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去宜珍火山前每個人心里都有一些疑問。
比方說需要戴防毒面具么?
如果累了自己休息一下能不能趕上前面的團隊?
上去是不是就能看到傳說中的藍火……
他們問當地導游。導游建議他們租面罩還要用好的。然而等他們晚上去了才發現面具很舊。所謂的好難道是區別于戴頭巾的?幸好陳非提前備好了外科口罩,他們只好每個人多帶了一個口罩再用那個面具。
至于能不能看到藍火,沒有任何人敢給他們肯定的答案。
因為宜珍火山公園明令禁止游客深夜進入,只在天亮前的3小時才開放公園。加上徒步上山需要差不多2個小時。所以旅行團都會選擇在凌晨開始出發。六個人穿得厚厚的,帶著激動和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半夜出發。一路上人很多。多得超乎他們的預計。還好的是他們六個人就是一組。不光有導游。還配有后勤保障。如果爬不動,可以坐帶轱轆的小推車。
BBC的紀錄片《輪回》里,曾經記錄過宜珍火山礦工們的生存狀況。
“一個礦工每天從凌晨3點起床,冒著濃烈的有毒氣體,背著70公斤硫磺,攀爬4公里山路,來回9小時收入只有人民幣30元”。
關鍵的是這些人基本沒有防護措施。能有一個口罩戴著就已經算是防護了。在火山口采集硫磺,是世界上最危險和艱苦的工作之一,地下噴出的氣體通過火山內的噴氣孔形成硫磺噴口,硫磺礦工會將火山硫磺噴液,用很粗的引流管引流下來,匯集到下面的空汽油桶中,進行冷卻和凝固,之后再從桶中將硫磺塊挖出,敲碎后裝入簍子或編織袋里,然后用人力挑下山。
相比游客們的所謂探險,這些礦工們完全就是在透支生命謀生。
和這些背著大筐的人擦肩而過,大家突然有些羞愧。覺得自己是突然闖入了禁地。
從山腳下下車開始步行到火山山頂,大概要走8公里山路,全程預計2小時。這一路都沒有路燈,只能靠月光和自帶手電。因此也沒有人發現原來大家一路都是踩著厚厚的火山灰前進,當然也更不會有人發現原來他們走的路的另一邊就是懸崖。從山頂下到火山口,是一段非常狹窄且崎嶇的下坡石路。眼睛僅能看清腳的落地處,耳邊充斥著嘈雜的喊叫聲。姜嘉佳突然有點心慌,腳下一個踉蹌,就在這時,一雙有力的手突然拖住她。
小心!
是李飛揚。
黑暗里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那雙手從此再沒有松開。
跟著我。
姜嘉佳還沒有回過神來,就在驚慌忐忑中被李飛揚拉著手跟在人流中向前挪動,她一時間腦子一片空白。就這樣被李飛揚緊緊地牽著,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等姜嘉佳回過神來,猛地發現兩個人已置身一片藍色野火前。火苗幽幽地、如鬼影般搖曳,亂得如同她此刻的心神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