到了時候,能夠從太后那里得到一個恩典,出宮嫁人。
只是人心中就是肉長的,太子對她的好她也不是感覺不出來,一來二去,她還是動了真心,在太子說什么都要娶她為側妃的時候,她還是默認了。
對于這樁婚事,太后也并沒有阻攔。
太后也知道,她是一個認死理的人,一旦對一個人動心了,自然是對對方千般萬般的好,這樣一個人在兒子的身邊她也放心。
于是對著婚事也就做了放任我的態度。
當年的太后還是皇后,和先皇的感情也是好的讓人羨慕,太后的話自然得到了先皇的首肯,這樣他就成為了南明王的側妃。
兩個人也過了一段如膠似漆的甜蜜生活,對于南明王來說,那段時間是他一輩子最幸福的時間。
有最心愛的人在身邊,事事也順心,沒有什么比這個更好的了。
只可惜,在南明王成為太子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不可能一生一世一雙人的過完一輩子,很快皇帝安排了一個母族很強盛的女子成為了他的正妃。
而在他繼承了王位之后,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坐的安穩,更是娶滿了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到了那個時候,不過是一個妃位的南卓宇的母親就更加不起眼了。
之后她我的母親就死在了一起后宮的傾軋之中。
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在皇帝的心中,這位惠妃是多么的與眾不同,以為一個妃子,死了便死了,即便是追究也不可能牽扯太多。
卻不想,當初后宮簡直就是一次大洗牌,除了一直足夠聰明的皇后沒有攙和在其中,其他不管是什么位置的宮妃,凡是牽扯其中沒有一個有什么好下場的。
之后所有的宮妃都知道,她們的王并不喜歡她們這樣勾心頭角。
這才都安分了下來。
這其中恐怕也只有皇后知道,她們的王上勃然大怒究竟是為了什么。
最后,當年因為被陷害落胎甚至再也不能懷有孩兒的皇后將南卓宇養在了自己的身邊,若非是皇帝還是對他那么不冷不熱的,恐怕光是被皇后收養這一條就足夠他死上無數次的了。
至于皇后在明面上對他也是不冷不熱,但是不管是南卓宇還是皇后都知道,這是為了他好。
就像是你這一次也是如此,在南卓宇離開的時候,皇后什么連句話都沒有。
但是其實一早她就在暗中打點好了,保證讓他能夠平安回來。
因此,這一路上南卓炎不是沒有動什么心思,但是卻沒有成功過。
不過因為他做的隱晦,不敢太過大膽,因此失敗了也并沒有懷疑什么。
至于到了大齊之后……
如今誰還有時間去管他的事情,現在和攝政王好好謀劃一下怎么才能夠讓那個礙眼的南思雅徹底消失才是正理!
在大隊人嗎住進了招待來使的別院的之后,南卓炎帶著自己的人馬就離開去尋找攝政王殿下去了。
至于南卓宇,誰管他!
他愿意去那里逛就去哪里逛!
在南卓炎的心中,從來都沒有將南卓宇當成是自己的對手,不過是一個不受寵愛的皇子,如果能夠順手除去就除去,如果不能的話,等到他繼承王位之后,隨便給他一個閑散的之位不讓他出現在自己的面前礙事便好。
“殿下,太子殿下這般做法實在是太過囂張了!”一直跟在南卓炎身邊的青年看著無視自己主子的人,目光冷然。
那為太子殿下實在是將自己太過當一回事了,若非是陛下不想要主子被人懷疑,哪能輪到他在主子面前囂張!
“無妨,皇兄是什么脾氣我早就喜歡了,不用多在意。”看著為自己抱不平的近侍南卓宇有些好笑。
這么多年,這樣的無視他早就習慣了。
事實上他也并不在意最終誰坐上南明的王位,他只是希望之后自己能夠做一個閑散王爺,手中有閑錢,能夠隨意寄情山水。
只是父王似乎不這么認為啊!
“算了,別想那么多了,我們先去逛逛。”難得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他當然想要了解一些這里的風土人情了。
而那個近侍看著也明白自己勸說不了殿下,也就不說了,而是跟在殿下的身邊,一起出門。
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人,至于暗處有幾個暗衛,恐怕就只有南卓宇自己知道了。
雖然他并不喜歡這樣,但是他也知道這是來自于父親的關系,于是還是順從的接受了。
第一次來到大齊,他能夠明顯的感覺到這里和南明的不同。
南明一年四季幾乎都是冬天,冷得讓人無法接受,田地里根本就種不出來什么東西。
這也是為什么南明一直以來喜歡四處征戰,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切都是為了生存下去。
說來也奇怪,南明明明是在南方的一個國家,但是因為周圍的地勢和山脈的影響,硬生生的將一個理應溫暖的地方,變成了冰天雪地。
因此,他格外的喜歡溫暖的地方,來到了大齊之后,他第一時間就喜歡上了這里。
如果可以的話,等到了自己別的兄弟繼承王位之后,他希望自己能夠來到大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