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憑著恩師的八個字, 劉元華便義無反顧的來到了青龍山下, 說實話, 劉元華并不知道劉伯溫此舉為何意, 更不知道為何會八代修行一世榮華, 可是正如劉元華不知道劉伯溫為何屠龍,更不知道那青龍山的風水到底有何玄機一樣, 有些事, 劉元華不需要知道, 他只用知道, 劉伯溫乃是天人,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一樣, 內行的劉元華知道劉伯溫的厲害。
何謂榮華?
對于普通人來說, 萬貫家財是榮華, 進入仕途平步青云也是榮華! 但是劉伯溫不是普通人, 他口中的榮華, 他言之鑿鑿的天大的造化到底意味著什么, 這一點劉元華心知肚明又不敢想象, 也可以說, 這一次是恩師劉伯溫對劉元華的承諾, 哪怕這個承諾需要歷經八世的磨難與修行, 劉元華也認為值!正比如一個乞丐教你怎么做生意你斷然不會信, 若是一個億萬富翁對你有所指點, 你定然會當作圣旨一般!
更何況,此時的劉元華已經不再年輕,他已年近四十, 前半生, 為登科及第, 后半生, 鉆研風水勘臾, 好不容易傍上劉伯溫這棵大樹, 可是如今劉伯溫也是大廈將傾, 雖然這一生活的也算是精彩, 但是對于普通人的價值觀來說, 此時的自己也算是一事無成, 自己堅持多年衣錦還鄉的夙愿怕是也難以完成, 這時候的劉元華, 也不由感嘆一聲命中有時終須有, 命中無時莫強求。 所以恩師贈送的造化, 成了劉元華心中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
劉元華來到了青龍山腳下, 到底是相國門客,自然也有一點自己的私房錢, 他在本地購置了一些田產宅院, 對外說自己家中父母早已亡故, 自己一生漂泊, 來到青龍山之后, 感覺此地風景如同家鄉一般, 所以想要在此定居,那時候民風淳樸, 劉元華略懂醫術, 有懂風水勘臾之術, 平日里能做一個鄉野醫生, 更能幫本地百姓擇良辰吉時,主持婚葬嫁娶, 很快他這個外鄉人就算是融入了本地的生活當中, 大家非但沒有當他是外人, 反而對他十分的恭敬, 劉元華雖然三十有加, 但是他是個讀書人, 有一股子精神氣書生氣, 為人斯文, 外型也是俊朗,再說, 劉元華雖是外鄉人卻也頗有家業, 他未曾婚配, 很快就有人為他張羅婚事, 以他的條件, 提親的人自然是踏破門檻。
青龍鎮有大戶人家姓李,李家大小姐李心蘭美名遠播, 可惜李小姐姻緣淺薄,當年李小姐還在腹中之時, 曾于馬家指腹為婚, 算是婚約, 可是那馬二少爺得了個肺癆的病, 還沒等李小姐出閣便已亡故, 因此這李小姐算是個未過門的寡婦,雖然馬家也說了解除婚約不耽誤李小姐的婚姻大事, 可是那時候的人禮教甚嚴,李小姐想要正常的嫁人怕是難了, 而李小姐也不是尋常女子, 她也是自幼飽讀詩書,不想自己草草嫁人,一來二去的就耽誤了, 雖然年紀也不大, 二十幾歲, 可是在那個年代, 卻也是大齡剩女了。
劉元華三十幾歲未曾婚配,李心蘭待字閨中多年,二人相見之后, 劉元華驚嘆于李小姐的花容月貌, 更被李小姐的學識折服, 而對于眼前的外形俊朗言談舉止儒雅端莊的劉元華, 雖然年紀大點, 李小姐也是芳心暗許, 對于這樁婚事,李老爺自然是不會反對, 就這樣, 劉元華與李小姐完婚, 完婚之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鳴,小日子過的也是十分和睦美好。
就這樣, 劉元華真的成了隱居在青龍鎮的一個普通的守山人。
守的就是青龍山, 這對于他來說, 便是修行。
而那青龍山, 在劉伯溫立下了那八字古碑之后, 本地百姓都是不敢再進, 可是卻有一人心中不服,此人姓王, 名大頭, 獵戶出身,身手矯捷,乃是青龍鎮第一獵手, 他馴養了一只獵犬, 名為黑虎, 平日里更是捕殺野雞野兔無數,十分聽話兇猛, 這一人一狗曾在山上打獵, 搏殺一頭兩百余斤的野豬, 一戰成名。 在劉伯溫來青龍山之前, 那后山乃是獵戶的天堂, 只要進去, 定然會不落空的回來, 也算是農閑時期的一大收入, 可是如今人人不敢進入后山, 而前山的獵物自然是少。王大頭是不信邪的人,不信鬼神一說, 這樣的人也可以說是二愣子, 對劉伯溫還有什么活人入則不歸的話更是嗤之以鼻。這一日, 他就帶著他的那條獵犬黑虎進了山, 對那巨大的石碑視若無睹, 徑自進了青龍山中。
王大頭這次出行,曾與友人打賭, 說自己要是能活著出來, 友人便給自己兩貫銅錢, 自己也會把打來的獵物分給友人一半, 若是回不來了, 就請友人照顧好自己的妻兒老小, 二人約定的時間是三日, 因為王大頭所帶的干糧, 也就最多支撐三日, 結果這一等就是五天, 王大頭五天未歸, 他這友人才是徹底慌了, 立馬報告官府,可是官府早已張貼告示說人人不得跨過石碑, 對于這個進入禁地的王大頭, 官府也是沒有辦法, 因為誰也不敢進去尋找, 王大頭的妻兒這才知道王大頭偷偷進了后山, 對于王大頭的沖動之舉, 王大頭一家老小也是痛苦不已, 眼見著官府是指望不上了, 他們一家人竟找到了劉元華。
劉元華平時幫鎮上之上主持紅白之事, 大家早已把他當作先生,王大頭進山不歸, 自然是邪事, 既然是邪事, 請劉元華幫忙也算合情合理, 劉元華在知曉此事之后, 立馬來到了青龍山上, 那八字古碑之前。 倒不是劉元華古道熱心腸, 而是這王大頭做了劉元華想做而不敢做之事!
劉元華把自己畢生, 乃至是接下來七代人的命運全部壓在了青龍山上, 雖然對恩師劉伯溫敬重相信, 可是對青龍山上的玄機, 心中其實一只是心心所念, 奈何分別之時劉伯溫交代, 自己萬萬不可上山, 來到青龍鎮之后,鎮上之人也都遵循劉伯溫所勸,未有敢進山之人。 這王大頭若是能回來, 或許能從他的口中打探一下青龍山的深處到底有何秘密。 可是這王大頭, 是注定回不來了。
劉元華雖然以風水之術揚名,但是多年江湖游歷,對于一些旁門法術也多有涉獵, 他找到了王家人要來了王大頭的生辰八字, 以密法卜卦推演王大頭的生死, 可是這卦象卻是極其的晦澀難懂, 以劉元華所學, 竟然解不出這卦象的所以然!
也就是說, 劉元華算不出來, 王大頭到底是活著還是死了!
劉元華做了一個決定, 等!
他太希望王大頭能回來了, 因為整個青龍山腳下, 沒有一個人比他更迫切想知道青龍山里的秘密。
三日后, 那石碑后面的密林里忽然傳出了動靜, 眾人一下燃起了希望, 接著一條黑狗竄出了那密林, 眾人一看, 這不正是王大頭的那條獵犬黑虎嗎?
黑虎見到眾人, 奔赴眾人而去, 后面卻沒有王大頭的身影, 那黑虎在跑到眾人面前之時, 忽然發出一聲慘叫, 跌在地上一命嗚呼了。
眾人十分不解,劉元華走上前去, 看到那獵犬黑虎肚子極其干癟, 讓人拿刀剖開了黑虎的肚子, 之后眾人紛紛大驚, 只見那黑虎的肚子之中, 早已空空如也,那肚子里五臟六腑皆已不見。
沒有了五臟六腑, 黑虎難道不應該早已死在密林當中?
可是眾人卻親眼所見, 黑虎是活著跑到了眾人眼前!
一時之間, 謠言四起, 眾人紛紛說, 那黑虎的五臟六腑是被那密林之后的妖邪所吃, 而黑虎沒有了五臟六腑卻能跑出那密林, 是妖邪對外人的警告!
饒是劉元華見識所學甚廣, 也不懂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大頭最終也沒有出來, 可是那沒有了五臟六腑的黑虎, 卻讓劉元華對青龍山深處的秘密更加的渴求。
他是守山人。
卻不知道自己守的是什么山。
這也說不過去不是?
有些念頭只要一起來,就如同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青龍山山后的玄機每日如同萬蟻鉆心一樣折磨著劉元華, 終于在王大頭死后的三個月后,這一夜, 劉元華帶著香裱紙錢之物,夜探青龍山, 他走到了那幽幽密林之前,看著由自己恩師親自纂寫的八字訓誡,再想起臨別之際恩師的叮囑, 心中難免有些猶豫, 但是要他現在下山, 他也知道定然又要被一些胡思亂想之事折磨的輾轉反側無法入眠, 最后劉元華心一橫, 對著那八字碑文跪拜道:恩師在上,多年師徒相處, 恩師深知元華為人,實乃命犯太極,一日不窺得青龍山之隱秘,元華寢食難安, 違背當時對恩師諾言, 還望恩師莫要怪罪。
劉元華對那石碑祭奠完畢, 便在石碑前面點上香裱紙錢, 持香插入香爐之中,看這個樣式, 劉元華貌似是祭拜了起來, 不過劉元華祭拜的, 并非是那八字石碑, 而是祭奠的古碑后面的那深山密林。
劉元華記得那一日他在山腳下看到的風云突變, 又想起黑虎消失的五臟六腑, 他認為這青龍山深處的玄機, 絕非是那龍蟠虎踞的風水地貌, 定然是有著其他神秘的東西, 要么為鬼神, 要么是妖邪, 而自己今夜前來,擺下香裱紙錢祭拜,其實是有拜山頭的意思。 為的就是想看看這青龍山后到底有什么東西。
一邊焚香祭拜, 劉元華一邊道:大陰山劉元華,奉恩師劉伯溫命前來青龍山守山,如今在此,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特來祭拜,山靈有知,顯靈吾見。
說完, 劉元華低頭叩首,以頭伏面。